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3747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AM,用PE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菌病原体的入侵是伤口感染的一个主要问题,并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通过沉默促炎基因的表达的RNAi疗法在伤口治疗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开发具有抗菌和抗炎双重优势的新型给药系统是当务之急。
[0003]伤口可由割伤、烧伤、疾病(如糖尿病)和外科治疗引起。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止血/炎症阶段、增殖阶段和重塑阶段,伤口愈合涉及多种因素,例如细菌感染,会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延迟、不完全或不协调,这类伤口经常进入病理性炎症状态使得组织修复不当或受损。细菌入侵伤口会产生内毒素,促进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表达,可直接导致慢性创面的出现,最终导致伤口延长炎症。因此开发新型开发具有抗菌和抗炎双重优势的新型给药系统至关重要。
[0004]Yao Wang等人构建了负载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O)的AM(Ag@MSNs,银核心嵌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平台来治疗耐药细菌感染,发现该纳米平台可以通过银(Ag)和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O)的协同抗菌作用显著降低感染。以上研究能够杀灭细菌但缺乏抗炎功能,不能达到伤口快速愈合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介孔硅包银纳米颗粒多功能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促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颗粒。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纳米颗粒在制备抗细菌、抗炎和/或愈合伤口的药品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细菌、抗炎和/或愈合伤口的药品。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1]一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稳定剂,用甲醛还原硝酸银得银纳米晶体,混合银纳米晶体和四乙基原硅酸盐,回流搅拌,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银纳米沉淀,纯化,得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
[0013]S2:制备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1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化支链PEI,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到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
[0014]S3:制备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2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到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
[0015]S4:制备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3的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siRNA,得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所述siRNA靶向TNF

α。
[0016]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聚乙二醇化支链PEI和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3~5:1。
[0017]优选地,步骤S3中,抗生素和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4:1。
[0018]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聚乙二醇化支链PEI和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5:1。
[0019]更优选地,步骤S3中,抗生素和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4:1。
[0020]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抗生素为喹诺酮类抗生素。
[0021]更优选地,所述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环丙沙星。
[0022]优选地,步骤S4中,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siRNA的质量比为15~30:1。
[0023]更优选地,步骤S4中,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siRNA的质量比为30:1。
[0024]优选地,所述TNF

α的核苷酸序列为:
[0025]Sense:5
’‑
GUCUCAGCCUCUUCUCAUUdTdT
‑3’

[0026]Antisense:5
’‑
AAUGAGAAGAGGCUGAGACdTdT
‑3’

[0027]一种纳米颗粒,由所述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8]所述的纳米颗粒在制备抗细菌、抗炎和/或愈合伤口的药品中的应用。
[0029]优选地,所述细菌为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0030]一种抗细菌、抗炎和/或愈合伤口的药品,所述抗菌和/或愈合伤口的药品含有所述的纳米颗粒。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AM),使Ag嵌入介孔二氧化硅壳层的中心,用聚乙二醇化支链PEI(PEG

g

PEI)改性,得到PEG

g

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AMP),使其表面负电荷变为正电荷,便于与siRNA结合,同时保护siRNA免受核酸降解酶RNase A降解。用环丙沙星(CFL)与AMP的介孔通过静电结合力相互作用,CFL存在于介孔内,得到加载CFL的PEG

g

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AMPC)。siTNF

α与AMPC通过正负电吸引相互结合,得到负载siTNF

α和CFL的PEG

g

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AMPC@siTNF

α),其中的Ag和CFL发挥协同抗菌作用,抑制TNF

α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炎目的,促进伤口愈合,生物毒性低。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AM和AMP的TEM图像;比例尺=100nm。
[0034]图2为AM和AMP的粒径分布和紫外可见吸附光谱。其中A为AM和AMP的粒径分布;B为AM和AMP在水中的紫外

可见吸附光谱。
[0035]图3为AMP@siNC在不同质量比下的电泳迁移率。
[0036]图4为AMP@siNC在不同质量比下的zeta电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稳定剂,用甲醛还原硝酸银得银纳米晶体,混合银纳米晶体和四乙基原硅酸盐,回流搅拌,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银纳米沉淀,纯化,得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S2:制备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1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化支链PEI,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到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S3:制备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2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离心,得沉淀,洗涤,得到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S4:制备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混合步骤S3的加载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与siRNA,得负载siRNA和抗生素的聚乙二醇化支链PEI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包银纳米颗粒,所述siRNA靶向TN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彬刘琪琪张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