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597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管板和多个翅片,两个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且多个换热管的端部穿过管板后通过U形弯头连接,使多个换热管的串联;两个管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穿加热管,且中穿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管板,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且中穿加热管被多个换热管围绕;两个管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排水盘加热管,且排水盘加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管板底部的迷宫安装结构安装在管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穿加热管中穿管板的方式,使中穿加热管位于多个换热管的中间,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换热管进行加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尤其涉及冷风机用换热器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翅片换热器是冷风机广泛使用的一种换热设备,它通过在普通的换热管上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换热管可以用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翅片也可以用钢带、不锈钢带、铜带,铝带等,当室外换热器翅片表面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就会结霜,霜层会导致加热效率下降,传统加热管均布置于换热器后部,加热管扩散热得不到完全利用,且后置加热管的固定方式如安装不当可能会产生火灾风险。
[0003]现有的冷风机用翅片换热器并不配置排水盘加热管,若有少数产品配置了排水盘加热管也均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其安装和拆卸很不方便。
[0004]而且现有的换热管的连接方式均采用上下两个依次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的换热效率并不高。
[0005]综上,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除霜效率、换热效率及使用安全性是代除霜功能的风机用换热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管板,两个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管组;每个所述换热管组中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且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端部穿过三十管板后通过U形弯头连接,使多个所述换热管串联;两个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穿加热管,且所述中穿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管板,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且所述中穿加热管被多个所述换热管围绕;两个所述管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排水盘加热管,且所述排水盘加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管板底部的迷宫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管板的底部;两个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翅片,所述换热管和所述中穿加热管均穿过所述翅片上的预留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穿加热管的管壁上的凹槽和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环形止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盘加热管呈U形,所述管板的底部具有两个所述迷宫安装结构,每个所述迷宫安装结构对应所述排水盘加热管的每根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安装结构包括竖直向上延伸的迷宫入口、水平延伸的水平段和向下延伸的承载段;所述迷宫入口的顶部与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段的顶部连接,所述承载段的底部具有承载板,且所述承载段贴近所述迷宫入口的侧壁向所述迷宫入口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用低成本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三个所述换热管组,且每个换热管组的出口均与集管连接,每个所述换热管组均包括十个所述换热管;三十个所述换热管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且分为三排,每排之间错位设置;三十个所述换热管的编号为一号换热管~三十号换热管;第一个所述换热管组中,一号换热管的左端为入口A1,右端通过所述U形弯头与三号换热管的右端连接,三号换热管的左端通过所述U形弯头与二号换热管的左端连接,二号换热管的右端通过所述U形弯头与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钟鸣代小军孙晓智鮑宏宇郭心沈治涛郭冰于丽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冷链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