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温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31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4
本专利涉及体温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体温监测仪,包括主机和连接在主机上的温度探头,温度探头上固定有温度检测模块,主机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外接选择模块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外接选择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MCU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检测模块通过传输线和外接选择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外接选择模块的接口J1采用4PIN接头,有效降低了外部线路的复杂程度。外部线路的复杂程度。外部线路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温监测仪


[0001]本专利涉及体温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体温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的发展,老年人以及婴幼儿的体温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穿戴式体温检测仪需要多个接口,比如充电接口、程序升级接口、数据通讯接口等,导致监测仪线路复杂,使用不便,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体温监测仪,能解决监测仪主体接口较多,导致外部线路复杂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上固定有温度检测模块和传输线,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外接选择模块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所述外接选择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经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为MCU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过传输线和外接选择模块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使用者通过所述外接选择模块对MCU模块进行程序烧录、充电、通信以及对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对温度信息进行显示和报警。
[0006]进一步的,所述MCU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3,所述外接选择模块包括接口J1、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7、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4和三极管Q3;所述接口J1的第一引脚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负极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TX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第一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和二极管D1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第二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4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RX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3的第三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TM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接口J1的第四引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PHY6212。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芯片U4、电阻R10、电容C20和接口J2,所述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1与电容C20、电阻R10的一端和接口J2的引脚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3和接口J2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
一端、接口J2的引脚3和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2均接地,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至第四对外引脚,所述传输线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对外引脚分别与接口J2的引脚1

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过传输线与外接选择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CT1711。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所述充电线与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程序烧录线与外部程序烧录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均包括第一至第四对外接口,所述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的第一对外接口均与接口J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程序烧录线第二和第三对外接口分别与接口J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第二对外接口和程序烧录线的第四对外接口与接口J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ZD8、二极管D6、三极管Q1、电阻R28、电阻R30、电阻R61和蜂鸣器B1;所述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稳压二极管ZD8的阴极和电阻R2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阻R30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6的正极和蜂鸣器B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阻R61的一端和蜂鸣器B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8的阳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
[0010]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U5、电容C26、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8和三极管Q6,所述电阻R38电性连接在显示屏U5的引脚11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26连接在显示屏U5的引脚11上并接地,所述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还与显示屏U5的引脚3和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29的一端和显示屏U5的引脚7

10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阻R31的一端和三极管Q6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显示屏U5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显示屏U5的引脚1、引脚5、引脚6引脚12均接地。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包括电池管理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外接选择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在电池管理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上,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和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MCU模块和显示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U1、二极管D18、电阻R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9和接口BT;所述外接选择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8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与电容C13、电容C19的一端和电池管理芯片U1的引脚4、引脚8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U1的引脚2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U1的引脚5与电容C14的一端、接口BT的引脚1电性连接,所述接口BT的引脚1和引脚2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接口BT的引脚1与报警模块、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口BT的引脚2和电池管理芯片U1的引脚1、引脚3、引脚9均接地,电池管理芯片U1的型号为AP5056。
[0013]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电阻R21、电阻R22和电容C22、电容C23;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与电阻R21、电容C22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2的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引脚14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引脚
2与电容C23的一端和MCU模块和显示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2、电容C22、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稳压芯片U3的引脚1均接地,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SC662K。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上固定有温度检测模块和传输线,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外接选择模块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所述外接选择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经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为MCU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过传输线和外接选择模块与M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使用者通过所述外接选择模块对MCU模块进行程序烧录、通信以及对电池管理检测模块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MC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对温度信息进行显示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3,所述外接选择模块包括接口J1、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7、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4和三极管Q3;所述接口J1的第一引脚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负极和电池管理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TX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第一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和二极管D1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第二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4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RX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3的第三通信口电性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TM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接口J1的第四引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PHY6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芯片U4、电阻R10、电容C20和接口J2,所述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1与电容C20、电阻R10的一端和接口J2的引脚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3和接口J2的引脚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口J2的引脚3和温度检测芯片U4的引脚2均接地,所述传输线包括第一至第四对外引脚,所述传输线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对外引脚分别与接口J2的引脚1

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过传输线与外接选择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CT17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所述充电线与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程序烧录线与外部程序烧录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均包括第一至第四对外接口,所述充电线和程序烧录线的第一对外接口均与接口J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程序烧录线第二和第三对外接口分别与接口J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第二对外接口和程序烧录线的第四对外接口与接口J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珍妮陈义辉杨悦城黄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翎易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