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34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CAP高压电极盖板固定在反应器骨架上,CAP高压电极盖板下方设有CAP高压电极,PEF电极针有多对,每对PEF电极针分别设置在CAP高压电极盖板的两端,PEF电极针和脉冲电场驱动电源连接,CAP高压电极和等离子体驱动电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活性粒子和组织特性改变两个角度同步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无需额外增加等离子体作用剂量,同时通过优化脉冲电场参数及配合方式,可以将组织特性的改变程度及范围控制在所需区域,作用后组织电穿孔效应自我恢复,从而将对组织自身性质的影响降到最低。质的影响降到最低。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AP)能够诱导独特的生物医学效应,近年来,已经被应用于生物医学多个领域。CAP诱导的生物医学效应主要依靠的是其产生的活性粒子可对生物体结构或生命周期活性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促进或抑制细胞生长甚至细胞杀伤作用。如在肿瘤治疗中,活性氧、活性氮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活性粒子,其能够改变细胞内氮氧水平,如果该水平超过细胞自我调节能力则会激发氧化/硝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而在伤口愈合应用中,低剂量的活性粒子才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加速伤口愈合。可见,活性粒子是CAP发挥生物医学效应的关键因素,其组织渗透性直接决定了CAP处理范围及效果。
[0003]现有的研究发现生物组织,尤其是组织角质层对活性粒子,如关键性的活性氮、氧粒子,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使其组织渗透深度被约束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AP高压电极盖板(1),所述CAP高压电极盖板1固定在反应器骨架(2)上,所述CAP高压电极盖板(1)下方设有CAP高压电极(4),设有PEF电极针(3)穿过高压电极盖板(1)和反应器骨架(2)并从反应器骨架(2)下方伸出,所述PEF电极针(3)有多对,每对所述PEF电极针(3)分别设置在CAP高压电极盖板(4)的两端,每端至少有一根PEF电极针(3)组成电极,所述PEF电极针(3)和脉冲电场驱动电源连接,所述CAP高压电极(4)和等离子体驱动电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骨架(2)上设有高压电极槽(201)用于放置CAP高压电极(4),所述CAP高压电极盖板(1)下方设置凸起(101),所述凸起(101)和所述CAP高压电极(4)上方紧密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骨架(2)两侧设有PEF电极针连接片槽(203),用于放置PEF 电极针连接条(6),所述PEF电极针条(6)包括主体结构(601),所述主体结构(601)上设置有多个PEF电极针定位孔(602),PEF电极针定位孔(602)下方的反应器骨架(2)也设有和PEF电极针定位孔(602)同心的通孔(204),所述PEF电极针(3)穿过PEF电极针定位孔(602)和反应器骨架(2)上的通孔(20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骨架(2)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凸起的隔离条(205)。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等离子体协同脉冲电场增强活性粒子组织渗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AP高压电极(4)至少包括一个高压电极片,当高压电极片为多个时,由左端电极片(401)、中间电极片(402)和右端电极片(403)中任意二种或三种拼接而成,所述中间电极片(402)左端凸起,右端内凹,所述中间电极片(402)左端的凸起和所述左端电极片(401)右端的内凹形状匹配,所述中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杨家奇张旭刘祉燕金珊珊方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