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53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窗帘领域,公开了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驱蚊侧盒的侧边开设有气体交换孔,所述驱蚊侧盒的内部插接有驱蚊颗粒板,所述窗帘本体靠近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紫外线层,驱蚊颗粒板为艾叶精油浸润驱蚊板,更换好新的驱蚊颗粒板之后,将驱蚊颗粒板底部的磁吸固定头对准磁吸固定基座上表面的插接槽,将驱蚊颗粒板插入后,磁吸固定头会与磁吸固定基座吸附在一起,对驱蚊颗粒板进行了固定,之后驱蚊颗粒板透过驱蚊侧盒侧边的气体交换孔会散发出驱散蚊虫的气味,从而使得该驱蚊侧盒可以对窗户周边的蚊虫起到一定的驱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


[0001]本技术属于窗帘
,具体为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
[0003]但是常见的窗帘在使用过程,夏季不能进行驱蚊,导致夏季窗户容易进入蚊虫,使得该窗帘在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和魔术贴母贴,所述窗帘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魔术粘固定板,所述魔术粘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魔术贴母贴粘接有驱蚊侧盒,所述驱蚊侧盒的侧边开设有气体交换孔,所述驱蚊侧盒的内部插接有驱蚊颗粒板,所述窗帘本体靠近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远离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远离抗紫外线层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污层。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蚊颗粒板为艾叶精油浸润驱蚊板,更换好新的驱蚊颗粒板之后,将驱蚊颗粒板底部的磁吸固定头对准磁吸固定基座上表面的插接槽,将驱蚊颗粒板插入后,磁吸固定头会与磁吸固定基座吸附在一起,对驱蚊颗粒板进行了固定,之后驱蚊颗粒板透过驱蚊侧盒侧边的气体交换孔会散发出驱散蚊虫的气味,从而使得该驱蚊侧盒可以对窗户周边的蚊虫起到一定的驱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蚊侧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吸固定基座,所述磁吸固定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提高了驱蚊颗粒板与磁吸固定基座之间固定时的牢固性。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蚊颗粒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磁吸固定头,且磁吸固定头与插接槽的尺寸相适配且相互吸附,所述驱蚊颗粒板的顶端位于驱蚊侧盒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顶盖。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固定头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之后,尽量避免了驱蚊颗粒板发生晃动,增加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手握固定顶盖可以对驱蚊颗粒板进行提拉,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1.0~3.0mm,所述防污层为为聚四氟乙烯纳米防污布。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窗帘本体的防污能力。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0.5~1.0mm,所述抗菌层为银离子附着聚酯纤维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窗帘本体的内部不会轻易滋生细菌,增加了使用时的卫生性。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1.0~3.0mm,所述抗紫外线层为涤纶防紫外线纤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窗帘本体的抗紫外线能力,增加了使用时的防护性。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中,驱蚊颗粒板为艾叶精油浸润驱蚊板,更换好新的驱蚊颗粒板之后,将驱蚊颗粒板底部的磁吸固定头对准磁吸固定基座上表面的插接槽,将驱蚊颗粒板插入后,磁吸固定头会与磁吸固定基座吸附在一起,对驱蚊颗粒板进行了固定,之后驱蚊颗粒板透过驱蚊侧盒侧边的气体交换孔会散发出驱散蚊虫的气味,从而使得该驱蚊侧盒可以对窗户周边的蚊虫起到一定的驱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窗帘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窗帘本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驱蚊侧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1、窗帘本体;2、驱蚊侧盒;3、魔术粘固定板;4、魔术贴母贴;5、固定顶盖;6、插接槽;7、气体交换孔;8、驱蚊颗粒板;9、磁吸固定头;10、磁吸固定基座;11、防污层;12、抗菌层;13、抗紫外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照图1

4,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1和魔术贴母贴4,窗帘本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魔术粘固定板3,魔术粘固定板3的上表面通过魔术贴母贴4粘接有驱蚊侧盒2,驱蚊侧盒2的侧边开设有气体交换孔7,驱蚊侧盒2的内部插接有驱蚊颗粒板8,窗帘本体1靠近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紫外线层13,抗紫外线层13远离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菌层12,抗菌层12远离抗紫外线层13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污层11,驱蚊颗粒板8为艾叶精油浸润驱蚊板,更换好新的驱蚊颗粒板8之后,将驱蚊颗粒板8底部的磁吸固定头9对准磁吸固定基座10
上表面的插接槽6,将驱蚊颗粒板8插入后,磁吸固定头9会与磁吸固定基座10吸附在一起,对驱蚊颗粒板8进行了固定,之后驱蚊颗粒板8透过驱蚊侧盒2侧边的气体交换孔7会散发出驱散蚊虫的气味,从而使得该驱蚊侧盒2可以对窗户周边的蚊虫起到一定的驱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28]驱蚊侧盒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吸固定基座10,磁吸固定基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6,从而提高了驱蚊颗粒板8与磁吸固定基座10之间固定时的牢固性。
[0029]驱蚊颗粒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磁吸固定头9,且磁吸固定头9与插接槽6的尺寸相适配且相互吸附,驱蚊颗粒板8的顶端位于驱蚊侧盒2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顶盖5,磁吸固定头9插接在插接槽6的内部之后,尽量避免了驱蚊颗粒板8发生晃动,增加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手握固定顶盖5可以对驱蚊颗粒板8进行提拉,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30]防污层11的厚度为1.0~3.0mm,防污层11为为聚四氟乙烯纳米防污布,提高了窗帘本体1的防污能力。
[0031]抗菌层12的厚度为0.5~1.0mm,抗菌层12为银离子附着聚酯纤维层,使得窗帘本体1的内部不会轻易滋生细菌,增加了使用时的卫生性。
[0032]抗紫外线层13的厚度为1.0~3.0mm,抗紫外线层13为涤纶防紫外线纤维,提高了窗帘本体1的抗紫外线能力,增加了使用时的防护性。
[0033]本申请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驱蚊颗粒板8为艾叶精油浸润驱蚊板,更换好新的驱蚊颗粒板8之后,将驱蚊颗粒板8底部的磁吸固定头9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1)和魔术贴母贴(4),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本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魔术粘固定板(3),所述魔术粘固定板(3)的上表面通过魔术贴母贴(4)粘接有驱蚊侧盒(2),所述驱蚊侧盒(2)的侧边开设有气体交换孔(7),所述驱蚊侧盒(2)的内部插接有驱蚊颗粒板(8),所述窗帘本体(1)靠近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紫外线层(13),所述抗紫外线层(13)远离窗户的一侧面设置有抗菌层(12),所述抗菌层(12)远离抗紫外线层(13)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污层(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蚊防污型家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侧盒(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吸固定基座(10),所述磁吸固定基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尚儒傅晨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帘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