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37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水温相对稳定的月份,对雌鱼和雄鱼进行投喂催产的药物,并根据雄鱼按体重注射雌鱼用量的一半,S2、分别收集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然后通过人工干预对鱼卵进行“授精”,S3、将“授精”的鱼卵放置在孵化箱内部,然后再将孵化箱活动安装在孵化水池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往返循环流动机构,通过水泵和连接管配合,将储水箱内部过滤后的水送入孵化水池内部,当孵化水池内部的液面高度与一侧的溢水槽时,河流水通过溢水槽流入侧边槽内部,随着侧边槽内部水的增加,液面上升,推动浮板、N型板和挡水板上升,对溢水槽进行密封。溢水槽进行密封。溢水槽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斑鳠繁育
,具体为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斑鲮隶属鲇形目鲿科斑鳆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珠江、钱塘江、九龙江、韩江、元江等水域”,被称为珠江四大名贵鱼之一,2013年售价一般保持在120

170元/kg,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等原因,斑鲮栖息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量急剧下降,分布也渐趋零散;
[0003]但是现有的斑鲮在繁育的过程中,不能对鱼卵进行水流孵化,影响了鱼卵的活性,降低了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无法有效的对斑鳠进行繁育,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对鱼卵进行水流孵化,影响了鱼卵的活性,降低了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无法有效的对斑鳠进行繁育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在水温相对稳定的月份,对雌鱼和雄鱼进行投喂催产的药物,并根据雄鱼按体重注射雌鱼用量的一半;
[0007]S2、分别收集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然后通过人工干预对鱼卵进行“授精”;
[0008]S3、将“授精”的鱼卵放置在孵化箱内部,然后再将孵化箱活动安装在孵化水池内部;
[0009]S4、通过进水管将河流水引入竖筒内部,并启动旋转电机,使旋转电机带着转杆和螺旋升料板对河流水进行过滤,使水进入储水箱内部,杂质则被抬升排出;
[0010]S5、利用牵引板拉动遮阳隔热网布沿着限位滑框滑动,对孵化水池顶端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孵化水池内部的水的照射,防止水温过高;
[0011]S6、通过水泵和连接管配合,持续对孵化水池内部蓄水,迫使水通过溢水槽流入侧边槽内部,在孵化水池缓慢流动,形成水流孵化;
[0012]S7、定期进行观察,并及时将死亡的鱼卵清理出来,并通过排水管定期对孵化水池内部的水进行更换;
[0013]S8、在河流中圈出养殖池,并将孵化出来的鱼苗转入养殖池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5]1、设置了往返循环流动机构,通过水泵和连接管配合,将储水箱内部过滤后的水送入孵化水池内部,当孵化水池内部的液面高度与一侧的溢水槽时,河流水通过溢水槽流入侧边槽内部,随着侧边槽内部水的增加,液面上升,推动浮板、N型板和挡水板上升,对溢
水槽进行密封,同时在挡水板上升时,推着隔板、顶杆和顶板上升,与触控开关解除,切断对另一个侧边槽内部电磁铁的供电,从而解除对磁板的吸附,然后再通过收缩弹簧收缩的特性,拉动顶板、顶杆和隔板下降复位,使另一个N型板、浮板和挡水板下降,解除对另一个溢水槽的密封,方便孵化水池内部的水缓慢的流向这一端,如此循环,在孵化水池内部带着孵化箱往返循环移动,实现了流水孵化,提高了鱼卵孵化的效果;
[0016]另外,当浮板的上升,会通过牵引绳拉动滑杆沿着固定板滑动,使堵水板与挡环分离,进而方便通过回流管将侧边槽内部的水回送到储水箱内部,实现循环流动的效果,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电磁铁和磁板的吸附效果,限制的挡水板的位置,保证了对溢水槽的密封效果,此外通过复位弹簧伸缩的特性,在浮板下落到侧边槽底部时,推动堵水板和挡环复位,对回流管进行密封,方便水在侧边槽内部聚集,保证了水对浮板的抬升效果。
[0017]2、设置了换水与过滤排渣机构,通过旋转电机通过转杆带动螺旋升料板旋转,并通过通孔的配合,使河流水进入储水箱内部,而杂质则被螺旋升料板旋转抬升,进而从竖筒顶端落在集渣筒内部,再通过排渣通道排出,实现对河流水的过滤,提高了河流水的水质,增加鱼卵的存活率,另外在换水时,则需要先旋转打开塞盖,解除对排水管的密封,便于将孵化水池内部的水排出。
[0018]3、设置了遮阳与收纳机构,通过转动调节杆,带着压板移动,并与垫板配合,对遮阳隔热网布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方便通过牵引板带着遮阳隔热网布沿着限位滑框滑动,对孵化水池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孵化水池内部水的照射,降低孵化水池内部水的温度,另外通过转盘带动收卷辊旋转,进而带动遮阳隔热网布旋转,便于将遮阳隔热网布收卷在收卷筒内部,解除对孵化水池的遮挡,方便对孵化箱内部的鱼卵进行观察,及时将死亡的鱼卵清理出来,减少污染,保证其余鱼卵的孵化成功率。
