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热水器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68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及热水器循环系统,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过滤部、动力部及清洗部,动力部在流体的推动下驱动清洗部转动;清洗部用于洗刷过滤部;过滤装置还包括:压差形变部及相应设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压差形变部在过滤部内的流体压力与过滤部外的流体压力的压差的作用下移动,以使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当清洗部处于转动状态时,压差形变部驱使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之间传动连接,动力部通过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驱动清洗部转动;当清洗部处于停止状态时,压差形变部驱使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之间相分离。本申请的过滤装置能够减少清洗部对流体流动造成的阻挡,进而减少对流体阻力。进而减少对流体阻力。进而减少对流体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装置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水器的进水阀处一般设有滤网,长时间使用后,滤网需取出清洁,否则滤网会被堵塞,堵塞的滤网会增大热水器循环系统的阻力,也会对水造成污染。在水质不佳地区,滤网积聚杂质的速度会更快,取出滤网并进行清洁的频率也更高。手工取出滤网并清洗的方法还会影响用热水器循环系统的正常使用,也就是在清洗过程中不能使用热水器中的热水。同时,手工取出滤网并清洗的方法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用户一般无法自行操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取出滤网并清洗处理,费时又费力。
[0003]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了一种全自动水动力连续刷洗过滤器90。该过滤器90包括具有进水口91和出水口92的壳体11,壳体11内设有筒状过滤网94,筒状过滤网94内设有水动刷轴95、水动叶轮96、径向支撑杆97及过滤网清洗刷98。当水由进水管口进入筒状过滤网94内时,水动叶轮96在流动水的作用下,开始带动水动刷轴95旋转,水动刷轴95带动径向支撑杆97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网清洗刷98旋转,旋转的过滤网清洗刷98对筒状过滤网94进行清洗。由于该过滤器90的过滤网清洗刷98不停的对过滤网进行洗刷,从而必然会增大对水流的阻力。另外,过滤网清洗刷98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磨损,磨损产生的杂质将会对水造成污染,污染后的水可能有损用户的健康。随着过滤网清洗刷98的磨损,还将面临如何更换过滤网清洗刷98的问题,使用成本较高。
[0004]另外,为了排出洗刷下来的杂质,还需要手动打开排污阀99,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动力连续刷洗过滤器不停的对过滤网进行洗刷而增大对水流的阻力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壳体、过滤部、动力部及清洗部,所述过滤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动力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清洗部设于所述过滤部的内部,所述清洗部用于洗刷所述过滤部;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压差形变部及相应设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动力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清洗部相连接;所述压差形变部设于所述过滤部;所述压差形变部在所述过滤部内的流体压力与所述过滤部外的流体压力的压差的作用下移动,以使所述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清洗部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所述压差形变部驱使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部通过所述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驱动所述清洗部转动;当所述清洗部处于所述停止状态时,所述压差形变部驱使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之间相分离。
[0008]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当过滤部未堵塞时,压差形变部承受的压差较小,压差形变部驱动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之间相分离,动力部停止带动清洗部转动,从而减少清洗部对流体流动造成的阻挡,进而减少对流体阻力。当过滤部堵塞时,压差形变部承受的压差较大,压差形变部驱动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之间传动连接,动力部带动清洗部转动,完成对过滤部的清洗。
[0009]较佳地,所述压差形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部,所述压差形变部推动所述第二联动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联动部,以使所述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0010]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简化过滤装置的结构形式,提高稳定性及可靠性。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联动部具有凸起面,所述第二联动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面相应的凹陷面,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通过所述凸起面咬合所述凹陷面,以实现传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联动部具有凹陷面,所述第二联动部具有与所述凹陷面相应的凸起面,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通过所述凹陷面咬合所述凸起面,以实现传动连接。
[0012]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高效地实现第一联动部及第二联动部之间的传动连接与分离之间的切换。
[0013]较佳地,沿流体流入清洗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面的横截面及所述凹陷面的横截面均变大。
[0014]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压差越大,压差形变部带动第二联动部与第一联动部之间接触的面积越大,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传动连接就,提高清洗部的清洗效率。
[0015]较佳地,所述第二联动部还包括容纳腔,所述第一联动部插设于上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部的顶面设有所述凸起面或所述凹陷面。
[0016]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容纳腔能够更好地提高两种传动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意外脱离。
[0017]较佳地,所述第二联动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清洗部。
[0018]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提高清洗部与第二联动部之间的位置的灵活性。
[0019]较佳地,所述容纳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0020]和/或,所述容纳腔为倒置圆筒,所述倒置圆筒的顶面设有所述凸起面或所述凹陷面,所述第一联动部插设于所述倒置圆筒内,所述倒置圆筒的底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0021]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便于安装第一联动部60。倒置圆筒能简化容纳腔的结构形式。
[0022]较佳地,所述压差形变部为膜片,所述膜片设于所述过滤部的底部,所述膜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部,所述膜片推动所述第二联动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联动部,以使所述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0023]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膜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靠地实现了推动第二联动部靠近或远离第一联动部。
[0024]较佳地,所述清洗部包括射流件,所述动力部驱动所述射流件转动,转动地所述射流件作用于所述流体,以使所述流体冲洗所述过滤部,所述第二联动部连接于所述射流件。
[0025]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转动的射流件产生射流,射流冲击过滤部的杂质,从而完成过滤部的清洗。也避免了使用过滤网清洗刷,避免了过滤网清洗刷对流体的污染,更加避免了更换过滤网清洗刷。
[0026]较佳地,所述射流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流体自所述通孔流出,所述第二联动部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底部。
[0027]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孔能够产生射流,从而高效地实现对过滤部的清洗。
[0028]较佳地,所述通孔沿所述桶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0029]和/或,所述通孔沿所述桶体轴向间隔设置;
[0030]和/或,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相应位置地所述桶体的半径所在的直线共线。
[0031]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更加多角度、全方位的实现对过滤部的清洗。
[0032]较佳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周向限位部,所述桶体通过所述周向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0033]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避免桶体在转动过程中周向摇摆,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壳体;过滤部,所述过滤部设于所述壳体内;动力部及清洗部,所述动力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清洗部设于所述过滤部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压差形变部及相应设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动力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清洗部相连接;所述压差形变部设于所述过滤部;所述压差形变部在所述过滤部内的流体压力与所述过滤部外的流体压力的压差的作用下移动,以使所述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清洗部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所述压差形变部驱使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部通过所述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驱动所述清洗部转动;当所述清洗部处于所述停止状态时,所述压差形变部驱使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之间相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形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部,所述压差形变部推动所述第二联动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联动部,以使所述清洗部在转动状态与停止状态之间切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部具有凸起面,所述第二联动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面相应的凹陷面,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通过所述凸起面咬合所述凹陷面,以实现传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联动部具有凹陷面,所述第二联动部具有与所述凹陷面相应的凸起面,所述第一联动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部通过所述凹陷面咬合所述凸起面,以实现传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流体流入清洗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面的横截面及所述凹陷面的横截面均变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部还包括容纳腔,所述第一联动部插设于上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部的顶面设有所述凸起面或所述凹陷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诗秦刚黄启彬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