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的穿线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穿线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的穿线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电气线路布设过程中,在进行线管的预埋时,通常会在线管内预先放入用于后期将电缆引导入线管的钢丝带线,以便于后期利用钢丝带线对电缆进行牵引,进而使电缆可以较为方便的进入到线管中。
[0003]授权公众号CN 215600928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的穿线施工装置,其中在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穿线施工装置存在装置无法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牵引力过大时容易发生偏移,以及收线时无法实现均匀缠绕,牵引绳容易集中缠绕在收卷筒的某一处等两个问题,另外其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以及限位机构有效节约了上述两个问题。
[0004]但是其移动机构以及限位机构的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在实际使用时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手动对移动机构进行操作后,才能完成装置的固定,同时限位机构也无法使用收卷机构的动力进行驱动,导致需要至少两个电机才能完成穿线施工操作,既增加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增加了后续设备的使用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的穿线施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卷绕机构(2)与限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升降式移动机构(4),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以及底座(1)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安装板(51)、驱动电机(52)、主动轴(53)、第一涡轮(56)和第二涡轮(57);所述第一安装板(51)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驱动电机(52)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51)左侧,所述主动轴(53)设置于第一安装板(51)右侧并与驱动电机(52)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53)外侧设置有第一蜗杆部(54)与第二蜗杆部(55),所述第一蜗杆部(54)通过第一涡轮(56)与卷绕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部(55)通过第二涡轮(57)与限位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安装板(61)、从动轴(62)、第二锥齿(63)、凸键(64)和限位滑套(65);所述第二安装板(61)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从动轴(62)通过轴承转动嵌套设置于第二安装板(61)左侧,所述第二锥齿(63)固定套接设置于从动轴(62)外侧,所述从动轴(62)通过第二锥齿(63)与升降式移动机构(4)传动连接,所述凸键(6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凸键(64)分别固定设置于从动轴(62)与主动轴(53)外侧,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