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蔺艳辉专利>正文

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53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后支撑板,前支撑架,报警器,固定板,辅助器一,稳定板,支撑座,防护球,辅助器二和报警按钮,其中:上连接板底面的一端与后支撑板的顶端进行连接,且上连接板底面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架的顶端进行连接,该上连接板表面的中间设置有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连接板,后支撑板,前支撑架,报警器,报警按钮,辅助器一和辅助器二的设置,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正确的帮助孕妇完成能够有助于分娩的运动动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适用多种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


[0001]本技术为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锻炼装置,能够为孕妇提供相应的运动效果,帮助孕妇在产前更好的进行分娩,产后进行更好的恢复。
[0003]孕妇分为产前和产后,不仅要注重产后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产前的身体健康,产前可以通过一些运动,尤其进行深蹲锻炼,能够有效的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分娩工作。但是现有的产前用锻炼装置依然存在着安全性较低,不能正确的帮助孕妇完成能够有助于分娩的运动动作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药产前用锻炼装置依然存在着安全性较低,不能正确的帮助孕妇完成能够有助于分娩的运动动作的问题。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后支撑板,前支撑架,报警器,固定板,辅助器一,稳定板,支撑座,防护球,辅助器二和报警按钮,其中:上连接板底面的一端与后支撑板的顶端进行连接,且上连接板底面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架的顶端进行连接,该上连接板表面的中间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后支撑板表面的内侧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球,且后支撑板底端的前侧设置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辅助器二;所述前支撑架表面的中上方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表面中间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器一,该前支撑架底端的前侧设置有稳定板;所述报警按钮分别设置在稳定板和支撑座表面的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器一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台,第二连接台,横架,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受力器,且连接板表面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台和第二连接台;所述第一连接台和第二连接台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受力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横架设置在连接板表面一侧的中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环套,弹簧和挡片,且环套和弹簧嵌套在第一支撑柱的表面,该弹簧的在环套的正下方;所述挡片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的底端。
[0008]优选的,所述受力器包括支撑连杆,限位柱,限位螺栓,防脱帽,连接头,把手,握力球和按钮,且支撑连杆表面的中间嵌套有限位柱,该支撑连杆表面一侧的中间通过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设置有防脱帽,且限位柱的底端通过连接头与把手表面的中间进行连接,该把手表面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握力球;所述按钮设置在连接头表面的中间。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器二包括外筒,伸缩柱,坐垫,防脱片和弹簧一,且伸缩柱嵌套在外筒内部的中间;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设置有坐垫,且伸缩柱的底端设置有防脱片;所述弹簧一嵌套在外筒内部的中间,且弹簧一的底端与外筒内部的底面进行连接,该弹簧一的顶端
与防脱片的底面进行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1.本技术上连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配合后支撑板和前支撑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其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够使用者不慎出现意外时,通过防护球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通过报警按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呼叫救援。
[0012]2.本技术辅助器一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配合受力器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者进行深蹲训练时,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支撑工作,避免使用者过度的前倾,造成姿势变形,影响锻炼效果以及身体健康。
[0013]3.本技术辅助器二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辅助使用者,能够让使用者每次做深蹲时,都是以坐板凳的姿势去做,从而保证姿势的正确性,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支撑工作,避免使用者过度的后倾,从而保证锻炼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辅助器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受力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辅助器二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连接板,2后支撑板,3前支撑架,4报警器,5固定板,6辅助器一,61连接板,62第一连接台,63第二连接台,64横架,65第一支撑柱,651环套,652弹簧,653挡片,66第二支撑柱,67受力器,671支撑连杆,672限位柱,673限位螺栓,674防脱帽,675连接头,676把手,677握力球,678按钮,7稳定板,8支撑座,9防护球,10辅助器二,101外筒,102伸缩柱,103坐垫,104防脱片,105弹簧一,11报警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4,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包括上连接板1,后支撑板2,前支撑架3,报警器4,固定板5,辅助器一6,稳定板7,支撑座8,防护球9,辅助器二10和报警按钮11,其中:上连接板1底面的一端与后支撑板2的顶端进行连接,且上连接板1底面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架3的顶端进行连接,该上连接板1表面的中间设置有报警器4;后支撑板2表面的内侧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球9,且后支撑板2底端的前侧设置有支撑座8,该支撑座8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辅助器二10;前支撑架3表面的中上方设置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表面中间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器一6,该前支撑架3底端的前侧设置有稳定板7;报警按钮11分别设置在稳定板7和支撑座8表面的两侧,警按钮11和按钮678通过导线和控制器与报警器4进行连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器一6包括连接板61,第一连接台62,第二连接台63,横架64,第一支撑柱65,第二支撑柱66和受力器67,且连接板61表面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台62和第二连接台63;第一连接台62和第二连接台63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65和第二支撑柱66;受力器67设置在第一支撑柱65和第二支撑柱66之间;横架64设置在连接板61表面一侧的中间;辅助器一6通过横架64与固定板5表面一侧的中间进行连接。
[0025]第一支撑柱65包括环套651,弹簧652和挡片653,且环套651和弹簧652嵌套在第一支撑柱65的表面,该弹簧652的在环套651的正下方;挡片653设置在第一支撑柱65的底端;第一支撑柱65与第二支撑柱66组成结构相同。
[0026]受力器67包括支撑连杆671,限位柱672,限位螺栓673,防脱帽674,连接头675,把手676,握力球677和按钮678,且支撑连杆671表面的中间嵌套有限位柱672,该支撑连杆671表面一侧的中间通过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栓673;限位柱67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后支撑板(2),前支撑架(3),报警器(4),固定板(5),辅助器一(6),稳定板(7),支撑座(8),防护球(9),辅助器二(10)和报警按钮(11),其中:上连接板(1)底面的一端与后支撑板(2)的顶端进行连接,且上连接板(1)底面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架(3)的顶端进行连接,该上连接板(1)表面的中间设置有报警器(4);所述后支撑板(2)表面的内侧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球(9),且后支撑板(2)底端的前侧设置有支撑座(8),该支撑座(8)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辅助器二(10);所述前支撑架(3)表面的中上方设置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表面中间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器一(6),该前支撑架(3)底端的前侧设置有稳定板(7);所述报警按钮(11)分别设置在稳定板(7)和支撑座(8)表面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一(6)包括连接板(61),第一连接台(62),第二连接台(63),横架(64),第一支撑柱(65),第二支撑柱(66)和受力器(67),且连接板(61)表面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台(62)和第二连接台(63);所述第一连接台(62)和第二连接台(63)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65)和第二支撑柱(66);所述受力器(67)设置在第一支撑柱(65)和第二支撑柱(66)之间;所述横架(64)设置在连接板(61)表面一侧的中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象敏
申请(专利权)人:蔺艳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