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0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及电器设备。连接器包括母座、套环组件及抵推件,套环组件包括导电外环组件和导电内环组件,导电内环组件具有第二容置腔,导电内环组件具有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第三内侧壁和第四内侧壁,第一内侧壁与第三内侧壁平行设置,第二内侧壁与第四内侧壁平行设置;抵推件沿第二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母座上,套环组件设于抵推件与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之间,以使抵推件能对套环组件进行抵推或者与套环组件分离;当抵推件抵推套环组件时,导电外环组件和导电内环组件相互挤压,导电内环组件向内收缩,导电外环组件向外膨胀而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紧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连接器不能与线缆稳定连接的问题。接的问题。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流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连接器包括母座,母座具有供线缆安装的容置腔,线缆插入容置腔内,以形成导体连接件。为方便线缆的插入,容置腔的内径通常设计的较大,使得线缆插入容置腔内后容易在容置腔内移动,导致连接器的连接不稳定,造成连接器不能对电流进行稳定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电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连接器不能与线缆稳定连接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0005]母座,所述母座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母座设有第一容置腔;
[0006]套环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套环组件包括导电外环组件和导电内环组件,所述导电内环组件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导电内环组件具有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第三内侧壁和第四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内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内侧壁平行设置;以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母座,所述母座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母座设有第一容置腔;套环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套环组件包括导电外环组件和导电内环组件,所述导电内环组件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导电内环组件具有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第三内侧壁和第四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内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内侧壁平行设置;以及抵推件,所述抵推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向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抵推件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母座上,所述套环组件设于所述抵推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之间,以使所述抵推件能对所述套环组件进行抵推或者与所述套环组件分离;当所述抵推件抵推所述套环组件时,所述导电外环组件和所述导电内环组件相互挤压,所述导电内环组件向内收缩,所述导电外环组件向外膨胀而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紧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倒角;和/或,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内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倒角;和/或,所述第三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内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倒角;和/或,所述第四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倒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具有围成所述第一容置腔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五内侧壁、第六内侧壁、第七内侧壁和第八内侧壁,所述第五内侧壁、所述第六内侧壁、所述第七内侧壁和所述第八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三内侧壁和所述第四内侧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五内侧壁与所述第七内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六内侧壁与所述第八内侧壁平行设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东泉肖岚马增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