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216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蚊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诱蚊仓和灭蚊仓,外壳体上在诱蚊仓灭蚊仓之间设置有诱蚊开口;诱蚊仓内设置有诱蚊组件,诱蚊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设置在第一风机下方的诱蚊盒,诱蚊盒内设置有可挥发诱蚊剂,诱蚊盒的盒底设置有若干个与诱蚊盒内腔连通的挥发孔;灭蚊仓内设置有灭蚊组件,灭蚊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和设置在第二风机下方的捕杀蚊虫部件;诱蚊组件、诱蚊开口及灭蚊组件依次上下连通,第一风机用于使诱蚊盒内的诱蚊剂扩散到诱蚊开口处,第二风机用于吸入诱蚊开口处的蚊虫并将蚊虫送至捕杀蚊虫部件处捕杀。诱蚊组件与灭蚊组件协作能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灭蚊装置的灭蚊效率及捕杀蚊虫的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蚊设备的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灭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灭蚊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诱蚊灯发光或者诱蚊剂挥发吸引蚊虫靠近,然后再通过粘蚊纸粘捕蚊虫或者通过电击网击毙蚊虫。对于生活在城市楼房中的人们而言,环境中的蚊虫并不多,一般的家用灭蚊装置体积小、灭蚊效率也较低,一方面,蚊子靠近灭蚊装置后往往还可以自由逃离,另一方面,灭蚊装置捕获或收集蚊虫的能力也很有限。而在蚊虫肆虐的地方,如一些建在水域旁边或园林中的居所,蚊虫成群,则需要大大提升灭蚊装置的灭蚊效率以及捕杀蚊虫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蚊装置,灭蚊效率高且具有较大的捕杀蚊虫的能力。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灭蚊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从上至下设置有诱蚊仓和灭蚊仓,外壳体上在诱蚊仓灭蚊仓之间设置有诱蚊开口;诱蚊仓内设置有诱蚊组件,诱蚊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设置在第一风机下方的诱蚊盒,诱蚊盒内设置有可挥发诱蚊剂,诱蚊盒的盒底设置有若干个与诱蚊盒内腔连通的挥发孔;灭蚊仓内设置有灭蚊组件,灭蚊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和设置在第二风机下方的捕杀蚊虫部件;诱蚊组件、诱蚊开口及灭蚊组件依次上下连通,第一风机用于使诱蚊盒内的诱蚊剂扩散到诱蚊开口处,第二风机用于吸入诱蚊开口处的蚊虫并将蚊虫送至捕杀蚊虫部件处捕杀。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灭蚊装置有以下优点:诱蚊组件、灭蚊组件上下设置且连通,本技术的灭蚊装置工作时,诱蚊组件通过第一风机加速诱蚊盒内的诱蚊剂挥发,使蚊虫被吸引至诱蚊开口附近,起到诱蚊的作用,与此同时,第一风机也能吸入蚊虫并通过气流将蚊虫送至诱蚊开口处;然后灭蚊组件通过第二风机将诱蚊开口附近的蚊虫吸入并将蚊虫送至捕杀蚊虫部件处捕杀,起到灭蚊的作用;诱蚊组件与灭蚊组件协作能加速本技术的灭蚊装置的灭蚊效率,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联动产生的强吸力也使蚊虫很难逃脱,使本技术的灭蚊装置具有较大的捕杀蚊虫的能力。
[0006]优选的,诱蚊组件还包括内壳体,第一风机设置在内壳体内,内壳体的中部在第一风机的下方设置有与诱蚊开口相对应的内凹结构;内壳体的顶部在第一风机的上方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上设置有第一吸风口,第一吸风口与第一风机所在的内壳体的内腔连通;内壳体在第一风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内凹结构的顶面上,第一风机所在的内壳体的内腔、第一出风口以及诱蚊开口上下连通。采用此结构,第一风机运转后,气流从第一吸风口进入,流经第一风机后由第一出风口流出到诱蚊开口中,加速诱蚊盒内的诱蚊剂挥发至诱蚊开口内;设置内壳体,可以先将第一风机与诱蚊盒都装配在内壳体上组成诱蚊组件整体,再将内壳体组装到外壳体的诱蚊仓内,方便装配,也能简化外壳体的结
构。
[0007]优选的,顶盖的中部设置有凸出顶盖上方的盖板,第一吸风口位于所述的盖板与顶盖的连接位置,顶盖上在所述的盖板周围设置有导风面,导风面由顶盖的边缘处向第一吸风口弯曲或倾斜。采用此结构,设置盖板,气流只能从盖板与顶盖的连接位置即从周向被第一风机吸入内壳体内,不能沿第一风机轴向直接进入内壳体内,如此能避免杂物径直落入内壳体内冲击诱蚊组件;设置导风面有利于气流流动,空气能沿导风面顺利被第一风机吸入内壳体内。
