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21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本体和反光结构,所述涤纶面料本体包括涤纶基布、第一粘黏层、阻燃层、第二粘黏层和防水层,所述涤纶基布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粘黏层,所述第一粘黏层的外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粘黏层。该涤纶反光面料,通过设置涤纶基布,方便连接所有结构,通过设置阻燃层,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火星烧出孔洞,通过设置防水层,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雨水淋湿,通过设置覆膜层,方便安装固定反光层,并对反光层进行防护,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通过设置反光层,方便当该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且反光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反光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涤纶反光面料
,具体为一种涤纶反光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反光布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反光布,还有一种就是反光喷绘布,反光喷绘布又叫晶彩格是在2005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可喷绘的反光材料,反光布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反光化纤布、反光TC布、反光单面弹力布、反光双面弹力布等。
[0003]现有的涤纶面料一般是采用反光涂层进行反光的,反光效果不理想,反光层外部缺乏保护结构,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且面料内部缺乏阻燃结构,容易被火星烧出孔洞,面料内部也缺乏防水结构,容易被雨水淋湿,故而提出一种涤纶反光面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具备反光效果好,反光层外部有保护结构,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具有阻燃结构和防水结构,使得该面料不易被火星烧出孔洞,也不易被雨水淋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面料一般是采用反光涂层进行反光的,反光效果不理想,反光层外部缺乏保护结构,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且面料内部缺乏阻燃结构,容易被火星烧出孔洞,面料内部也缺乏防水结构,容易被雨水淋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本体(1),所述涤纶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反光结构(2);
[0006]所述涤纶面料本体(1)包括涤纶基布(101)、第一粘黏层(102)、阻燃层(103)、第二粘黏层(104)和防水层(105),所述涤纶基布(1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粘黏层(102),所述第一粘黏层(102)的外部设置有阻燃层(103),所述阻燃层(10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粘黏层(104),所述第二粘黏层(104)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层(105);
[0007]所述反光结构(2)包括覆膜层(201)、反光层(202)和第三粘黏层(203),所述第三粘黏层(203)固定连接在防水层(105)的外部,所述第三粘黏层(203)的外部设置有覆膜层(201),所述覆膜层(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光层(202)。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粘黏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粘黏层的相邻一侧呈对称固定连接在涤纶基布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阻燃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燃层的相邻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粘黏层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粘黏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粘黏层的相邻一侧分别与两个阻燃层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防水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水层的相邻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粘黏层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三粘黏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粘黏层的相邻一侧分别与两个防水层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覆膜层为透光膜层,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覆膜层的相邻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三粘黏层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反光层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层,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反光层的外部分别设置在两个覆膜层的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涤纶反光面料,通过设置涤纶基布,方便连接所有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粘黏层,方便将阻燃层紧密的与涤纶基布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阻燃层,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火星烧出孔洞,通过设置第二粘黏层,方便将防水层与阻燃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防水层,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雨水淋湿,通过设置第三粘黏层,方便将覆膜层与防水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覆膜层,方便安装固定反光层,并对反光层进行防护,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通过设置反光层,方便当该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且反光效果好。
[0016]2、该涤纶反光面料,首先当光线照射到反光层时,可以将光线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范围内反射回光源处,形成回归反射现象,然后通过第一粘黏层、第二粘黏层和第三粘黏层,具有良好黏性,可以将该面料之间的结构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且具有耐水洗性能和耐干洗性能,再通过防水层进行防水,最后通过阻燃层进行防火。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涤纶面料本体;2、反光结构;101、涤纶基布;102、第一粘黏层;103、阻燃层;104、第二粘黏层;105、防水层;201、覆膜层;202、反光层;203、第三粘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参照图1

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本体1,涤纶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反光结构2。
[0024]涤纶面料本体1包括涤纶基布101、第一粘黏层102、阻燃层103、第二粘黏层104和防水层105,涤纶基布1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粘黏层102,通过设置涤纶基布101,方便连接所有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粘黏层102,方便将阻燃层103紧密的与涤纶基布101连接在一起,第一粘黏层102的外部设置有阻燃层103,通过设置阻燃层103,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火星烧出孔洞,阻燃层10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粘黏层104,通过设置第二粘黏层104,方便将防水层105与阻燃层103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第二粘黏层104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层105,通过设置防水层105,方便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该面料不易被雨水淋湿。
[0025]反光结构2包括覆膜层201、反光层202和第三粘黏层203,第三粘黏层203固定连接在防水层105的外部,通过设置第三粘黏层203,方便将覆膜层201与防水层105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第三粘黏层203的外部设置有覆膜层201,通过设置覆膜层201,方便安装固定反光层202,并对反光层202进行防护,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且覆膜层201本身是透光的,不会影响反光层202的反光效果,覆膜层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光层202,通过设置反光层202,方便当该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且反光效果好。
[0026]在图3和图4中,第一粘黏层102为热熔胶层,且数量为两个,在安装的时候,两个第一粘黏层102的相邻一侧呈对称固定安装在涤纶基布101的顶部和底部,阻燃层103为芳纶阻燃纤维层,且数量为两个,在安装的时候,两个第一粘黏层102的相离一侧呈对称固定安装在两个阻燃层103的相邻一侧。
[0027]在图3和图4中,防水层105为聚四氟乙烯层,且数量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料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反光结构(2);所述涤纶面料本体(1)包括涤纶基布(101)、第一粘黏层(102)、阻燃层(103)、第二粘黏层(104)和防水层(105),所述涤纶基布(1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粘黏层(102),所述第一粘黏层(102)的外部设置有阻燃层(103),所述阻燃层(10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粘黏层(104),所述第二粘黏层(104)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层(105);所述反光结构(2)包括覆膜层(201)、反光层(202)和第三粘黏层(203),所述第三粘黏层(203)固定连接在防水层(105)的外部,所述第三粘黏层(203)的外部设置有覆膜层(201),所述覆膜层(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光层(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黏层(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粘黏层(102)的相邻一侧呈对称固定连接在涤纶基布(10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阻燃层(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燃层(103)的相邻一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张玉泉周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科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