[0019]综合所述,通过往返循环流动机构实现了水循环流动的效果,既可以水流孵化,又能增加能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换水与过滤排渣机构便于提供可以循环流动的,杂质较少的河流水,满足鱼卵的生长环境,增加了鱼卵的孵化成功率,提供了斑鳠繁育的鱼苗。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繁育方法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回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孵化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往返循环流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横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换水与过滤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遮阳与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收卷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1、孵化水池;2、平移框;3、孵化箱;4、气囊;5、侧边槽;
[0030]6、往返循环流动机构;601、溢水槽;602、挡水板;603、N型板;604、浮板;605、回流管;606、固定板;607、滑杆;608、堵水板;609、复位弹簧;610、挡环;611、牵引绳;612、横板;
613、顶杆;614、隔板;615、电磁铁;616、磁板;617、顶板;618、收缩弹簧;619、安装座;620、触控开关;621、储水箱;622、连接管;623、水泵;
[0031]7、换水与过滤排渣机构;701、竖筒;702、集渣筒;703、排渣通道;704、支架;705、旋转电机;706、转杆;707、螺旋升料板;708、通孔;709、进水管;710、排水管;711、塞盖;
[0032]8、遮阳与收纳机构;801、限位滑框;802、牵引板;803、调节杆;804、压板;805、垫板;806、遮阳隔热网布;807、收卷筒;808、收卷辊;809、转盘;8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水温相对稳定的月份,对雌鱼和雄鱼进行投喂催产的药物,并根据雄鱼按体重注射雌鱼用量的一半;S2、分别收集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然后通过人工干预对鱼卵进行“授精”;S3、将“授精”的鱼卵放置在孵化箱(3)内部,然后再将孵化箱(3)活动安装在孵化水池(1)内部;S4、通过进水管(709)将河流水引入竖筒(701)内部,并启动旋转电机(705),使旋转电机(705)带着转杆(706)和螺旋升料板(707)对河流水进行过滤,使水进入储水箱(621)内部,杂质则被抬升排出;S5、利用牵引板(802)拉动遮阳隔热网布(806)沿着限位滑框(801)滑动,对孵化水池(1)顶端进行遮挡,减少阳光对孵化水池(1)内部的水的照射,防止水温过高;S6、通过水泵(623)和连接管(622)配合,持续对孵化水池(1)内部蓄水,迫使水通过溢水槽(601)流入侧边槽(5)内部,在孵化水池(1)缓慢流动,形成水流孵化;S7、定期进行观察,并及时将死亡的鱼卵清理出来,并通过排水管(710)定期对孵化水池(1)内部的水进行更换;S8、在河流中圈出养殖池,并将孵化出来的鱼苗转入养殖池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水池(1)内壁滑动连接有平移框(2),所述平移框(2)内部活动连接有孵化箱(3),所述孵化箱(3)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孵化水池(1)内部两端均开设有侧边槽(5),两个所述侧边槽(5)内部均设置有往返循环流动机构(6),所述往返循环流动机构(6)包括溢水槽(601)、挡水板(602)、N型板(603)、浮板(604)、回流管(605)、固定板(606)、滑杆(607)、堵水板(608)、复位弹簧(609)、挡环(610)、牵引绳(611)、横板(612)、顶杆(613)、隔板(614)、电磁铁(615)、磁板(616)、顶板(617)、收缩弹簧(618)、安装座(619)、触控开关(620)、储水箱(621)、连接管(622)和水泵(623);两个所述侧边槽(5)内壁顶部位置处均开设有溢水槽(601),所述溢水槽(601)内壁活动连接有挡水板(602),所述挡水板(60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N型板(603),所述N型板(603)底端对应侧边槽(5)内部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浮板(604),所述孵化水池(1)一端对应侧边槽(5)一侧位置处卡接有回流管(605),所述回流管(605)内壁卡接有固定板(606),所述固定板(606)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607),所述滑杆(607)一端卡接有堵水板(608),且堵水板(608)和固定板(606)之间对应滑杆(607)外侧位置处卡接有复位弹簧(609),所述回流管(605)内壁对应堵水板(608)一侧位置处卡接有挡环(610),所述滑杆(607)另一端卡接有牵引绳(611),所述回流管(605)另一端卡接有储水箱(621),所述储水箱(621)和孵化水池(1)之间卡接有连接管(622),所述连接管(622)外侧固定安装有水泵(623);所述溢水槽(601)顶端卡接有横板(612),所述横板(612)顶端一侧位置处等距滑动连接有顶杆(613),所述顶杆(613)底端卡接有隔板(614),所述横板(612)内部对应顶杆(613)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电磁铁(615),所述挡水板(602)内部对应电磁铁(615)底部位置处卡接有磁板(616),所述顶杆(613)顶端卡接有顶板(617),所述顶板(617)和横板(612)之间对应顶杆(613)外侧位置处卡接有收缩弹簧(618),所述侧边槽(5)内壁顶部位置处卡接有
安装座(619),所述安装座(619)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触控开关(6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斑鳠的人工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604)另一端与侧边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611)另一端与浮板(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港朱新平高柳玲李伟刘海涌陈辰陈运新刘毅辉陈强王亚坤洪孝友刘晓莉于凌云魏成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