[0008]优选的,诱蚊盒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凹结构的顶面下方并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诱蚊剂是易耗品,需要经常补充,采用此结构,方便诱蚊盒拆卸,有利于补充诱蚊盒内的诱蚊剂。
[0009]优选的,内凹结构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诱蚊盒安装座,诱蚊盒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槽,诱蚊盒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槽内,诱蚊盒的侧壁与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壁磁吸连接。采用此结构,诱蚊盒是磁吸在所述的安装槽内的,拆卸极为方便,诱蚊盒安装座可拆卸安装在内凹结构的顶面上,也方便装配。
[0010]优选的,诱蚊盒的盒底是设置在诱蚊盒侧壁下端的下盖,挥发孔均设置在下盖上,下盖是透明的。采用此结构,下盖是透明的,方便观察诱蚊盒内的诱蚊剂的使用量,以便及时补充;下盖设置在诱蚊盒侧壁下端,与诱蚊盒侧壁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妨碍诱蚊盒侧壁使用可磁吸的材料。
[0011]优选的,内凹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第二风机相对,灭蚊组件通过第二进风口与诱蚊开口连通。采用此结构,第二风机运转后,诱蚊开口附近的蚊虫都会被吸入并送至捕杀蚊虫部件处捕杀。
[0012]优选的,灭蚊组件还包括风机壳,风机壳设置在第二进风口的下方,第二风机设置在风机壳内,风机壳的内腔通过第二进风口与诱蚊开口连通;风机壳的底端设置有与风机壳的内腔连通的集蚊口,所述的捕杀蚊虫部件位于集蚊口的下方,第二风机输送蚊虫通过集蚊口到达捕杀蚊虫部件处。采用此结构,第二风机产生的气流能使蚊虫从诱蚊开口附近吸入并通过集蚊口到达捕杀蚊虫部件处;设置风机壳,可以先将第二风机与电击网都装配在风机壳上组成灭蚊组件整体,再将风机壳组装到外壳体的灭蚊仓内,方便装配,也能简化外壳体的结构。
[0013]优选的,外壳体在灭蚊仓的下方还设置有集蚊仓,集蚊仓内设置有集蚊盒,集蚊盒位于风机壳的下方并通过集蚊口与风机壳的内腔连通;集蚊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栅格;集蚊盒用于收集被捕杀蚊虫部件捕杀的蚊虫。采用此结构,被捕杀蚊虫部件捕杀的蚊虫都能被收集在集蚊盒内,方便收集及清理;第二风机运转后,气流从第二进风口进入,流经第二风机和捕杀蚊虫部件后由集蚊盒侧壁上的出风栅格流出,此过程中,第二风机持续产生气流,侥幸未被捕杀蚊虫部件捕杀的蚊虫不能逆气流方向逃离集蚊盒。
[0014]优选的,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盖,底盖用于支承集蚊盒。采用此结构,底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体的底端,方便装配;设置底盖也方便安置集蚊盒,而不用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安置集蚊盒的结构,避免将外壳体的结构复杂化。
[0015]优选的,集蚊仓的一侧设置有进出仓口,所述的进出仓口用于供集蚊盒进出集蚊仓,集蚊盒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抽拉集蚊盒的抽拉把手。采用此结构,可以拉动抽拉把手使集蚊盒从进出仓口退出集蚊仓,方便及时清理集蚊盒内的蚊虫尸体;而后可以推动抽拉把手
使集蚊盒从进出仓口进入集蚊仓内并安装到位,操作方便。
[0016]优选的,所述的捕杀蚊虫部件是设置在集蚊盒内的粘捕纸,粘捕纸用于粘捕蚊虫。采用此结构,第二风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能将诱蚊开口附近的蚊虫吸入并送至集蚊盒内被粘捕纸牢牢粘捕住。
[0017]优选的,所述的捕杀蚊虫部件是设置在集蚊盒上方的电击网,电击网用于电击杀灭蚊虫。采用此结构,第二风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能将诱蚊开口附近的蚊虫吸入并送至电击网处电击,蚊虫通过电击网时会被击毙或击晕,然后落入集蚊盒内。
[0018]优选的,风机壳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电击网支撑架,电击网支撑架位于集蚊口与集蚊盒之间;电击网呈螺旋形且设置在电击网支撑架上。采用此结构,电击网呈螺旋形能有效增大电击网覆盖集蚊口的面积,又不会阻碍蚊虫通过集蚊口落入集蚊盒内;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蚊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内从上至下设置有诱蚊仓(1

