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35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包括咬合桩施工、第一层土方开挖、环梁施工、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第二层土方开挖以及陶瓷挂板安装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发挥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以及混凝土制成的环梁的力学性能,具有工艺可靠,施工简洁,无需打锚索锚杆,对中心岛土体破坏小,施工周期短,受力均匀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基坑环形支护技术主要包括支护桩、施加锚杆锚索以及挂网喷砼等步骤,如专利专利技术号201810951769.X公开了一种带钢锚索的大跨度基坑支护施工方法,主要采用的施工步骤为施工钢承力柱;安装一层环形梁、压顶梁、一层支撑梁和斜撑梁的钢筋;张拉钢锚索;安装二层环形梁、腰梁、二层支撑梁的钢筋;待二层环形梁、腰梁、二层支撑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开挖二层环形梁外部的土方;待二次环形梁外部范围的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毕后再挖开二层环形梁内部剩余的土方;支设地下室侧壁的钢印、模板并进行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拆除采用光面切割爆破;拆除钢锚索;割除一层支撑梁或二层支撑梁钢筋和钢承力柱的连接,拔除钢承力柱。
[0003]综合现有技术包括专利专利技术号201810951769.X的一种带钢锚索的大跨度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在进行基坑支护时均需用到锚索锚杆等结构,但是这些施工工法并不适用于一些具体的场景,如在城市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时常会有珍贵树木或其它地面建筑的存在,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树木建筑等需要搬迁或原地保留,然而这些珍贵树木或地面建筑原地保留而又处于项目施工中心区域,需要建设地下室时,就必须完整保护好这一中心岛,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环形基坑支护技术就需要向中心岛土体内打入锚索锚杆,从而破坏了珍贵树木的根系或建筑的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打锚索锚杆,减小对中心岛土体破坏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咬合桩施工:以中心岛的中心为圆心在中心岛边缘施工咬合桩进行支护;
[0008]S2、第一层土方开挖:S1中咬合桩施工完毕后,在咬合桩的外侧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直至第一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
[0009]S3、环梁施工:在咬合桩的外壁进行环梁施工浇筑环梁且在环梁内预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0010]S4、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在S3中预埋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上施加预应力进行张拉并封堵端头;
[0011]S5、第二层土方开挖:继续在咬合桩的外侧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直至第二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然后依次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总支护标高;
[0012]S6、陶瓷挂板安装:在相邻的两层环梁之间的咬合桩的外壁上安装陶瓷板。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先以中心岛的中心为圆心在中心岛的边缘进行桩位放样,
接着进行导槽施工,将搓管机移动至施工位置,搓管机将套管搓管钻进,套管到位后,再利用钻孔机并将钻孔机的钻杆伸入套管内钻孔,钻孔清孔完毕后进行咬合桩施工安放,安放完毕后拔出套管。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先检查S1中咬合桩的强度质量,然后检测基坑降排水的效果,接着进行开挖部位深井降水水位的测设,测设完毕后,进行基坑定位放线,先测定开挖基坑的上部边线,然后测定基坑底部边线的位置和标高,挖机挖至距离第一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10cm处改用人工挖掘至第一层土方开挖设计标高。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先在咬合桩外壁上安装挂板钢筋,然后在咬合桩的外壁外侧安装侧模板,然后在侧模板上每隔900mm加设一道对拉拉杆,接着在侧模板内安装环梁普通钢筋,环梁普通钢筋利用梁箍筋作为支架筋并用绑丝或U型筋焊接固定,然后在环梁普通钢筋内预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接着在侧模板内沿上下方向设置一根塑胶管,接着利用汽车泵传输混凝土至侧模板内,并用插入式振捣泵振捣密实,形成环梁。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若干根钢绞线、外涂缓粘结胶粘剂和塑料套管,所述若干根钢绞线位于塑料套管内且外涂缓粘结胶粘剂填充在塑料套管内若干根钢绞线之间。
[0017]优选的,所述S3中利用汽车泵传输混凝土至侧模板前先检查环梁普通钢筋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安装完毕,然后清除环梁模板内的垃圾泥土以及环梁普通钢筋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上的油污。
[0018]优选的,所述塑料管的上端高于或等于环梁的上侧面,所述塑料管的下端低于或等于环梁的下侧面,所述塑料管的内孔为环梁预留孔。
[0019]优选的,所述S4中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依次安装螺旋筋和钢垫板,所述螺旋筋与钢垫板相焊接,然后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钢垫板的外侧安装夹片,然后取油泵和千斤顶并将千斤顶的一端连接在油泵上,再将千斤顶的另一端安装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上夹片的外侧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施加预应力进行张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采取两端对称分批张拉,张拉完毕后封堵端头。
