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管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热管理系统需要切换多个阀来实现热管理,然而阀的数量过多会导致热管理系统集成时需要的空间大,重量和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在满足热管理系统制冷与制热功能的情况下,如何减少阀的数量,使得结构紧凑、降低重量与成本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减少了阀的数量,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更加方便。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以及控制阀;所述第一模块具有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二模块具有第五口和第六口,所述第三模块具有第七口和第八口,所述第四模块具有第九口和第十口,所述控制阀具有多个接口,所述接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口、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第六口、第七口、第八口和第九口连通的接口,其中,所述控制阀还具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20)、第二模块(130)、第三模块(140)、第四模块(150)以及控制阀(110);所述第一模块(120)具有第一口(101)、第二口(102)、第三口(103)和第四口(104),所述第二模块(130)具有第五口(105)和第六口(106),所述第三模块(140)具有第七口(107)和第八口(108),所述第四模块(150)具有第九口(109)和第十口(1010),所述控制阀(110)具有多个接口,所述接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口(101)、所述第三口(103)、所述第四口(104)、所述第五口(105)、所述第六口(106)、所述第七口(107)、所述第八口(108)和所述第九口(109)连通;其中,所述控制阀(110)还具有第一接口(111),所述第一接口(111)与所述第二口(102)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11)与所述第十口(10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20)具有第一支路(126)和第二支路(127),所述第一支路(126)具有所述第一口(101)和所述第四口(104),所述第二支路(127)具有所述第二口(102)和所述第三口(103),所述第一支路(126)包括第一换热器(121),所述第一换热器(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口(10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口(104)连通,所述第二支路(127)包括第二换热器(122),所述第二换热器(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口(10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1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口(103)连通;所述第一模块(120)还具有连接管路(128),所述连接管路(128)形成所述第一支路(126)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管路(128)形成所述第二支路(127)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路(126)与所述第二支路(127)通过所述连接管路(12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20)具有第一支路(126)和第二支路(127),所述第一支路(126)具有所述第一口(101)和所述第四口(104),所述第二支路(127)具有所述第二口(102)和所述第三口(103),所述第一支路(126)包括第一换热器(121),所述第一换热器(121)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形成所述第一支路(126)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流道形成所述第二支路(127)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路(127)包括第二换热器(122),所述第一支路(126)的工作流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21)与所述第二支路(127)的工作流体热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21)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支路(126)具有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口(10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口(104)连通,所述第二支路(127)具有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口(10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10)具有第一接口(111)、第二接口(112)、第三接口(113)、第四接口(114)、第五接口(115)、第六接口(116)、第七接口(117)、第八接口(118)和第九接口(119),所述第九接口(119)与所述第一口(10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112)与所述第七口(107)连通,所述第三接口(113)与所述第八口(108)连通,所述第四接口(114)与所述第五口(105)连通,所述第五接口(115)与所述第九口(109)连通,所述第六接口(116)与所述第三口(103)连通,所述第七接口(117)与所述第六口(106)连通,所述第八接口(118)与所述第四口(104)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11)与
所述第二口(102)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11)与所述第十口(101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20)包括第一换热器(121)、第二换热器(122)、第一泵(123)和加热元件(124),所述第一口(10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21)连通,所述第二口(102)与所述第一泵(123)连通,所述第三口(103)与所述加热元件(124)连通,所述第四口(104)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21)连通;所述第二模块(130)包括第三换热器(131)和第二泵(132),所述第五口(105)与所述第二泵(132)连通,所述第六口(106)与所述第三换热器(131)连通;所述第三模块(140)包括第四换热器(141)、第五换热器(142)和第三泵(143),所述第七口(107)与所述第三泵(143)连通,所述第八口(108)与所述第五换热器(142)连通;所述第四模块(150)包括第六换热器(151)、第七换热器(152)和第四泵(153),所述第九口(109)与所述第六换热器(151)连通,所述第十口(1010)与所述第七换热器(15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13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25),所述第一三通阀(125)具有第一端口(1251)、第二端口(1252)和第三端口(1253),所述第一端口(125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2)导通,所述第二端口(1252)和所述第三端口(1253)与所述第二口(102)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25)位于所述第二支路(12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102)与所述第十口(1010)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和第七工作模式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控制阀(110)使所述第九接口(119)与所述第四接口(114)连通,所述控制阀(110)使所述第二接口(112)与所述第三接口(113)连通,所述控制阀(110)使所述第六接口(116)与所述第一接口(111)连通,所述控制阀(110)使所述第七接口(117)与所述第八接口(118)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25)使所述第一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