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823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液制备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各部分的溶液依次通过不同的反应釜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搅拌后的电解液进行过滤后再次输入另一反应釜中,使得溶液在混合的过程中降低杂质,保证后续电解液使用时减少杂质,最终达到除杂提纯的目的。最终达到除杂提纯的目的。最终达到除杂提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液制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铁铬液流是一种氧化还原流电池,它通过将活性化学物质溶解在含水的电解质中,进而在工作时具有不受温度影响、循环使用次数高等优点,有优秀的发展前景。
[0003]而电池在通过充电、放电过程中,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于电解质溶液中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从而可明显了解到电解液的浓度及电解液的纯度影响着液流电池的性能和容量大小,因而,优化电解液在制备过程中的纯度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铁铬液流电池电解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具备除杂提纯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电解液中包括有30%

40%纯水、20%

25%铁离子、盐酸和20%

30%铬离子。
[0006]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纯水加温至45

60摄氏度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盐酸,盐酸含量在10

20%,通过惰性气体持续通入反应釜中进行防护;S2:将80

140g的铁铬合金放入反应釜中,经反应釜搅拌混合,并进行保温1

1.5小时;S3:混合后的溶液经反应釜底部的输出泵体将配置后的溶液输出至后一反应釜中,然后加入80g的硝酸亚铁进行搅拌混合后,继续向后以反应釜输送,并在输送路径上加入50

80g的铁粉,并经反应釜再次搅拌混合后向后一反应釜输出,持续保温并维持1

1.5小时;S4: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进行最后搅拌,并通过加温设备,将温度维持在40

60摄氏度,保温时长45

55分钟;S5:将反应釜中的电解液经泵体抽出储存罐中进行储存。
[0007]一种用于制造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反应釜体的内腔底部活动安装有过滤架,且过滤架为上下贯通的筒体,所述过滤架侧壁开设有滤孔,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中线位于过滤架中心线的一侧,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滤架内腔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归集板,所述归集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滤孔适配,所述过滤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滤孔一侧的挡液外板,所述反应釜体的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且反应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排料管,保证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
[0008]优选的,所述滤孔设有六组,一组中的滤孔数量至少有六个,且一组中的滤孔呈竖直线等距开设在过滤架的侧壁,所述挡液外板的数量有六个,所述挡液外板倾斜布置在过滤架的侧壁,且挡液外板的侧壁与过滤架的外侧壁相切,所述挡液外板的内侧设有与顶杆适配的弧面。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液管,且挡液管为上下贯穿的筒体,所述挡液管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呈圆台形,所述推板的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位于传动杆上方的搅拌盘,所述搅拌盘的表面一侧开设有排液槽,且搅拌盘的表面铰接有用于将排液槽封闭的盖板,所述过滤架的内壁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呈斜面,且斜槽的表面与过滤架的内侧夹角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所述斜槽的一端与滤孔相连,相邻一组滤孔上的斜槽倾斜方向相反,且相邻一组的滤孔位置相互错开,所述驱动电机上的输出轴与传动杆活动套接,且传动杆的套接部位呈椭圆形。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柱与传动杆活动安装,且活动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柱之间呈一百八十度夹角,两个所述活动柱之间中线高度差为五至二十厘米,所述活动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顶出磁块,所述传动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顶出磁块磁斥的固定磁块,所述传动杆的内壁活动安装有活动磁块,所述活动磁块的顶部通过球体活动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传动柱和搅拌盘后与盖板连接,所述活动磁块上下活动极限位置分别与两个固定磁块贴合。
[001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各部分的溶液依次通过不同的反应釜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搅拌后的电解液进行过滤后再次输入另一反应釜中,使得溶液在混合的过程中降低杂质,保证后续电解液使用时减少杂质,最终达到除杂提纯的目的。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釜体中设有过滤架,过滤架侧壁开设有滤孔,过滤架的侧壁设置有挡液外板,从而在原料混合的过程中,依据传动杆带动顶杆转动,迫使顶杆与滤孔适配使得过滤架转动,使得挡液外板受过滤架转动将反应釜体中的溶液经滤孔过滤后向过滤架中部输入,受到转动的过滤架影响,使得滤孔射入的溶液在过滤架中进行混合,而杂质会被滤孔挡至外部,并通过顶杆插入滤孔中时,将滤孔清堵并将滤孔上的杂质压在挡液外板上,从而通过顶杆和挡液外板的相对挤压,实现成团原料的压碎,最终达到滤后混合、过滤防堵及杂质破碎的目的。
[0013]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架上方设置搅拌盘和盖板,还在反应釜体的内侧开设有斜槽,从而当顶杆与滤孔适配时,斜槽经对顶杆阻挡致使传动杆上下移动,并通过拉扯搅拌盘,迫使搅拌盘下压过程中,将过滤架中的介质从排液槽输出,与此同时,排液槽中输出的介质冲击盖板致使搅拌盘转动,通过盖板对排液槽中输出的介质进行再次搅拌,加快溶液的混合,而在搅拌盘上移时,盖板将排液槽封堵,使得滤孔加快反应釜体中溶液向过滤架中流动,进而加快原料过滤速率,最终达到加快搅拌和过滤速率的目的。
[0014]4、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柱外侧设置有与固定磁块磁斥的顶出磁块,并在传动杆中布置有增强固定磁块磁性的活动磁块,活动磁块通过拉绳与盖板连接,从而在盖板受过滤架中的溶液打开时,会迫使活动磁块提升,实现固定磁块磁力增强,进而使得活动柱顶出的强度增大,增强活动柱顶出强度,即增强破碎强度,同理,当过滤架向内吸入溶液时,活动磁块受
重力拉扯盖板快速关闭,活动磁块还会增强另一个固定磁块,最终达到增强顶杆与滤孔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反应釜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反应釜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过滤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反应釜体;2、注料管;3、推板;4、斜槽;5、滤孔;6、归集板;7、顶杆;8、排料管;9、驱动电机;10、传动杆;11、挡液管;12、传动柱;13、顶出磁块;14、固定磁块;15、活动柱;16、拉绳;17、活动磁块;18、盖板;19、搅拌盘;20、排液槽;21、挡液外板;22、过滤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电解液中包括有30%

40%纯水、20%

25%铁离子、盐酸和20%

30%铬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纯水加温至45

60摄氏度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盐酸,盐酸含量在10

20%,通过惰性气体持续通入反应釜中进行防护;S2:将80

140g的铁铬合金放入反应釜中,经反应釜搅拌混合,并进行保温1

1.5小时;S3:混合后的溶液经反应釜底部的输出泵体将配置后的溶液输出至后一反应釜中,然后加入80g的硝酸亚铁进行搅拌混合后,继续向后以反应釜输送,并在输送路径上加入50

80g的铁粉,并经反应釜再次搅拌混合后向后一反应釜输出,持续保温并维持1

1.5小时;S4: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进行最后搅拌,并通过加温设备,将温度维持在40

60摄氏度,保温时长45

55分钟;S5:将反应釜中的电解液经泵体抽出储存罐中进行储存。3.一种用于制造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体(1),所述反应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反应釜体(1)的内腔底部活动安装有过滤架(22),且过滤架(22)为上下贯通的筒体,所述过滤架(22)侧壁开设有滤孔(5),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中线位于过滤架(22)中心线的一侧,且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滤架(22)内腔的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柱(15),且活动柱(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归集板(6),所述归集板(6)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与滤孔(5)适配,所述过滤架(2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滤孔(5)一侧的挡液外板(21),所述反应釜体(1)的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料管(2),且反应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学功马国强冯东栋
申请(专利权)人:致纯储能电解液科技开发开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