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87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户外多功能急救吸引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小型发电机、蓄能器和吸引组件,装置本体包括内部中空的底座,底座内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中空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小型发电机与吸引组件连接,小型发电机与蓄能器连接;吸引组件包括柔性伸缩吸引管和负压泵,第二隔板靠近小型发电机一侧开设有工作孔,负压泵一端与柔性伸缩吸引管的一端连通,负压泵另一端穿过工作孔与小型发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有效省力的完成户外救治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外救治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外救治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多功能急救吸引器
,具体而言,涉及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急救吸引器是便携式、交/直流两用的高负压、高流量医用吸引装置,适用于供医疗机构吸出阻塞于病患者咽喉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呕吐物,尤其适于在野外或交通工具的场合。
[0003]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手持式急救吸引器、公开号CN200720044856.4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结构中包括壳体、储液罐,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的下部设有手持部分,其上部安装有气缸,气缸中安装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活塞杆与L形拉杆相连,L形拉杆插装在壳体中的导向槽中,施力把手的下端与手持部分的下端铰接,其上端与L形拉杆的水平段的远端相连;储液罐上设有罐盖,罐盖上设有吸液接头和负压接头;在壳体与储液罐相对的一端上设有夹持储液罐的夹持爪。但是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很耗费体力,很可能导致在急救过程中由于施救者体力有限且吸引强度较弱而导致救治失败。同时,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户外急救用脚踏式负压吸引装置、公开号CN202121307439.0的中国专利,存在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有效省力的完成户外救治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包括装置本体、小型发电机、蓄能器和吸引组件,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内部中空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中空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蓄能器、所述小型发电机和所述吸引组件,所述小型发电机与所述吸引组件连接,所述小型发电机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吸引组件包括柔性伸缩吸引管和负压泵,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小型发电机一侧开设有工作孔,所述负压泵一端与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泵另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孔与所述小型发电机连接。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引组件还包括多支收纳器,所述多支收纳器包括可调连接块和多个柔性收纳袋,多个所述柔性收纳袋均与所述可调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块内开设有开闭调节键和多个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闭调节键连接;所述可调连接块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的通孔,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上开设有过渡孔,所述过渡孔与所述收纳通道连通。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小型发电机设置有用于调节电能传输方向的开关键;所述第一
隔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内分别穿设有工作线和储能线,所述小型发电机和所述蓄能器通过所述工作线和所述储能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封闭盖,所述封闭盖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形成转动部,所述封闭盖上设置有用于闭合的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扣环;所述封闭盖的转动角度为0

270度。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封闭盖靠近所述蓄能器的一侧表面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小型发电机一侧开设有传输孔,所述传输孔内穿设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蓄能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有可拆卸遮盖板,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均设置有闭合盖。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内壁嵌设有超声波发生器,且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区域内,所述底座远离所述蓄能器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通过水泵连通有柔性储水管。
[00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申请设置装置本体、小型发电机、蓄能器和吸引组件,通过在装置本体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装置本体内部的空间分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三个空间,将所述蓄能器、所述小型发电机和所述吸引组件分别放置在三个容纳腔中,能够让使用者很快的分辨各种东西的用途,能以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取用该装置,同时将多个部件进行放置,还能够便于搬运或携带,解决现有技术中搬运和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吸引组件包括柔性伸缩吸引管和负压泵,通过柔性伸缩吸引管和负压泵实现负压的状态,以实现将痰液等阻塞物从患者体能吸引出来,详细的,本申请是针对户外急救所使用的吸引器,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可能由于已经消耗了很多体力,所以单纯人工去进行负压吸引操作可能无法很快很效率的完成,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小型发电机实现快速发电,通过电动实现负压吸引,能够以最少的力气实现急救,另一方面,本申请还设置有蓄能器,通过蓄能器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可以直接通过蓄能器内的电能完成电动负压吸引,也可以通过同时发电、蓄电、用电的方式进行急救操作,本申请提供户外电动吸引急救的同时,还提供多种供电方式和多种急救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有效省力的完成户外救治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0020]图标:1

装置本体;101

底座;102

第一隔板;103

第二隔板;104

第一容纳腔;105

第二容纳腔;106

第三容纳腔;107

封闭盖;108

卡块;109

扣环;2

小型发电机;201

开关键;202

工作线;203

储能线;3

蓄能器;4

柔性伸缩吸引管;5

负压泵;6

多支收纳器;601

可调连接块;602

柔性收纳袋;603

开闭调节键;604

通孔;7

太阳能电池板;701

传输
线;8

柔性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小型发电机(2)、蓄能器(3)和吸引组件,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内部中空的底座(101),所述底座(101)内设置的第一隔板(102)和第二隔板(103)将中空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容纳腔(104)、第二容纳腔(105)和第三容纳腔(106),所述第一容纳腔(104)、所述第二容纳腔(105)和所述第三容纳腔(106)内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蓄能器(3)、所述小型发电机(2)和所述吸引组件,所述小型发电机(2)与所述吸引组件连接,所述小型发电机(2)与所述蓄能器(3)连接;所述吸引组件包括柔性伸缩吸引管(4)和负压泵(5),所述第二隔板(103)靠近所述小型发电机(2)一侧开设有工作孔,所述负压泵(5)一端与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负压泵(5)另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孔与所述小型发电机(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急救用电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组件还包括多支收纳器(6),所述多支收纳器(6)包括可调连接块(601)和多个柔性收纳袋(602),多个所述柔性收纳袋(602)均与所述可调连接块(601)可拆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块(601)内开设有开闭调节键(603)和多个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闭调节键(603)连接;所述可调连接块(601)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4)的通孔(604),所述柔性伸缩吸引管(4)上开设有过渡孔,所述过渡孔与所述收纳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擎英陈强罗美容刘梅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卓奥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