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005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集流体包括本体及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本体弯折,折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折叠件,折叠件上至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集流体、端盖组件及电池,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层叠的折叠件,能够避免集流体在振动的过程中尤其是振动疲劳时,出现断裂的问题,从而延长集流体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电压、低放电率、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成为绿色能源的首选,因而广泛用于蓝牙耳机、手机、数码、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大型设备。
[0003]相比较下,圆柱电池的盖板组件装配时,需要对集流体进行折叠。然而,集流体在振动过程中尤其是振动疲劳时,折叠部分很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集流体包括本体及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弯折,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折叠件,所述折叠件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部。
[0006]本申请的集流体中,折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在一起的折叠件,如此有利于增加折叠组件的刚性,降低折叠组件断裂的可能性,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弯折,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折叠件,所述折叠件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弯折部和连接部,所述弯折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所述弯折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弯折后的所述弯折部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弯折后的所述弯折部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本体上的正投影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第一凹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弯折部的连接处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端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凹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两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所述折叠件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凹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凹部,至少一个所述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一子凹部,所述第一子凹部位于所述折叠件的端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折叠件包括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和所述第二折叠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一子凹部,所述第二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一子凹部,所述第一折叠件的第一子凹部和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一子凹部层叠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一子凹部,位于所述连接处的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子凹部层叠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部为弧形槽。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包括第一折痕部,所述第一折痕部连接所述第一凹部,所述弯折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折痕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凹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处的两端,所述第一折痕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一折痕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凹部之间。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痕部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所述折叠件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折痕部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一子折痕部,至少一个所述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一子折痕部,所述两个或多个第一子折痕部层叠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第二凹部,所述弯折部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端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凹部分别位于所述弯折部的端侧。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凹部间隔设置于所述弯折部的同一侧。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弯折部的同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所述第一端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部,所述第二端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部。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至少两个层叠的所述折叠件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凹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凹部,至少一个所述折叠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凹部,所述第二子凹部位于所述折叠件的端侧。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折叠件包括第三折叠件和第四折叠件,所述第三折叠件和所述第四折叠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三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二子凹部,所述第四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二子凹部,所述第三折叠件的第二子凹部和所述第四折叠件的第二子凹部层叠设置。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折叠件具有所述第二子凹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子凹部层叠设置。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折叠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第二子凹部,所述折叠件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凹部对称设置。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凹部为弧形槽。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折痕部,所述第二折痕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折痕部连接所述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折痕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弯折部弯折。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处于展平状态的条件下,所述第二折痕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下凹,所述第二折痕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下凹。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痕部由层叠设置的所述至少两个折叠件的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所述层叠设置的所述至少两个折叠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所述层叠设置的所述至少两个折叠件的部分。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折痕部弯折后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间隙。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折痕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折痕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凹部。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何波张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