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83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训练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框,外框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并排安装的训练笼,训练笼的内侧设置有训练组件;训练组件包括支架,所述训练笼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跑步机,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跑步机的履带表面上设置有摩擦机构,所述支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支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刺激机构。该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解决目前国内外现有实验动物跑台功能较为单一,多数只能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忽略了感觉功能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训练装置
,具体为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大多数脑卒中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运动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功能恢复,但其改善机制尚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康复医学的发展,由于人体试验受到方法学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限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而非常有必要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大鼠与人类的基因相似,使用大鼠进行模拟人体病理状态研究各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成效对认识疾病的本质和探究康复疗效与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临床突破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国内外现有实验动物跑台功能较为单一,多数只能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忽略了感觉功能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是循序渐进、全面锻炼的,运动疗法常配合着肢体刷擦和轻触、关节挤压等感觉训练方法,对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现代康复的理念不仅针对运动功能的改善,还包括感觉功能的训练,没有感觉的反馈,患者难以控制运动、维持姿势和保持平衡,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以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在训练过程中感觉和运动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因此,提供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外现有实验动物跑台功能较为单一,多数只能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忽略了感觉功能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是循序渐进、全面锻炼的,运动疗法常配合着肢体刷擦和轻触、关节挤压等感觉训练方法,对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现代康复的理念不仅针对运动功能的改善,还包括感觉功能的训练,没有感觉的反馈,患者难以控制运动、维持姿势和保持平衡,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以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在训练过程中感觉和运动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而提出的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框,外框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并排安装的训练笼,训练笼的内侧设置有训练组件;
[0009]训练组件包括支架,所述训练笼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跑步机,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跑步机的履带表面上设置有摩擦机构,所述支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支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刺激机
构。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优选地,所述训练笼的顶部铰接有盖板,盖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盖板分别位于三个训练笼的正上方。
[0012]优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盖板由透明塑料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摩擦机构包括双面粘贴层,所述跑步机的履带上粘贴有双面粘贴层,双面粘贴层的另一面粘贴有摩擦层。
[0014]优选地,所述电刺激机构包括固定板,支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刺激杆。
[0015]优选地,所述电刺激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相邻两个电刺激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6]优选地,所述电刺激杆呈C型设置,电刺激杆位于跑步机履带的上方。
[0017]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控制台,控制台位于外框的右方。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摩擦机构,能够刺激大鼠足部皮肤,以促进触觉功能恢复。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振动电机,能够促进大鼠感觉的恢复。
[0022]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刺激机构,可以根据大鼠的耐受程度调节电刺激强度。
[0023]4、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光学摄像头和控制台,能够有效的记录大鼠的跑步轨迹和跑步速度、时间、里程、电刺激强度和电刺激次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技术部分跑步机与部分摩擦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中:1、底座;2、外框;3、训练笼;4、训练组件;41、支架;42、跑步机;43、振动电机;44、摩擦机构;441、双面粘贴层;442、摩擦层;45、安装座;46、光学摄像头;47、电刺激机构;471、固定板;472、电刺激杆;5、盖板;6、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框2,外框2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并排安装的训练笼3,训练笼3的内侧设置有训练组件4,底座1的顶部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外框2,底座1的顶端铰接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另一
端铰接与外框2的底部,调节组件为电动推杆,设置有调节组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训练笼3的倾斜角度,从而便于在不同倾斜状态下进行模拟实验训练,增强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31]训练组件4包括支架41,训练笼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架41,支架41的顶部设置有跑步机42,支架41呈n型设置,振动电机43安装在支架41的内侧顶部,支架41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43,跑步机42的履带表面上设置有摩擦机构44,支架4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5,安装座4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46,光学摄像头4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支架4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刺激机构47,跑步机42是由电机带动的履带式跑步机,在捕捉运动轨迹时是通过光学摄像头捕捉固定在大鼠身上的marker的位置信息来完成动作姿态捕捉,它通过计算机视觉原理,对目标特征点进行跟踪来完成全身的动作的捕捉,这些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出具体叙述。
[0032]参照图1,其中,训练笼3的顶部铰接有盖板5,盖板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盖板5分别位于三个训练笼3的正上方;
[0033]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设置有盖板5,能够对跑步机42的上方进行遮挡,避免大鼠在模拟训练时跑出训练笼3的内侧,从而提高了训练时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框(2),外框(2)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并排安装的训练笼(3),训练笼(3)的内侧设置有训练组件(4);训练组件(4)包括支架(41),所述训练笼(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架(41),支架(41)的顶部设置有跑步机(42),支架(41)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43),跑步机(42)的履带表面上设置有摩擦机构(44),所述支架(4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5),安装座(4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46),支架(4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刺激机构(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笼(3)的顶部铰接有盖板(5),盖板(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盖板(5)分别位于三个训练笼(3)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损伤大鼠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盖板(5)由透明塑料制成。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夫刘西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