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附墙支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中国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主流,国家推广新技术降低材料消耗,推广循环经济,在很多先进城市推广爬架,作为建筑物周边的外防护,通过导向支座安装在建筑物结构上,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其上升或下降,已完成建筑物施工外围防护。
[0003]为确保爬架在生产施工的安全,必须安装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现有的防坠系统在提升机链条或吊钩失效时,防坠装置可以自动卡在轨道横梁上,产生制动,从而防止架体坠落。但是现有防坠系统由于制造精度低,制动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防坠限位偏差很大,进而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坠系统由于制造精度低,制动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防坠限位偏差很大,进而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包括壳体,它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坠器(2)、支顶器(3)和两个开合装置(4),支顶器(3)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两个开合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可开合安装在壳体(1)的中部,防坠器(2)安装在壳体(1)的下部;防坠器(2)包括大耳组件(2
‑
1)、小耳组件(2
‑
2)、扭簧(2
‑
3)和销轴(2
‑
4),小耳组件(2
‑
2)内嵌在大耳组件(2
‑
1)的下部内侧,销轴(2
‑
4)插装在大耳组件(2
‑
1)和小耳组件(2
‑
2)内,且扭簧(2
‑
3)套装在销轴(2
‑
4)上,扭簧(2
‑
3)的一端卡在小耳组件(2
‑
2)上,扭簧(2
‑
3)的另一端端部抵设在大耳组件(2
‑
1)内部的内大耳(2
‑1‑
2)上,施加使小耳组件(2
‑
2)绕销轴(2
‑
4)转动的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支顶器(3)包括两个支顶安装板(3
‑
1)、支顶销轴(3
‑
2)、支顶开口销(3
‑
3)、两个螺母(3
‑
4)、正反螺杠(3
‑
5)、两个支顶限位板(3
‑
6)和支顶连接板(3
‑
7),支顶销轴(3
‑
2)转动穿设在平行设置的两个支顶安装板(3
‑
1)上,且支顶销轴(3
‑
2)与壳体(1)连接并可转动,支顶开口销(3
‑
3)插装在支顶销轴(3
‑
2)上,两个支顶限位板(3
‑
6)之间通过支顶连接板(3
‑
7)连接,两个螺母(3
‑
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顶安装板(3
‑
1)和两个支顶限位板(3
‑
6)之间,正反螺杠(3
‑
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母(3
技术研发人员:尹天泉,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筑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