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通过分流井来承接雨水和污水,并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污水池内液面的高度,来进行分流,即污水池的水的深度来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或者调蓄池或者经过缓冲池后直接排放,能够实现对雨水和污水进行科学分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实现:当Hi<ΔH1,此时第一电子控制阀打开,同时第二电子控制阀关闭,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污水处理厂;当ΔH1≤Hi<ΔH2时,对应强降雨的中期,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调蓄池;当Hi≥ΔH2,对应强降雨的后期,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缓冲池后排至河道;能根据降水量来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降低强降雨天气的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强降雨天气的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强降雨天气的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雨水和污水没有完全分流的区域,常采用混接的方式进行排水,即污水管接到雨水管,或者是合流管接到雨水管,导致污水直接流向雨水管排到河涌,造成河涌水污染。
[0003]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和污水没有完全分流的区域,造成河涌水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包括:分流井、调蓄池、溢流管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分流井内设有用于将分流井分隔成污水池和缓冲池的隔板,所述的污水池连接有用于将雨水和污水导入污水池内的雨污进水管,所述的污水池连接有用于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排水管,所述溢流管的出液口与污水池连接,所述溢流管的进液口与调蓄池连接,所述的隔板上设有用于供污水池内的污水流向缓冲池的溢流孔,所述的缓冲池连接有用于供缓冲池内的污水流向河道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的第一排水管上串联有第一电子控制阀,所述的溢流管上串联有第二电子控制阀,所述溢流孔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溢流管的出液口的最高点的高度,所述溢流管的出液口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管出液口的高度,所述的污水池内设有用于检测污水池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所述的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用于防止河道的水倒灌入缓冲池的防倒灌拍门。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所述的缓冲池内设有用于将缓冲池内的水抽至河道的第一抽水泵,所述的防倒灌拍门上设有用于检测防倒灌拍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抽水泵和位置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所述的调蓄池内设有用于将调蓄池内的水抽至河道的第二抽水泵。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所述的调蓄池内设有曝气预处理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曝气预处理区内设有射流曝气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S01、获取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计算出污水池内污水的液面相对池底的高度Hi,并执行下一步;
[0012]步骤S02、计算Hi与设定值H1的差值的ΔH1,其中设定值H1为溢流管的出液口的最低点相对池底的高度;若ΔH1<0,则保持第一电子控制阀打开,同时第二电子控制阀关闭,污水池内的污水仅从第一排水管流出,并返回步骤S01;若ΔH1≥0,则进行下一步;
[0013]步骤S03、计算Hi与设定值H2的差值的ΔH2,其中设定值H2为溢流管的出液口的最高点相对池底的高度;若ΔH2<0,则保持第一电子控制阀关闭,同时第二电子控制阀打开,污水池内的污水仅从溢流管流向调蓄池,并返回步骤S01;若ΔH≥0,则进行下一步;
[0014]步骤S04、获取位置传感器的数据,若检测防倒灌拍门处于打开状态,则返回步骤S01;若检测防倒灌拍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启动第一抽水泵,并返回步骤S01。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的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通过分流井来承接雨水和污水,并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污水池内液面的高度,来进行分流,即根据污水池的水的深度来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或者调蓄池或者经过缓冲池后直接排放,能够实现对雨水和污水进行科学分流,降低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特别适用雨水和污水不能分流的区域使用。
[0017]2、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实现:当Hi<ΔH1(即污水池内污水的液面相对池底的高度小于设定值H1),对应晴天或者降雨量少或者强降雨的前期,此时第一电子控制阀打开,同时第二电子控制阀关闭,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污水处理厂;当ΔH1≤Hi<ΔH2(即污水池11内污水的液面相对池底的高度大于设定值H1而小于设定值H2)时,对应强降雨的中期,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调蓄池;当Hi≥ΔH2(即污水池内污水的液面相对池底的高度大于设定值H2),对应强降雨的后期,污水池内污水全部流入缓冲池后排至河道;当防倒灌拍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启动第一抽水泵将缓冲池内的水抽至河道排出,防止河水倒灌;能根据降水量来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降低强降雨天气的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特别适用雨水和污水不能分流的区域使用。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流井的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2]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强降雨的特点是降水量很大,很迅速;随着降雨的进行,雨水和污水混合的污染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降水初期,此时雨水和正常产生的污水混合之后的污水比较浑浊污染大,需要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2)降水中期,此时雨水和正常产生的污水混合之后的污水污染相对小,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即可符合排放标准,处理后可用于晴天河道的活水补充;(3)降水后期,此时经过初期和中期的雨水冲刷,此时水污染很小的,可以直接排放。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包括:分流井1、调蓄池2、溢流管3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分流井1内设有用于将分流井1分隔成污
水池11和缓冲池12的隔板13,所述的污水池11连接有用于将雨水和污水导入污水池11内的雨污进水管4,所述的污水池11连接有用于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排水管5,所述溢流管3的出液口与污水池11连接,所述溢流管3的进液口与调蓄池2连接,所述的隔板13上设有用于供污水池11内的污水流向缓冲池12的溢流孔131,所述的缓冲池12连接有用于供缓冲池12内的污水流向河道的第二排水管6,所述的第一排水管5上串联有第一电子控制阀51,所述的溢流管3上串联有第二电子控制阀52,所述溢流孔131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溢流管3的出液口的最高点的高度,所述溢流管3的出液口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管5出液口的高度,所述的污水池11内设有用于检测污水池11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7,所述的液位传感器7与控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通过分流井来承接雨水和污水,并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污水池内液面的高度,来进行分流,即根据污水池的水的深度来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或者调蓄池或者经过缓冲池后直接排放,能够实现对雨水和污水进行科学分流,降低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1)、调蓄池(2)、溢流管(3)以及控制器,所述的分流井(1)内设有用于将分流井(1)分隔成污水池(11)和缓冲池(12)的隔板(13),所述的污水池(11)连接有用于将雨水和污水导入污水池(11)内的雨污进水管(4),所述的污水池(11)连接有用于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排水管(5),所述溢流管(3)的出液口与污水池(11)连接,所述溢流管(3)的进液口与调蓄池(2)连接,所述的隔板(13)上设有用于供污水池(11)内的污水流向缓冲池(12)的溢流孔(131),所述的缓冲池(12)连接有用于供缓冲池(12)内的污水流向河道的第二排水管(6),所述的第一排水管(5)上串联有第一电子控制阀(51),所述的溢流管(3)上串联有第二电子控制阀(52),所述溢流孔(131)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溢流管(3)的出液口的最高点的高度,所述溢流管(3)的出液口的高度高于第一排水管(5)出液口的高度,所述的污水池(11)内设有用于检测污水池(11)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7),所述的液位传感器(7)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水管(6)的出水口连接有用于防止河道的水倒灌入缓冲池(12)的防倒灌拍门(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对城市污水雨水管网错混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池(12)内设有用于将缓冲池(12)内的水抽至河道的第一抽水泵(81),所述的防倒灌拍门(61)上设有用于检测防倒灌拍门(61)是否处于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敏,胡昌顺,刘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