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14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线器座,其不会加大活动罩及螺母构件的外径,安装有通过简单结构就可以产生卡搭声的棘轮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线器座具有座本体,其具备卷线器脚放置部和形成有竿杆的后端部分被嵌合、固定的开口孔的筒状部。座本体具备:活动罩,轴向上移动而对放置在卷线器脚放置部的卷线器脚进行固定;螺母构件,以使活动罩在止转状态下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嵌合于活动罩;及棘轮机构,设置于活动罩与螺母构件的嵌合区域。棘轮机构具备:凹凸部,形成在螺母构件的内周面上,产生卡搭声;及圆弧状的凹部,形成在活动罩的外周面上,设置具备与凹凸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的板簧。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的板簧。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的板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线器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线器座,其安装于卷线器被安装的各种钓竿,而用于安装、固定卷线器,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当使活动罩进行移动时产生卡搭声的卷线器座。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周知在使用卷线器的钓竿的第1节竿的外周面上固定筒状的卷线器座。通常来讲,这样的卷线器座构成为,在卷线器脚放置部的轴向一端侧设置有固定罩,在轴向另一端侧设置有活动罩。所述活动罩构成为,与螺母构件发生止转配合,通过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使活动罩接近/离开固定罩。
[0003]在上述结构的卷线器座中,已周知设置有棘轮机构的卷线器座,该棘轮机构在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时产生卡搭声。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棘轮机构为,在螺母构件与卷线器座之间,配设了安装有板簧的支撑构件,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棘轮机构为,在螺母构件与卷线器座之间,配设了安装有螺旋弹簧及球零件的支撑构件。任意结构均构成为,在螺母构件的内面上,在周向的跨度上形成有板簧及球零件发生弹性配合的凹凸部,通过对螺母构件进行旋转操作而产生卡搭声。
[0004]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0

3421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1

1454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由于现有的棘轮机构的结构为在螺母构件与卷线器座之间配设用于安装弹性构件的支撑构件,因此活动罩的外径较大,外观变差的同时功能上也不应优选。此时,如果想减小活动罩的外径,则需要减小螺杆外径,可使用的范围被限制。另外,用螺旋弹簧对球零件施加力的结构则零件数量较多且成本也较高,结构上不稳定,容易发生故障等。
[0006]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线器座,其不会加大活动罩及螺母构件的外径,安装有通过简单结构就可以产生卡搭声的棘轮机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卷线器座具备放置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的卷线器脚放置部和形成有竿杆的后端部分被嵌合、固定的开口孔的筒状部,其特征为,所述座本体具备:活动罩,轴向上移动而对放置在所述卷线器脚放置部的卷线器脚进行固定;螺母构件,以使所述活动罩在止转状态下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活动罩;及棘轮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罩与螺母构件的嵌合区域,所述棘轮机构具备:凹凸部,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的内周面上,产生卡搭声;及圆弧状的凹部,形成在所述活动罩的外周面上,设置具备与所述凹凸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的板簧。
[0008]所述卷线器座的棘轮机构设置于活动罩与螺母构件的嵌合区域,棘轮机构具有板簧,该板簧具备与形成在螺母构件的内周面上的凹凸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由于该板簧构成
为设置在形成于活动罩的嵌合区域的外周面上的圆弧状的凹部,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设置其他的支撑构件,另外,由于构成为通过设置在凹部的板簧的弹性来产生卡搭声,因此结构简单且也不需要加大活动罩及螺母构件的外径。
[0009]而且,上述结构的卷线器座可固定在各种钓竿的竿杆(第1节竿)的外周面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卷线器座以及安装有这样的卷线器座的钓竿,该卷线器座不会加大活动罩及螺母构件的外径,安装有通过简单结构就可以产生卡搭声的棘轮机构。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卷线器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轴向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卷线器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a)是从上方观察的图,(b)是从下方观察的图。图3表示构成卷线器座的螺母构件,(a)是轴向的剖视图,(b)是沿向图(a)的A

