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及金相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06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及金相显微镜,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5倍暗场金相物镜包括镜筒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镜头,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与第三透镜贴合设置的第四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依次为双凸透镜、双凹透镜、平凸透镜及弯月透镜,镜筒包括第一端面,第一透镜与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在4.1毫米至4.2毫米之间,第一端面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在20.8毫米至20.9毫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使得被观察物体反射的光线只经过四个镜片即可再通过显微镜内部的管径在目镜光阑面成像,成像清晰,且提升了工作距离。且提升了工作距离。且提升了工作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及金相显微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微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及金相显微镜。

技术介绍

[0002]显微镜是现代科学常用到的实验仪器,倍率高精度的显微镜往往需要复杂的成像系统,成像系统的暗场物镜镜头有多种倍率,目前高质量的金相物镜镜片较多加上玻璃材料要求高的因素,造成成本较高,且现有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工作距离较短,接收的入射光无法完全被利用,在大视场显微镜暗场观察时,视场亮度不均匀,成像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暗场观察时,提高成像质量。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包括镜筒和镜头,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透面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凹透面贴合设置,所述镜筒包括朝向所述物方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在4.1毫米至4.2毫米之间,使用时,所述第一端面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在20.8毫米至20.9毫米之间。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凸透面中心到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凹透面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第三透镜的凹透面中心到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透面中心的距离为4.2毫米。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516798,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64.198258。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578420,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41.113120。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556709,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58.649202。
[0010]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698949,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30.065686。
[0011]可选地,所述镜筒包括内筒、外筒及反射面,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镜头周侧表面上,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为入射光通道,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入射光通道的夹角在8.5度至8.6度之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且将第一透镜、第二
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同轴设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间隔设置,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贴合设置,且将第一透镜设置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设置为双凹透镜,第三透镜设置为平凸透镜,第四透镜设置为弯月透镜,第三透镜的凸透面与第四透镜的凹透面贴合设置,镜筒包括朝向物方的第一端面,第一透镜连接在镜筒的内侧,第一端面与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在4.1之间至4.2毫米之间,物镜在工作时,第一端面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在20.8至20.9毫米之间,工作距离长,提高了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适用性,使得在大视场显微暗场观测中,被观察物体9反射的光线只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四个镜片即可再通过显微镜内部的管径在目镜光阑面成像,且成像清晰,成像质量高,降低了镜头所需镜片的数量,降低了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制造成本。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金相显微镜,包括上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相显微镜与上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技术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的像质评价传递函数。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第一透镜;2

第二透镜;3

第三透镜;4

第四透镜;5

内筒;6

外筒;7

反射面;8

第一端面;9

被观察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4]而且,虽然在本公开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用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0025]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包括镜筒和镜头,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镜1、
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及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二透镜2及所述第三透镜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透镜1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为平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的凸透面与所述第四透镜4的凹透面贴合设置,所述镜筒包括朝向所述物方的第一端面8,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一端面8之间的距离在4.1毫米至4.2毫米之间,使用时,所述第一端面8与被观察物体9之间的距离在20.8毫米至20.9毫米之间。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及第四透镜4,且将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及第四透镜4,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同轴设置,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间隔设置,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贴合设置,且将第一透镜1设置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2设置为双凹透镜,第三透镜3设置为平凸透镜,第四透镜4设置为弯月透镜,第三透镜3的凸透面与第四透镜4的凹透面贴合设置,镜筒包括朝向物方的第一端面8,第一透镜1连接在镜筒的内侧,第一端面8与第一透镜1之间的距离在4.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倍暗场金相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镜头,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及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二透镜(2)及所述第三透镜(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透镜(1)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为平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的凸透面与所述第四透镜(4)的凹透面贴合设置,所述镜筒包括朝向所述物方的第一端面(8),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一端面(8)之间的距离在4.1毫米至4.2毫米之间,使用时,所述第一端面(8)与被观察物体(9)之间的距离在20.8毫米至20.9毫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所述第二透镜(2)的凸透面中心到所述第二透镜(2)朝向所述第一透镜(1)的凹透面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倍暗场金相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朝向所述第三透镜(3)的凹透面中心到所述第三透镜(3)的凸透面中心的距离为4.2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珂李方园张鹏飞胡寅沈卓一陈炯伟周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