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彬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43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包括支架;储水瓶;支座;支座设置有顶部敞开的流体过渡腔,以及设置于流体过渡腔底部的第一管连接口和第二管连接口;储水瓶的瓶口与流体过渡腔顶部的敞口对接;连接于第一管连接口的第一流体管;连接于第二管连接口且短于第一流体管的第二流体管,两流体管均为橡胶软管,第二流体管的自由管口所述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本装置制造和使用成本都非常低,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储水瓶内的水精准送至接水容器,本装置向接水容器的给水量根据两流体管的自由管口的高度差而定,由于两流体管均为软管,因此易于调节它们的自由管口的高度差,继而给水量的调节,能适用于水培绿植、养殖鱼类、盆栽植物等领域。等领域。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给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日常养殖、栽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给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向养殖观赏鱼的养殖箱内加水的方式,一般是利用电磁水阀、控制器、液位传感器等实现,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较高。
[0003]市场上的用于给盆栽植物浇水的自动浇水装置通常是采用滴水的方式,即类似医院的吊瓶点滴,通过控制出水口的大小,来实现滴水的频率与大小,从而给植物等供水,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当遇到不同的天气、温度,水培植物所需要的水是不一样的,当干旱时水滴不够植物使用,当温度潮湿时,滴水又太过了,无法掌控度量,需要实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0005]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包括:
[0007]支架;
[0008]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顶部敞开的流体过渡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流体过渡腔底部的第一管连接口和第二管连接口;
[0009]安装于所述支座的储水瓶,所述储水瓶的瓶口与所述流体过渡腔顶部的敞口对接;
[0010]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连接口的第一流体管;
[0011]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连接口且短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的第二流体管;
[0012]所述第一流体管和第二流体管均为橡胶软管,所述第二流体管的自由管口高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围绕所述流体过渡腔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储水瓶的瓶口壁卡于所述环形卡槽,且与所述环形卡槽的槽壁通过密封件密封。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为过盈装配于所述储水瓶的瓶口外壁和所述环形卡槽的槽壁之间的橡胶密封圈。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还可以为螺纹连接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槽壁,且与所述储水瓶的瓶口外壁过盈配合的橡胶密封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装置基于两根自由管口处于不同高度流体管,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储水瓶内的水精准送至接水容器,支座起到了流体过渡作用,也便于装配整个装置;
[0018]第二流体管相当于开关管,在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浸没于接水容器的水中时,由于液位高度差,以及第二流体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使第二流体管会持续的自由管口会持续向接水容器供应水,当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也浸没于接水容器的水中时,由于没有空
气进入储水瓶,因此实现了自动关水,停止向接水容器给水;
[0019]本装置向接水容器内的给水量根据两流体管的自由管口的高度差而定,由于两流体管均为软管,因此易于调节它们的自由管口的高度差,继而给水量的调节;
[0020]本装置能适用于水培绿植、养殖鱼类等领域,制造和使用成本都非常低;
[0021]本装置也能适用于一般盆栽植物的给水,对于盆栽植物,则是选择将流体管的自由管口搭于最底部的接水盘中,不但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廉,而且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不会无限制的给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给水装置的第一应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所述支座、密封件和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所述自动给水装置取下第一流体管和第二流体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所述自动给水装置的第二应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储水瓶,2

支座,21

第一管连接口,22

第二管连接口,23

环形卡槽,24

流体过渡腔,3

支架,4

第一流体管,5

第二流体管,6

接水容器,7

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请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包括:
[0034]支架;
[0035]安装于支架顶部的支座,支座设置有顶部敞开的流体过渡腔,以及设置于流体过渡腔底部的第一管连接口和第二管连接口;
[0036]安装于支座的储水瓶,储水瓶的瓶口与流体过渡腔顶部的敞口对接;
[0037]连接于第一管连接口的第一流体管;
[0038]连接于第二管连接口且短于第一流体管的第二流体管;
[0039]第一流体管和第二流体管均为橡胶软管,第二流体管的自由管口高于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
[0040]本装置可向任何低于储水瓶高度的接水容器供水,先将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定位,例如置于接水容器内的底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顶部敞开的流体过渡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流体过渡腔底部的第一管连接口和第二管连接口;安装于所述支座的储水瓶,所述储水瓶的瓶口与所述流体过渡腔顶部的敞口对接;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连接口的第一流体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连接口且短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的第二流体管;所述第一流体管和第二流体管均为橡胶软管,所述第二流体管的自由管口高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的自由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三脚架,所述支座刚性连接于所述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围绕所述流体过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