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82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属于半导体制热制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体温调节装置存在不便于使用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控制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可充电电池模块、微型轴流风扇和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参数设置由手机APP通过蓝牙通信实现制冷制热控制以及温度调节,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用于感知人体体温,继而通过控制模块调节半导体制热制冷模块的温度,并通过高导热硅胶片直接作用于人体,并通过微型轴流风扇在人体衣服空间内形成对流,调节人体体表温度,手机APP程序通过蓝牙可以控制该装置切换冷热状态,并手动设置本装置制冷制热的设定温度,具有便于穿戴使用和具有智能调温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制热制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温度,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扰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扰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
[0003]为实现对人体的体温调节,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便携式风扇,但目前能做到调节人体体表温度的智能便携空调还未见,且现有的便携式风扇不够智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温度的调节,适用性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0004]由上可见,现有的体温调节装置存在不便于使用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包括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可充电电池模块、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高导热硅胶片、微型轴流风扇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可充电电池模块、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微型轴流风扇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和高导热硅胶片设置于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的外侧,所述高导热硅胶片靠近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微型轴流风扇和蓝牙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采集人体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0010]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用于对人体进行恒温调节;
[0011]所述微型轴流风扇,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人体进行物理降温。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导热硅胶片的一侧紧贴于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上,所述高导热硅胶片的另一侧与人体皮肤相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热量作用于人体皮肤,用于人体体温调节。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用于测量人体体表温度。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进出风道,所述微型轴流风扇通过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内的风道以及进出风道,将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产生的制冷或制热热量通过空气循环,作用于人体体表。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与手机APP程序通信连接。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是一种基于创新应用半导体材料实现制冷制热,并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通过实测人体温度,智能调节制冷制热量,以及风量的大小,实现人体体表降温,并可以通过手机APP设定空调的各项参数,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的配置,直接设定空调的温度,持续制冷制热。比传统的便携风扇更加智能,调节体温效果更好。
[0019]对于人体体温调节效果显著,设计构思新颖,具有便携可穿戴特点。
[0020]一改传统空调制冷制热的原理,创新应用半导体制热材料,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实现了低能耗、小型化。
[0021]可通过APP设定需要的温度值,也可以根据人体体表温度智能调节制热或制冷效果,实现对使用者最舒适的温度调节体验。
[00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框图。
[0024]图2为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示意图。
[0025]图3为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布置图。
[0026]附图标记:1、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01、控制模块;102、可充电电池模块;103、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4、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5、高导热硅胶片;106、微型轴流风扇;107、蓝牙通信模块;108、手机APP程序; 109、进出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9]参见图1~图3,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包括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包括控制模块101、可充电电池模块102、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高导热硅胶片105、微型轴流风扇106和蓝牙通信模块107,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01、可充电电池模块102、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微型轴流风扇106和蓝牙通信模块107,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和高导热硅胶片105设置于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的外侧,所述高导热硅胶片105靠近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微型轴流风扇106和
蓝牙通信模块107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 101电连接;
[0030]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采集人体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1;
[0031]所述控制模块101,根据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制冷制热,用于对人体进行恒温调节;
[0032]所述微型轴流风扇106,在所述控制模块101的控制下对人体进行物理降温。
[0033]进一步,所述高导热硅胶片105的一侧紧贴于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 上,所述高导热硅胶片105的另一侧与人体皮肤相接触。
[0034]进一步,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制冷制热热量作用于人体皮肤,用于人体体温调节。
[0035]进一步,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用于测量人体体表温度。
[0036]进一步,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进出风道109,所述微型轴流风扇106通过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内的风道以及进出风道109,将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产生的制冷或制热热量通过空气循环,作用于人体体表。
[0037]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体温调节装置,包括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包括控制模块(101)、可充电电池模块(102)、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高导热硅胶片(105)、微型轴流风扇(106)和蓝牙通信模块(107),所述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01)、可充电电池模块(102)、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微型轴流风扇(106)和蓝牙通信模块(107),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和高导热硅胶片(105)设置于可穿戴体温调节装置(1)的外侧,所述高导热硅胶片(105)靠近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微型轴流风扇(106)和蓝牙通信模块(107)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1)电连接;所述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采集人体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1),根据表贴式人体测温传感器(104)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03)制冷制热,用于对人体进行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煊陈俊杰孙硕添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子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