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27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晶间腐蚀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试验容器,包括上瓶体、下瓶体以及冷凝器;沿该上瓶体的轴向设置上挡板,该上挡板将该上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上空间,沿该下瓶体的轴向设置下挡板,该下挡板将该下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下空间,该上瓶体扣合于该下瓶体,多个上空间一一对应并连通于多个下空间;该冷凝器连接于该上瓶体的瓶口。该试验容器能够同时进行多种试样的晶间腐蚀试验,同时便于试样取放,并调整试样的摆放位置。并调整试样的摆放位置。并调整试样的摆放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晶间腐蚀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晶间腐蚀试验是检测金属材料在特定介质条件下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目的是了解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和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属的腐蚀电位处在恒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特定区间的各种试验溶液,利用金属的晶粒和晶界在该电位区间腐蚀电流的显著差异加速显示晶间腐蚀。目前,一般采用带回流冷凝器的锥形烧瓶作为晶间腐蚀试验的腐蚀容器。在腐蚀容器内均匀铺设铜屑后摆放试样,加入16%的硫酸铜

硫酸溶液,并放置于加热装置上保持微沸状态20
±
5小时,完成腐蚀后将试样取出并进行干燥,再进行弯曲试验,观察试样受拉面是否出现因晶间腐蚀而产生的裂纹。
[0003]用于晶间腐蚀试验的腐蚀容器的底部需铺设一层铜屑后再放置试样,同一腐蚀容器中仅允许放置同一钢种的试样,要求每个试样都与铜屑接触,且试样间互不接触。采用传统的晶间腐蚀装置进行试验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在实际情况下,常需要测试两个及以上钢种的晶间腐蚀性能,因此需配置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腐蚀容器同时开展试验,检测成本高;其次,腐蚀容器一般采用锥形烧瓶,该锥形烧瓶的瓶口窄,深度大,难以调整瓶内试样在铜屑层上的摆放位置,调整过程费时费力;最后,金属材质的试样质量较大且棱角分明,其直径通常达到锥形烧瓶的瓶口内径一半左右,放取样品的难度较大,在试样放入或取出锥形烧瓶的过程易与瓶壁发生磕碰,导致锥形烧瓶破裂。
[0004]因此,亟需一种试验容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容器,该试验容器能够同时进行多种试样的晶间腐蚀试验,同时便于试样取放,并调整试样的摆放位置。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试验容器,包括上瓶体、下瓶体以及冷凝器;沿所述上瓶体的轴向设置上挡板,所述上挡板将所述上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上空间;沿所述下瓶体的轴向设置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将所述下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下空间,所述上瓶体扣合于所述下瓶体,多个所述上空间一一对应并连通于多个所述下空间;所述冷凝器连接于所述上瓶体的瓶口。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瓶体的下沿设置环向卡装板,所述环向卡装板能够卡装于所述下瓶体的上沿。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向卡装板沿所述上瓶体轴向方向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结构,所述环向卡装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抵靠部和抵接部,所述抵靠部由所述上瓶体的侧壁延伸形成,抵靠于所述下瓶体上沿的外侧,所述抵接部环设于所述抵靠部的内壁,抵接于所述下瓶体的上沿。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的端部设置导向面,沿
远离所述上瓶体的方向,所述导向面逐渐靠近所述抵靠部。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挡板的底部凹陷,形成插接槽,所述下挡板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和所述下挡板插接于所述插接槽的部分均为磨砂面。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沿远离所述上瓶体的瓶口的方向,所述上瓶体的侧壁逐渐远离所述上瓶体的中心轴线;沿远离所述上瓶体的方向,所述下瓶体的侧壁逐渐远离所述下瓶体的中心轴线。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包括多个冷凝管,多个所述冷凝管一一对应连通于多个所述上空间。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凝管贯穿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连通于外部冷源,以实现冷却液循环。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多个密封塞,多个所述密封塞与多个所述上空间一一对应,安装于上瓶体的瓶口,多个所述冷凝管一一对应贯穿于多个所述密封塞并伸入多个所述上空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容器包括上瓶体、下瓶体以及冷凝器。沿该上瓶体的轴向设置上挡板,该上挡板将该上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上空间;沿该下瓶体的轴向设置下挡板,该下挡板将该下瓶体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下空间,该上瓶体扣合于该下瓶体,多个上空间一一对应并连通于多个下空间。也就是说,当需要取放金属试样时,将上瓶体和下瓶体分离,获得较大的空间,便于金属试样的取放,以及其摆放位置的调整。当上瓶体和下瓶体扣合时,多个上空间和多个下空间一一对应并连通,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使该试验容器能够同时进行多种试样的晶间腐蚀试验,节省试验成本,提升试验效率。该冷凝器连接于该上瓶体的瓶口。也就是说,该冷凝器能够为在金属试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过程中为试剂提供冷凝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结构标记为A的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100、上瓶体;110、上挡板;120、环向卡装板;121、抵靠部;122、抵接部;123、导向面;
[0023]200、下瓶体;210、下挡板;
[0024]300、冷凝器;310、冷凝管;320、冷却管;321、进水口;322、出水口;330、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
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试验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瓶体(100),沿所述上瓶体(100)的轴向设置上挡板(110),所述上挡板(110)将所述上瓶体(100)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上空间;下瓶体(200),沿所述下瓶体(200)的轴向设置下挡板(210),所述下挡板(210)将所述下瓶体(200)内空间划分为多个下空间,所述上瓶体(100)扣合于所述下瓶体(200),多个所述上空间一一对应并连通于多个所述下空间;冷凝器(300),所述冷凝器(300)连接于所述上瓶体(100)的瓶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体(100)的下沿设置环向卡装板(120),所述环向卡装板(120)能够卡装于所述下瓶体(200)的上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卡装板(120)沿所述上瓶体(100)轴向方向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结构,所述环向卡装板(12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抵靠部(121)和抵接部(122),所述抵靠部(121)由所述上瓶体(100)的侧壁延伸形成,抵靠于所述下瓶体(200)上沿的外侧,所述抵接部(122)环设于所述抵靠部(121)的内壁,抵接于所述下瓶体(200)的上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22)的端部设置导向面(123),沿远离所述上瓶体(100)的方向,所述导向面(123)逐渐靠近所述抵靠部(1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菊黄佳建徐晓萍陈培瑾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