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辰琪专利>正文

一种鞋底、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87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3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鞋底、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涉及制鞋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鞋底的制备工艺,采用注塑工艺,通过两次注塑,将帮面、沿条、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以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取代传统固特异的大量手工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增加了产量。将上述制备工艺所制备的鞋底,不会胶水外溢,鞋底外观更好,不会因为缝线不到位导致帮面与大底脱开,提高了鞋底的质量,和品质的统一性。将上述鞋底在制备具有固特异外观鞋子的应用,免去制备固特异鞋的复杂工艺,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使所制备的鞋子具有固特异鞋外观的同时,也依旧结实耐穿,防水耐磨。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制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底、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固特异沿条工艺是一种世界顶级鞋履的独特制作工艺,距今已有近200多年历史,固特异鞋因结实耐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0003]传统固特异工艺做法是手工分别将鞋面、中底、沿条缝合在一起,然后贴上大底。贴上大底需要刷胶,胶水中的甲醛甲苯的挥发对人体会造成很大伤害,同时有了开胶的风险。而且刷胶容易造成胶水外溢,导致外观不良;大底与帮面之间要采用手工缝线来连接,这些针孔就有了进水的风险,容易产生缝线不到位导致帮面与大底脱开;手工缝线对人的手工工艺依赖过强,结构复杂,工艺繁琐,人工介入过多,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采用注塑工艺,通过两次注塑,将帮面、沿条、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以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取代传统固特异的大量手工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增加了产量。
[0005]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工艺所制备的鞋底,不会胶水外溢,鞋底外观更好,不会因为缝线不到位导致帮面与大底脱开,提高了鞋底的质量,和品质的统一性。
[0006]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鞋底在制备具有固特异外观鞋子的应用,免去制备固特异鞋的复杂工艺,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使所制备的鞋子具有固特异鞋外观的同时,也依旧结实耐穿,防水耐磨。
[0007]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第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在模具中注入橡胶的熔融液,冷却脱模后形成耐磨橡胶大底,在磨具中将EVA熔融液压制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EVA中底,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内部均为中空结构;
[0010]S2: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预粘合固定;
[0011]S3:将粘合好的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放置到整体注塑模具上,上方再放置好沿条模具,沿条模具上分放置帮面,将聚氨酯发泡液注入所述中空结构中,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通过所述聚氨酯发泡液粘合在一起,保压、冷却、脱模,以使帮面、沿条、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
[0012]第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制备工艺所制备的鞋底。
[0013]第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鞋底在制备具有固特异外观鞋子的应用。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5]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工艺,采用注塑工艺,通过两次注塑,将帮面、沿条、
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以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取代传统固特异的大量手工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增加了产量。
[0016]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制备工艺所制备的鞋底,不会胶水外溢,鞋底外观更好,不会因为缝线不到位导致帮面与大底脱开,提高了鞋底的质量,和品质的统一性。
[0017]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鞋底在制备具有固特异外观鞋子的应用,免去制备固特异鞋的复杂工艺,连续注塑的生产工艺,使所制备的鞋子具有固特异鞋外观的同时,也依旧结实耐穿,防水耐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0]第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在模具中注入橡胶的熔融液,冷却脱模后形成耐磨橡胶大底,在磨具中将EVA熔融液压制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EVA中底,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内部均为中空结构;
[0022]S2: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预粘合固定;
[0023]S3:将粘合好的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放置到整体注塑模具上,上方再放置好沿条模具,沿条模具上分放置帮面,将聚氨酯发泡液注入所述中空结构中,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通过所述聚氨酯发泡液粘合在一起,保压、冷却、脱模,以使帮面、沿条、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EVA熔融液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聚合物,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0~60%,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聚合物40~50%,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8%。
[0025]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一种通用高分子聚合物,可燃,燃烧气味无刺激性。密闭泡孔结构、不吸水、防潮、耐水性能良好;耐海水、油脂、酸、碱等化学品腐蚀;抗菌、无毒、无味、无污染;易于进行热压、剪裁、涂胶、贴合等加工;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高,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隔热,保温防寒及低温性能优异,可耐严寒和曝晒。
[0026]具体的,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聚合物分子量在80万至100万之间。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橡胶熔融液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天然橡胶100份,硫化剂1.5~2.0份,橡胶促进剂1.0~1.5份,物理发泡剂10.0~12.0份,橡胶补强剂20.0~30.0份,橡胶填充剂20.0~30.0份,防老剂2.0份,增塑剂10.0~12.0份。
[0028]硫化剂,能在

定条件下使橡胶发生硫化的物质统称为硫化剂,所谓硫化是使橡胶线性分子结构。通过硫化剂的“架桥”而变成立体网状机构,从而使橡胶的机械物理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0029]具体的,硫化剂为造粒硫磺。
[0030]橡胶促进剂,是指橡胶硫化促进剂。橡胶硫化主要使用硫磺来进行,但是硫磺与橡胶的反应非常慢,因此硫化促进剂应运而生。促进剂加入胶料中能促使硫化剂活化,从而加快硫化剂与橡胶分子的交联反应,达到缩短硫化时间和降低硫化温度的效果。主要使用的硫化促进剂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次磺酰胺类、噻唑类、秋兰姆类,还有部分胍类、硫脲类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其中次磺酰胺类综合性能最好、使用最广泛。
[0031]物理发泡剂,能通过物理变化导致高分子材料膨化并形成泡沫结构的无机或有机物质。物理变化可以是一定温度范围内物理状态的变化,也可以是压缩气体的膨胀或溶剂的挥发。
[0032]橡胶补强剂,是一种能提高橡胶制品强度的配合剂,能增加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耗和耐屈挠等性能。具有化学物理性质稳定、硬度高、耐酸碱、耐高温、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橡胶、硅橡胶、油漆、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具中注入橡胶的熔融液,冷却脱模后形成耐磨橡胶大底,在磨具中将EVA熔融液压制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EVA中底,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内部均为中空结构;S2: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预粘合固定;S3:将粘合好的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放置到整体注塑模具上,上方再放置好沿条模具,沿条模具上分放置帮面,将聚氨酯发泡液注入所述中空结构中,将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通过所述聚氨酯发泡液粘合在一起,保压、冷却、脱模,以使帮面、沿条、EVA中底和耐磨橡胶大底被粘合到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EVA熔融液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聚合物,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0~60%,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聚合物40~50%,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熔融液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天然橡胶100份,硫化剂1.5~2.0份,橡胶促进剂1.0~1.5份,物理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辰琪
申请(专利权)人:范辰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