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87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锻炼装置,主要解决了:下肢存在创口的糖尿病足患者如何进行被动训练以及如何在训练不会牵扯到患者伤口的问题;通过设置承载部、第一训练部、第二训练部,其中第一训练部、第二训练部均与承载部连接,且第一训练部的位置与第二训练部的位置相对,其中第一训练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小幅度被动训练;第二训练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大幅度训练;主要用于带动糖尿病足患者在糖尿病足恢复期进行被动训练。病足患者在糖尿病足恢复期进行被动训练。病足患者在糖尿病足恢复期进行被动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外的脚上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脚部供血不足、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肌肉及骨骼出现异常,严重可使局部组织坏死;糖尿病足最典型的症状是足部溃疡溃烂、发黑等。
[0003]但糖尿病足在恢复期,患者皮肤皮肤条件逐渐好转,患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但从中医方面来讲糖尿病人有阴津亏损严重的特征,主动的运动会更加损耗阴津,只有通过被动的方式去运动才能更好的调理身体、缓解病痛;但一些患者的下肢可能会存在有未愈合的创口,大幅度的被动训练会存在有牵扯到伤口的问题,因此,如何带动患者进行被动的训练和如何在训练中不会牵扯到患者的伤口是要解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0006]一种下肢锻炼装置,其包括:承载部,训练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锻炼装置,其包括,承载部,训练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内设置有空腔,并在所述承载部的外壁设置槽口,使所述空腔与外部相通,所述训练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外壁,且所述训练部的局部通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上空腔与下空腔,所述上空腔与所述下空腔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承载部下缘设置有承载盘,所述训练部与所述承载盘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部包括:第一训练部与第二训练部,所述第一训练部位于所述承载盘内,且所述第一训练部与所述承载盘为枢接,所述第二训练部也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外壁,且所述第二训练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训练部的位置不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部包括:第一驱动件、转轮、顶升件、升降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空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输出端一,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输出端一,且所述转轮设置有凸点,所述顶升件设置于所述下空腔内,且所述顶升件与所述转轮始终保持相切,所述升降板设置于所述承载盘内,所述升降板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升降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升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盘枢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训练部包括:第二驱动件、连杆,传动结构、踏板;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上空腔内,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有输出端二,所述输出端二设置有传动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踏板包括:踏板一与踏板二,且所述踏板一上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踏板二上设置有连接杆二,所述踏板一通过连接杆一、所述踏板二通过连接杆二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伟杨毅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