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63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发光端,电压判断单元,其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或者位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一连接点,其还与电源接地端或者位于电源接地端与指示灯的第二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二连接点,以用于获得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化装置。化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例如电子烟,一般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一般使用LED灯,LED灯一般包括白色LED灯、绿色LED灯、蓝色LED灯,这些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范围一般大于或等于2.5V,一般为2.5V

3.6V,例如3V。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出现了用低压电源替代普通电源,这样做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抽吸口数,而且可以降低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然而,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一般为1.5V

3.6V(标称电压一般为2.8V),相对普通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2.5V

4.2V(标称电压一般为3.7V),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比较低,导致指示灯不能稳定的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可稳定的驱动指示灯发光。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
[0005]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06]发光端,其与电源供电端间接电连接,所述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地端用于直接或间接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
[0007]电压判断单元,其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或者位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一连接点,其还与电源接地端或者位于电源接地端与指示灯的第二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二连接点,以用于获得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0008]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
[0009]可选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端和第三发光端,所述发光端为第一发光端,所述第一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端间接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压判断单元与第三发光端、电源接地端或者位于电源接地端与第三发光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或者,
[0010]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发光端,所述发光端为第三发光端,所述第三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地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判断
单元与第三发光端、电源供电端或者位于电源供电端与第三发光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点。
[0011]可选的,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点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点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一输入端获得第一连接点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二输入端获得第二连接点的电压,当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0012]可选的,所述电压判断单元还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0013]可选的,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信号由第二信号转为第一信号时,所述触发器继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继续工作在第二模式。
[0014]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熄灭信号后输送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0015]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指示灯发光且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0016]可选的,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控制指示灯发光,当所述电压差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为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0017]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
[0018]第一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
[0019]第二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
[0020]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供电单元;
[0022]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三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
[0023]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用于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
[0024]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经由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0025]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发光端,其与电源供电端间接电连接,所述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地端用于直接或间接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电压判断单元,其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或者位于发光端、电源供电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一连接点,其还与电源接地端或者位于电源接地端与指示灯的第二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第二连接点,以用于获得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两个连接点处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端和第三发光端,所述发光端为第一发光端,所述第一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端间接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压判断单元与第三发光端、电源接地端或者位于电源接地端与第三发光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或者,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发光端,所述发光端为第三发光端,所述第三发光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地端用于与指示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判断单元与第三发光端、电源供电端或者位于电源供电端与第三发光端之间的线路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点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点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一输入端获得第一连接点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二输入端获得第二连接点的电压,当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还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信号由第二信号转为第一信号时,所述触发器继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继续工作在第二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熄灭信号后输送第一驱动
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指示灯发光且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控制指示灯发光,当所述电压差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为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第二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三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用于与所述发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经由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朋亮贺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