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785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侧板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安装座角度的电机,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为弧形,使得风吹过时,水平状态的光伏板表面的风速小于安装座下表面的风速。该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当风力较大时,通过风速检测机构的设置,风速传感器将风速传给单片机,当风速高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电机将光伏板旋转至水平状态,使得风吹过时,水平状态的光伏板表面的风速小于安装座下表面的风速。面的风速小于安装座下表面的风速。面的风速小于安装座下表面的风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具体为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510847718.9提供的一种光伏装置,该文件包括:发电部,其包括多个发电元件,每个发电元件根据受光量来生成电力,该发电部具有受光面和位于受光面的相反侧上的背面;机能部,其与发电部分开设置,并且被配置为提供与光伏装置相关的机能;和位置可变部,其设置在发电部和机能部之间,并且能够改变发电部和机能部的位置。在该光伏装置中,发电部的背面和机能部彼此面对,位置可变部能够在维持发电部的背面和机能部彼此面对的状态的同时、改变发电部和机能部的位置。
[0004]但是该文件中提出的一种光伏装置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与侧板(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伏板(4),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安装座(3)角度的电机(6),所述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为弧形,使得风吹过时,水平状态的光伏板(4)表面的风速小于安装座(3)下表面的风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通过转动轴与侧板(2)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与电机(6)的输出轴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速检测机构,风速检测机构包括单片机(8)、风速传感器(7),所述单片机(8)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风速传感器(7)安装于单片机(8)上,所述单片机(8)分别与电机(6)和风速传感器(7)电性连接,风速传感器(7)将风速传给单片机(8),当风速高于设定值时,单片机(8)控制电机(6)将光伏板(4)旋转至水平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心调节机构,重心调节机构包括弧形槽(15)、重力柱(16),所述弧形槽(15)开设于安装座(3)内部的底部,且弧形槽(15)与安装座(3)的下表面相互匹配,所述重力柱(16)设置为圆柱形,且重力柱(16)活动配合于弧形槽(15)内,安装座(3)的角度发生改变时,重力柱(16)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在弧形槽(15)的最低处,使得安装座(3)的整体重心保持在安装座(3)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AI能效管理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柱(16)包括外壳(17)、海绵层(18)、填充物(19),所述填充物(19)填充在外壳(17)内,所述外壳(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层(18)。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红曹金鑫项永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