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135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灶具,包括向上开口底盘、设置在底盘内的加热模块、覆盖在底盘开口上的面板,设置在底盘内且与加热模块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还包括用于检测面板上锅具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检测模块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控制调节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该电热灶具,基于检测模块对面板上锅具情况的检测,能够自动实现对加热盘开关、加热盘的功率调节,使得该电热灶具使用时,无需再额外设置操作部件,降低了成本。同时用户也无需进行加热盘工作状态的调节操作,使用更加便利、智能化和人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灶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灶具。

技术介绍

[0002]灶具基于其使用能源不同,主要分为燃气灶以及电热灶。电热灶因其无需外接燃气,使用安全方便。
[0003]电热灶具上通常会设置操控面板或者操作旋钮以实现对电热灶具的开启以及火力调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481125U(202122604382.7)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新型家用四头电磁炉》,其中公开的电磁炉上设置了控制面板以实现与主板的连接,通过控制面板的操作实现该电磁炉的开启以及火力调节工作。另外还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5216342U(申请号为202121508671.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基于磁旋钮控制的灶具用火力调节装置》,其中公开的灶具则基于磁旋钮的操作,控制加热盘的开启以及火力调整。这些灶具结构中均需要设置用于用户进行操作的部件,同时使用时还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不仅成本高且操作相对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锅具在面板上的放置情况,进而自动调节加热模块工作状态的电热灶具。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热灶具,包括向上开口底盘、设置在底盘内的加热模块、覆盖在底盘开口上的面板,设置在底盘内且与加热模块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面板上锅具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检测模块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控制调节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0006]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为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检测模块检测的重量信息控制开启加热模块、关闭加热模块、调节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
[0007]可选择地,所述检测模块夹设在底盘和面板接触面之间;或者
[0008]所述底盘内设有支柱,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支柱的顶部并抵在面板的下表面上。
[0009]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同时提高检测模块工作的冗余性,沿底盘的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检测模块。
[0010]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盘体以及设置在盘体上的加热线圈。
[0011]为了提高对加热区域、加热功率调节的灵活性,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分布的加热线圈,各加热线圈通过电控开关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0012]为了保证加热效率,所述盘体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至底盘底面的支脚,所述盘体靠近面板的下表面设置。
[0013]为方便用户将锅具准确的放置在面板的上方,所述面板上对于盘体的位置设有放置区域标记。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电热灶具,基于检测模
块对面板上锅具情况的检测,能够自动实现对加热盘开关、加热盘的功率调节,使得该电热灶具使用时,无需再额外设置操作部件,降低了成本。同时用户也无需进行加热盘工作状态的调节操作,使用更加便利、智能化和人性化。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灶具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灶具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热灶具,包括底盘1、加热模块2、面板3、控制器、检测模块4。其中控制器与加热模块2、检测模块4均电信号连接。
[0019]其中底盘1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腔体,加热模块2设置在底盘1的腔体内,而面板3则匹配覆盖在底盘1的开口上,通常为了方便装配,底盘1上边缘会向外翻设有翻边,面板3则固定在翻边上,进而实现与底盘1的连接。底盘1、面板3的形状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可以设置为圆形、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等。本实施例中的底盘1和面板3均采用长方形。
[0020]加热模块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电热模块,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包括盘体21以及设置在盘体21上的加热线圈22。加热线圈22在盘体21上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多个同心环形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为呈螺旋状分布的单一线圈。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加热区域、加热功率调节的灵活性,盘体21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分布的加热线圈22,各加热线圈22通过电控开关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即各加热线圈22能够独立控制其开启和关闭,基于不同的烹饪内容,可以调整不同位置区域的加热线圈22开启工作,同时也能通过对开启加热线圈22的疏密度调节控制其加热功率。
[0021]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发挥加热线圈22的加热能量,提高加热效率,在盘体21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至底盘1底面的支脚211,支脚211固定在底盘1的底面上,为了保证对盘体21支撑的稳定性,可以设置多个支脚211,当然也可以采用连接面积较大的单一支脚211也可以。通过支脚211对盘体21的支撑,使得盘体21能够靠近面板3的下表面,即使得加热线圈22也靠近面板3的下表面。
[0022]本实施例中,在盘体21上对应于每个加热线圈22,在盘体21上开设一个安装孔,加热线圈22则嵌设在安装孔内,如此能够保证加热模块2相对平整。
[0023]另外,为方便用户将锅具准确的放置在面板3的上方,在面板3上对于盘体21的位置设有放置区域标记31,该标记可以为涂料圈出的放置区域圈。
[0024]检测模块4用于实现对面板3放置锅具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检测模块4可以根据对加热模块2工作状态调节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如当仅需要控制加热模块2的开启和关闭时,则检测模块4仅需要检测面板3上是否放置了锅具,此时可以采用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产品,检测模块4可以设置在底盘1内,也可以设置在面板3上。如采用称重传感器时,可以设置在面板3上。而采用摄像头、光线传感器时,可以设置底盘1内,并且面板3采用透明面板3。采用摄像头时,基于摄像头透过面板3拍摄的面板3上面的图像,判断面板3上是否放置了锅具,当放置了锅具时,则控制开启加热模块2,当判断面板3上没有锅具时,
则控制关闭加热模块2。采用光线传感器时,光线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盘体21上,当锅具放置在面板3上后会遮挡光线,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光线被锅具遮挡后,控制器则控制开启加热模块2。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没有锅具遮挡光线时,则控制器控制关闭加热模块2。对于称重传感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称重传感器检测的重量信息控制加热模块2的开启或者关闭。但是这些方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无法实现加热模块2功率的调节。
[0025]本实施例中,为面板3的美观性,同时为了实现对加热模块2开、关、功率调节,检测模块4采用重量传感器,控制器基于检测模块4检测的重量信息控制开启加热模块2、关闭加热模块2、调节加热模块2的加热功率。根据需要,检测模块4可以夹设在底盘1和面板3接触面之间,但是底盘1和面板3在安装时,其安装平整性可能存在问题,因此会导致重量传感器检测数据不够准确。本实施例中在底盘1内设有支柱5,检测模块4设置在支柱5的顶部并抵在面板3的下表面上。当锅具放置在面板3上时,重量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到,进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灶具,包括向上开口底盘(1)、设置在底盘(1)内的加热模块(2)、覆盖在底盘(1)开口上的面板(3),设置在底盘(1)内且与加热模块(2)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面板(3)上锅具的检测模块(4),所述控制器与检测模块(4)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检测模块(4)的检测信息控制调节加热模块(2)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为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检测模块(4)检测的重量信息控制开启加热模块(2)、关闭加热模块(2)、调节加热模块(2)的加热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夹设在底盘(1)和面板(3)接触面之间;或者所述底盘(1)内设有支柱(5),所述检测模块(4)设置在支柱(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令凯琚安建郑军妹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