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涉及变压器领域,针对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只是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且所述壳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截面均呈“L”,两个所述安装架水平段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储液箱,且所述储液箱内通过挡板分隔出储液区和冷却区,所述储液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冷却装置。本申请结构新颖,且该设备通过冷却装置的设置,起到为设备冷却的作用,且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起到进一步为设备散热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
[0001]本申请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配电变压器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将10kV或35kV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的230/400V母线电压。此类产品适用于交流50/60Hz,三相最大额定容量2500kV,可在户内外使用,而油浸式变压器,又称油浸式试验变压器。
[0003]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只是通过散热翅片的设置,起到散热的作用,此类方式散热效率较差,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的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解决了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只是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且所述壳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截面均呈“L”,两个所述安装架水平段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储液箱,且所述储液箱内通过挡板分隔出储液区和冷却区,所述储液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冷却装置,且所述安装框内设有散热装置。
[0007]通过上述的方案,该设备通过冷却装置的设置,起到为设备冷却降温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且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起到温设备进一步散热的作用,有助于避免设备因高温致使壳体内部元件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抽液泵和冷凝盘管,所述储液区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且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一端贯穿储液箱,且所述冷凝盘管贯穿储液箱一端与抽液泵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盘管另一端贯穿冷却区,且所述冷凝盘管贯穿冷却区一端延伸至冷却区底端。
[0009]通过上述的方案,通过抽液泵将储液区内部的冷却液抽至冷凝盘管内部,促使冷却液吸收壳体内部的热量,最后冷却液进入冷却区内部,通过冷凝液循坏使用,即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区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冷却板。
[0011]通过上述的方案,且冷却区内部通过冷却板的设置,起到再次冷却冷凝液的作用,便于设备后续对设备进行降温。
[0012]优选的,所述挡板顶端表面开设有渗透口。
[0013]通过上述的方案,挡板顶端表面通过渗透口的设置,便于再次冷却的冷却液进入储液区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撑板、减速电机、转动轴和散热扇叶,所述安装框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远离壳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且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贯穿安装板,且所述转动轴贯穿安装板一端固定套设有散热扇叶。
[0015]通过上述的方案,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驱动散热扇叶转动,利用散热扇叶产生风力进入壳体内部,起到将壳体内部热量吹出的作用,不仅起到散热的作用,且可起到干燥冷凝盘管表面的作用,有助于避免冷凝盘管表面产生冷凝水致使设备内部零件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框远离壳体一侧开设有呈矩形阵分布的进气孔。
[0017]通过上述的方案,安装框表面通过进气孔的设置,便于冷空气进入安装框内部,便于为设备后续降温。
[0018]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安装框一侧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且所述壳体靠近储液箱一侧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散热孔。
[0019]通过上述的方案,壳体一侧通过通孔的设置,便于风力进入壳体内部,且壳体另一侧通过散热孔的设置,便于热量吹出,达到散热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0]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
[0021]通过上述的方案,壳体两侧通过散热翅片的设置,起到将壳体内部热量导出的作用,达到散热的效果。
[002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23]1、通过冷却装置的设置,利用抽液泵将储液区内部的冷却液抽至冷凝盘管内部,促使冷却液吸收壳体内部的热量,最后冷却液进入冷却区内部,且冷却区内部通过冷却板的设置,起到再次冷却冷凝液的作用,通过冷凝液循坏使用,即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果。
[0024]2、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利用减速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驱动散热扇叶转动,通过散热扇叶产生风力,起到将壳体内部热量吹出的作用,不仅起到散热的作用,且可起到干燥冷凝盘管表面的作用,有助于避免冷凝盘管表面产生冷凝水致使设备内部零件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5]综上所述,该设备结构新颖,通过冷却装置的设置,起到为设备冷却的作用,且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起到进一步为设备散热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申请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冷却装置的爆炸图。
[0030]图中标号:1、壳体;2、散热翅片;3、储液箱;31、储液区;32、冷却区;4、安装架;5、支撑座;6、安装框;7、进气孔;8、渗透口;9、挡板;10、冷却板;11、散热孔;12、冷凝盘管;13、通孔;14、安装板;15、支撑板;16、减速电机;17、转动轴;18、散热扇叶;19、抽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参照图1
‑
4,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5,且壳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6,壳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两个安装架4截面均呈“L”,两个安装架4水平段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储液箱3,且储液箱3内通过挡板9分隔出储液区31和冷却区32,储液箱3与壳体1之间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抽液泵19和冷凝盘管12,储液区3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泵19,且壳体1内壁设有冷凝盘管12,冷凝盘管12一端贯穿储液箱3,且冷凝盘管12贯穿储液箱3一端与抽液泵19一端固定连接,冷凝盘管12另一端贯穿冷却区32,且冷凝盘管12贯穿冷却区32一端延伸至冷却区32底端,冷却区32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冷却板10,挡板9顶端表面开设有渗透口8。
[0033]该设备使用时,通过抽液泵19将储液区31内部的冷却液抽至冷凝盘管12内部,促使冷却液吸收壳体1内部的热量,最后冷却液进入冷却区32内部,且冷却区32内部通过冷却板10的设置,起到再次冷却冷凝液的作用,且挡板9顶端表面通过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5),且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6),所述壳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两个所述安装架(4)截面均呈“L”,两个所述安装架(4)水平段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储液箱(3),且所述储液箱(3)内通过挡板(9)分隔出储液区(31)和冷却区(32),所述储液箱(3)与壳体(1)之间设有冷却装置,且所述安装框(6)内设有散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抽液泵(19)和冷凝盘管(12),所述储液区(3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泵(19),且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冷凝盘管(12),所述冷凝盘管(12)一端贯穿储液箱(3),且所述冷凝盘管(12)贯穿储液箱(3)一端与抽液泵(1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盘管(12)另一端贯穿冷却区(32),且所述冷凝盘管(12)贯穿冷却区(32)一端延伸至冷却区(32)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冷却机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32)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冷却板(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杰,梁松,马旬,郑约西,黄佩茴,
申请(专利权)人:中冀电力集团保定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