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交装置以及丝线卷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20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络交装置以及丝线卷取机,在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的络交装置中,降低多个喷嘴间的流体的流速偏差。络交装置具备:多个喷嘴,沿着排列方向排列配置,用于向多根丝线分别喷吹压缩空气;以及供给流路,构成为向多个喷嘴供给压缩空气。供给流路具有:流入路,至少沿着排列方向延伸;腔室,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流入路与多个喷嘴之间,沿着排列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延伸;以及弯曲流路,在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流入路与腔室之间,从排列方向朝向高度方向弯曲。至少在弯曲流路中设置有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该整流翅片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且被配置成在从流入路延伸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开口(弯曲流路的入口)重叠。部分与开口(弯曲流路的入口)重叠。部分与开口(弯曲流路的入口)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络交装置以及丝线卷取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络交装置以及具备络交装置的丝线卷取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的络交装置以及对由络交装置施加了络交的多根丝线进行卷取而同时形成多个卷装的丝线卷取机。络交装置具备用于向多根丝线分别喷吹流体的多个喷嘴以及向多个喷嘴供给流体的供给流路。供给流路至少沿着多个喷嘴排列的方向延伸。当向供给流路供给流体时,流体经由供给流路而流入多个喷嘴,并从各喷嘴喷出流体来对各丝线施加络交。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未记载,但是例如供给流路的入口部分被配置成与供给流路大致平行地延伸,由此实现了使流体有效地到达供给流路的里侧。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60550号公报
[0004]为了降低多根丝线间的丝线品质的偏差,要求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的施加效率尽量均匀。作为用于实现该要求的对策之一,期望降低喷嘴间的流体的流速偏差。尤其是近年来,在络交装置中一次能够施加络交的丝线的数量增加,喷嘴间的流速偏差的降低成为更加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的络交装置中降低多个喷嘴间的流体的流速偏差。
[0006]第1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为,通过流体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喷嘴,沿着规定的第1方向排列配置,用于对上述多根丝线分别喷吹上述流体;以及供给流路,构成为向上述多个喷嘴供给上述流体,上述供给流路具有:流入路,至少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供上述流体流入该流入路;腔室,在上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流入路与上述多个喷嘴之间,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且还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以及弯曲流路,在上述流动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流入路与上述腔室之间,从上述第1方向朝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至少在上述弯曲流路中设置有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该整流翅片被配置成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且被配置成在从上述流入路所延伸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弯曲流路的入口重叠。
[0007]在供给流路中设置有弯曲流路的构成中,例如在向供给流路供给高压的流体时,在第1方向上,流体容易大量地到达弯曲流路中远离入口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因此,在第1方向上,弯曲流路中远离入口一侧的端部处的流速变大,与接近入口的位置处的流速之差有可能变大。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向供给流路流入的流体,在流入路中至少沿着第1方向流动之后,在弯曲流路中将流动的方向从具有第1方向的分量的方向改变成至少具有第2方向的分量的方向。此时,能够通过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阻挡沿着第1方向流动的流体的一部分。由此,在
弯曲流路中,能够在抑制流体大量地流入远离流入路一侧的空间的同时,对流体进行整流。因此,与未设置整流翅片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腔室内流动的流体的流速在第1方向上均匀化。因而,能够降低多个喷嘴间的流速偏差。
[0009]第2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专利技术中,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整流翅片,上述多个整流翅片为,越是在上述第1方向上远离上述流入路的整流翅片,在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其与上述入口重叠的部分的面积越大。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1方向上,能够有效地抑制流体大量地到达弯曲流路中远离入口一侧的端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各整流翅片每次少许地阻挡流体。因此,在弯曲流路内能够在第1方向上大致均等地分配流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通过弯曲流路供给到腔室的流体在第1方向上的流速偏差。
[0011]第3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专利技术中,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整流翅片,上述多个整流翅片的在上述第2方向上接近上述多个喷嘴的一侧的端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
[0012]假设将在第1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两个整流翅片之间(或者,形成弯曲流路的壁与整流翅片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称作出口。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使从多个出口到多个喷嘴的在第2方向上的距离大致恒定,不会根据在第1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因此,例如与该距离根据在第1方向上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通过整流翅片在第1方向上降低了的流速偏差在腔室内再次增大的风险。
[0013]第4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3任一项专利技术中,上述腔室具有下游区域,该下游区域配置于在上述第2方向上比整流区域接近上述多个喷嘴的一侧的位置,上述整流区域是配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的区域,上述下游区域在上述第2方向上比上述整流区域长。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由整流翅片整流后的流体在到达多个喷嘴之前的期间在第2方向上移动较长的距离。因此,由整流翅片整流后的流体为,相互邻接的分子彼此碰撞,在促使其沿着第2方向大致笔直地前进的同时移动。因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多个喷嘴间的流速偏差。
[0015]第5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专利技术中,上述下游区域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为上述整流区域的长度的2倍以上。
[0016]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当下游区域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为整流区域的长度的2倍以上时,流速偏差尤其显著地降低。
[0017]第6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5任一项专利技术中,上述腔室具有:第1下游区域,配置在整流区域的上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上述整流区域是配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的区域;以及第2下游区域,配置在上述第1下游区域的上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的双方正交的第3方向上的长度比上述第1下游区域在上述第3方向上的长度短。
[0018]一般情况下,如果流体的流量相同,则在流路的截面积较大的部位流速比较慢,在截面积较小的部位流速比较快。即,在截面积较小的喷嘴中流速变快。此处,当在喷嘴的流动方向的紧上游侧、流路的截面积急剧变小时,流速急剧地变快,在喷嘴附近流体的流动有
可能容易紊乱。在本专利技术中,第2下游区域中的流路的截面积小于第1下游区域中的流路的截面积。即,在腔室中,能够随着朝向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逐渐(至少阶段性)地减小流路的截面积。由此,至少能够使流体的流速阶段性地加快。因此,能够抑制在喷嘴附近流速急剧地变快。因而,能够抑制在喷嘴附近流体的流动紊乱。
[0019]第7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专利技术中,上述第2下游区域在上述第2方向上比上述第1下游区域长。
[0020]当流体从截面积较大的第1下游区域向截面积比较小的第2下游区域移动时,由于大量的压缩空气进入比较窄的流路,因此气流有可能产生一些紊乱。因此,通过在高度方向上加长下游区域,由此能够使压缩空气在朝流动方向的下游侧流动的同时有效地缓和气流的紊乱。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流速偏差。
[0021]第8专利技术的丝线卷取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第1~第7任一项专利技术的络交装置;卷取部,对由上述络交装置施加了络交的多根丝线进行卷取而同时形成多个卷装。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降低施加络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络交装置,通过流体对多根丝线施加络交,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喷嘴,沿着规定的第1方向排列配置,用于对上述多根丝线分别喷吹上述流体;以及供给流路,构成为向上述多个喷嘴供给上述流体,上述供给流路具有:流入路,至少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供上述流体流入;腔室,在上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流入路与上述多个喷嘴之间,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且还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以及弯曲流路,在上述流动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流入路与上述腔室之间,从上述第1方向朝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至少在上述弯曲流路中设置有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上述整流翅片被配置成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且被配置成在从上述流入路所延伸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弯曲流路的入口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整流翅片,上述多个整流翅片为,越是在上述第1方向上远离上述流入路的整流翅片,在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时其与上述入口重叠的部分的面积越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整流翅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整流翅片,上述多个整流翅片的在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光范神野亮
申请(专利权)人:汤浅丝道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