1)和灭蚊仓(1

3),外壳体(1)上在诱蚊仓(1

1)灭蚊仓(1

3)之间设置有诱蚊开口(1

2);诱蚊仓(1

1)内设置有诱蚊组件(2),诱蚊组件(2)包括第一风机(2

3)和设置在第一风机(2

3)下方的诱蚊盒(2

5),诱蚊盒(2

5)内设置有可挥发诱蚊剂,诱蚊盒(2

5)的盒底设置有若干个与诱蚊盒(2

5)内腔连通的挥发孔(2

52);灭蚊仓(1

3)内设置有灭蚊组件(3),灭蚊组件(3)包括第二风机(3

2)和设置在第二风机(3

2)下方的捕杀蚊虫部件;诱蚊组件(2)、诱蚊开口(1

2)及灭蚊组件(3)依次上下连通,第一风机(2

3)用于使诱蚊盒(2

5)内的诱蚊剂扩散到诱蚊开口(1

2)处,第二风机(3

2)用于吸入诱蚊开口(1

2)处的蚊虫并将蚊虫送至捕杀蚊虫部件处捕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诱蚊组件(2)还包括内壳体(2

2),第一风机(2

3)设置在内壳体(2

2)内,内壳体(2

2)的中部在第一风机(2

3)的下方设置有与诱蚊开口(1

2)相对应的内凹结构(2

21);内壳体(2

2)的顶部在第一风机(2

3)的上方设置有顶盖(2

1),顶盖(2

1)的上设置有第一吸风口(2

11),第一吸风口(2

11)与第一风机(2

3)所在的内壳体(2

2)的内腔连通;内壳体(2

2)在第一风机(2

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

22),第一出风口(2

22)位于内凹结构(2

21)的顶面上,第一风机(2

3)所在的内壳体(2

2)的内腔、第一出风口(2

22)以及诱蚊开口(1

2)上下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2

1)的中部设置有凸出顶盖(2

1)上方的盖板,第一吸风口(2

11)位于所述的盖板与顶盖(2

1)的连接位置,顶盖(2

1)上在所述的盖板周围设置有导风面(2

12),导风面(2

12)由顶盖(2

1)的边缘处向第一吸风口(2

11)弯曲或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诱蚊盒(2

5)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凹结构(2

21)的顶面下方并与第一出风口(2

22)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凹结构(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宁圆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