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74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4
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涉及码垛装置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连接板和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位于连接板的右侧,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端设有推板,所述升降框内设有用于承接多根菌棒的承托板机构、用于将多根菌棒夹紧的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将多根菌棒压紧的压紧机构,所述升降框相对支架可升降的设置,所述承托板机构、夹紧机构及压紧机构相对升降框可左右移动的设置,所述支架的右侧设有用于承接菌棒的承接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菌棒的自动码垛,这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大大提高了菌棒的码垛效率,而且较之人工的码垛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码垛高度。垛高度。垛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码垛装置,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菌棒是用棉籽壳或者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经过合理配比,接种上菌种,培养出来的菌丝体经过生理生长达到成熟后,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长成菌体来。当前,菌棒在装载时需要将其进行码齐,但是现有的方式都是依靠人工将菌棒逐根摆成一层,然后再一层一层的进行码垛,这使得菌棒的码垛效率极低,需要工人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而且依靠人工码垛菌棒的码垛高度会受到限制,一旦码垛高度超出人工的极限码垛高度,工人就必须要进行增高,如果工人不进行增高进行码垛又会浪费码垛空间。基于此,本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菌棒在堆叠时采用人工进行堆叠而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连接板和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位于连接板的右侧,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端设有推板,所述升降框内设有用于承接多根菌棒的承托板机构、用于将多根菌棒夹紧的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将多根菌棒压紧的压紧机构,所述升降框相对支架可升降的设置,所述承托板机构、夹紧机构及压紧机构相对升降框可左右移动的设置,所述支架的右侧设有用于承接菌棒的承接框;所述支架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承接框位于支撑板的顶面,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六电机和第六减速机,所述第六电机和第六减速机通过第七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六减速机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将支撑板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顶紧机构,所述承接框位于两个顶紧机构之间。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面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板的底部且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的顶面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移动板的顶面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第一滑轨,每个第一滑轨对应一个第一滑块且两者滑动配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框的顶面设有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穿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支架内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二齿条,每个第二齿条对应一个第二齿轮且两者啮合,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左右布置的链轮,所述支架内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升降框的左侧,所述配重块
和升降框之间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绕过两个链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机构包括承托板和两个第一连接块,所述承托板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均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三电机和第三减速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三减速机穿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均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和后内侧均设有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左右布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同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与第一连接块的顶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紧结构和后夹紧结构,所述前夹紧结构和后夹紧结构均包括安装框、第一气缸、第二连接块和夹紧板,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连接块分别设于安装框的两端,所述安装框呈U形,所述安装框内设有安装块和两根第一导杆,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第一导杆套,每个第一导杆套对应一根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第一导杆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块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有连杆,所述夹紧板位于安装框的下方且与连杆连接,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均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第四电机和第四减速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减速机连接,所述第四减速机穿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五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均设有第六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和后内侧均设有第七皮带轮和第八皮带轮,所述第七皮带轮和第八皮带轮左右布置,所述第六皮带轮和第七皮带轮同轴,所述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三皮带,所述第七皮带轮和第八皮带轮之间设有第四皮带,所述第四皮带与第二连接块的顶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板、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两个第三连接块之间,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均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与第三连接块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五电机和第五减速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五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五减速机穿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九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均设有第十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和后内侧均设有第十一皮带轮和第十二皮带轮,所述第十一皮带轮和第十二皮带轮左右布置,所述第十皮带轮和第十一皮带轮同轴,所述第九皮带轮和第十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五皮带,所述第十一皮带轮和第十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第六皮带,所述第六皮带与第三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右侧面设有第二气缸和两个第五滑轨,所述压紧板的左侧面设有两个第五滑块,每个第五滑块对应一个第五滑轨且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下且与压紧板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三气缸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一端面设有两根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
有两个第二导杆套,每个第二导杆对应一个第二导杆套,所述第二导杆穿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导杆套,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另一端面设有插块,所述支撑板的外周均匀的设有四个插口,所述插块可插入插口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顶紧板和左右布置的两个第四气缸,所述两个第四气缸设于第二安装座上,所述顶紧板位于第二安装座朝向承接框的一侧,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二安装座与顶紧板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框的中部内设有左右布置的两个隔架,所述隔架的一端与承接框铰接,所述支架的右端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右端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端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连接板和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位于连接板的右侧,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端设有推板,所述升降框内设有用于承接多根菌棒的承托板机构、用于将多根菌棒夹紧的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将多根菌棒压紧的压紧机构,所述升降框相对支架可升降的设置,所述承托板机构、夹紧机构及压紧机构相对升降框可左右移动的设置,所述支架的右侧设有用于承接菌棒的承接框;所述支架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承接框位于支撑板的顶面,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六电机和第六减速机,所述第六电机和第六减速机通过第七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六减速机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将支撑板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顶紧机构,所述承接框位于两个顶紧机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面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板的底部且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的顶面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移动板的顶面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第一滑轨,每个第一滑轨对应一个第一滑块且两者滑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的顶面设有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穿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支架内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二齿条,每个第二齿条对应一个第二齿轮且两者啮合,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左右布置的链轮,所述支架内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升降框的左侧,所述配重块和升降框之间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绕过两个链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机构包括承托板和两个第一连接块,所述承托板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均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三电机和第三减速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三减速机穿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穿过升降框的前、后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均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升降框的前内侧和后内侧均设有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左右布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同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与第一连接块的顶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自动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前夹紧结构和后夹紧结构,所述前夹紧结构和后夹紧结构均包括安装框、第一气缸、第二连接块和夹紧板,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连接块分别设于安装框的两端,所述安装框呈U形,所述安装框内设有安装块和两根第一导杆,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第一导杆套,每个第一导杆套对应一根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第一导杆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块连接,所
述安装块的底部设有连杆,所述夹紧板位于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恺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