A线的剖视图。图4表示构成卷线器座的活动罩,(a)是轴向的剖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从轴向的前侧观察的图。图5是表示设置于活动罩的板簧的结构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图6是表示将螺母构件嵌合于活动罩的状态(棘轮机构的结构)的图,(a)是表示旋转螺母构件而使板簧的顶部与凹部发生配合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板簧的顶部与凸部发生配合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棘轮机构的变形例的图,(a)是表示旋转螺母构件而使板簧的顶部位于凹部位置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板簧的顶部与凸部发生配合的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

卷线器座;1A

座本体;1B

筒状部;1C

开口孔;3

卷线器脚放置部;5

固定罩;60

活动罩;70

螺母构件;80

棘轮机构;82

凹凸部;84

凹部;90

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卷线器座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13]图1至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卷线器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轴向)及上下方向表示图1中所示的方向,左右方向(侧向)表示与图1的纸面发生正交的方向。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卷线器座呈适合于安装旋压式卷线器的钓竿的结构(异形夹紧件结构),卷线器被安装于下侧。另外,虽然并不图示固定安装于卷线器座的钓竿,但是竿杆的后端部分(第1节竿)借由卷线器座的开口孔轴向上被嵌入,通过粘接等被固定安装。关于该钓竿,抽出式、插接式、单根竿等并不限定其结构。
[0014]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座1的座本体1A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例如尼龙、聚碳酸酯、丙烯酸、聚氨酯等一体形成,构成为可目视观察到内部,以便提高外观设计性。关于颜色,既可以是无色透明,还可以是彩色,只要可目视观察到内部,则并不特意限定透过率。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局部上分颜色或者局部的透过率不同。或者,还可以由并不透明的材料所形成。
[0015]所述座本体1A作为整体以筒状形成,在形成于其筒状部1B的在前后方向的跨度上穿通的开口孔1C中,插入构成钓竿的竿杆(第1节竿)的根端侧,通过粘接等对其外周面进行固定。此时,竿杆的根端侧既可以直接固定于开口孔1C的内周面,还可以隔着管状的间隔套管被固定。
[0016]将被握持、保持的筒状的夹紧件50一体化于所述座本体1A。本实施方式的夹紧件50安装于座本体1A的后方侧,其本体50A可以由软质材料,例如天然软木、聚氨酯、EVA、热可塑性弹性、橡胶等所形成或者在硬质构件上覆盖这些材料而形成,以便提高握持时的感触、夹紧性以及外观、轻量化。所述夹紧件50借由后述的罩构件实现与座本体1A的一体化,如果两者被一体化,则在本体50A的前后方向的跨度上穿通的开口孔50B与座本体1A的所述开口孔1C位于同轴上,竿杆的根端侧被穿通、固定。此时,被穿通的竿杆的根端侧既可以直接固定于开口孔50B的内周面,还可以隔着管状的间隔套管被固定。
[0017]所述座本体1A上形成有:卷线器脚放置部3,放置旋压式卷线器的卷线器脚;及固定罩5,配设在卷线器脚放置部3的后方侧,接受卷线器脚的后端侧。另外,所述座本体1A的在与固定罩5相对的轴向前侧配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线器座,具有座本体,其具备放置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的卷线器脚放置部和形成有竿杆的后端部分被嵌合、固定的开口孔的筒状部,其特征为,所述座本体具备:活动罩,轴向上移动而对放置在所述卷线器脚放置部的卷线器脚进行固定;螺母构件,以使所述活动罩在止转状态下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活动罩;及棘轮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罩与螺母构件的嵌合区域,所述棘轮机构具备:凹凸部,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的内周面上,产生卡搭声;及圆弧状的凹部,形成在所述活动罩的外周面上,设置具备与所述凹凸部发生配合的顶部的板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为,所述板簧及圆弧状的凹部形成为,当在所述圆弧状的凹部内设置有所述板簧时,在板簧的端面与凹部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当对所述螺母构件进行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叶胜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