[0020]优选的,所述S6中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先在最下侧的相邻的两个环梁之间贴装陶瓷板,然后依次向上安装直至最上侧的相邻的两个环梁之间贴装陶瓷板,所述陶瓷板的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分别上下间隔设有两个第一组合部和两个第二组合部,陶瓷板前侧左部的位于上方的第一组合部与陶瓷板前侧右部的位于上方的第二组合部适配,陶瓷板前侧左部的位于下方的第一组合部与陶瓷板前侧右部的位于下方的第二组合部适配,第一组合部和第二组合部内均设有插孔;
[0021]所述S6中在相邻的两层环梁之间的咬合桩的外壁上贴装陶瓷板的具体步骤为先取第一块陶瓷板和第一根钢筋,然后将第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一组合部上的插孔分别对准两个环梁的环梁预留孔,然后将第一根钢筋自上向下依次插入位于上侧的环梁的环梁预留孔内、第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上方的第一组合部的插孔、第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下方的第一组合部的插孔以及位于下侧的环梁的环梁预留孔内,接着取第二块陶瓷板及第二根钢筋,然后使得第二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一组合部与第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二组合部适配并插入第二根钢筋固定,然后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一组合部与倒数第二块陶瓷板的第二组合部组装在一起后,抽出第一根钢筋,然后使得第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一组合
部与最后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二组合部适配组装且使第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一组合部的插孔以及最后一块陶瓷板的两个第二组合部的插孔均与环梁预留孔上下对应设置,最后将第一根钢筋自上向下依次插入位于上侧的环梁的环梁预留孔内、第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上方的第一组合部的插孔、最后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上方的第二组合部的插孔、第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下方的第一组合部的插孔、最后一块陶瓷板的位于下方的第二组合部的插孔以及位于下侧的环梁的环梁预留孔内,完成了陶瓷板的安装。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适用于地面上有珍贵树木或其它地面建筑的施工场景,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打锚杆锚索,不会破坏珍贵树木的根系或地面建筑的地基等,减小了对中心岛土地的破坏;
[0024](2)现有技术中的基坑环形支护技术需要打锚杆锚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咬合桩施工:以中心岛的中心为圆心在中心岛边缘施工咬合桩进行支护;S2、第一层土方开挖:S1中咬合桩施工完毕后,在咬合桩的外侧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直至第一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S3、环梁施工:在咬合桩的外壁进行环梁施工浇筑环梁且在环梁内预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S4、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在S3中预埋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上施加预应力进行张拉并封堵端头;S5、第二层土方开挖:继续在咬合桩的外侧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直至第二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然后依次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总支护标高;S6、陶瓷挂板安装:在相邻的两层环梁之间的咬合桩的外壁上安装陶瓷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以中心岛的中心为圆心在中心岛的边缘进行桩位放样,接着进行导槽施工,将搓管机移动至施工位置,搓管机将套管搓管钻进,套管到位后,再利用钻孔机并将钻孔机的钻杆伸入套管内钻孔,钻孔清孔完毕后进行咬合桩施工安放,安放完毕后拔出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先检查S1中咬合桩的强度质量,然后检测基坑降排水的效果,接着进行开挖部位深井降水水位的测设,测设完毕后,进行基坑定位放线,先测定开挖基坑的上部边线,然后测定基坑底部边线的位置和标高,挖机挖至距离第一层土方开挖的设计标高10cm处改用人工挖掘至第一层土方开挖设计标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先在咬合桩外壁上安装挂板钢筋,然后在咬合桩的外壁外侧安装侧模板,然后在侧模板上每隔900mm加设一道对拉拉杆,接着在侧模板内安装环梁普通钢筋,环梁普通钢筋利用梁箍筋作为支架筋并用绑丝或U型筋焊接固定,然后在环梁普通钢筋内预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接着在侧模板内沿上下方向设置一根塑胶管,接着利用汽车泵传输混凝土至侧模板内,并用插入式振捣泵振捣密实,形成环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若干根钢绞线、外涂缓粘结胶粘剂和塑料套管,所述若干根钢绞线位于塑料套管内且外涂缓粘结胶粘剂填充在塑料套管内若干根钢绞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环形自锁锚固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利用汽车泵传输混凝土至侧模板前先检查环梁普通钢筋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安装完毕,然后清除环梁模板内的垃圾泥土以及环梁普通钢筋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峰黄锦池潘康荣庄小学陆鸿徐振华蒋宇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晟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