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28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葡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采用在水泥支柱顶部开孔,分别安装呈M型的镀锌钢管的方式形成攀附架;然后通过水管实现镀锌钢管的相连,每一根镀锌钢管的下底面上均安装有雾化喷头和滴灌喷头的方式形成灌溉回路;7月中下旬,在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高度处摘心,剪口粗度在0.5cm以上,保留顶端四个副梢持续延长,其余副梢全部摘除,将顶端四个副梢中的一个引缚到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一个引缚到远离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剩余两个分别引缚到一侧的水管上,分别作为主蔓延长枝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利用空间,葡萄上、下架方便,同时简化了灌溉流程,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葡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葡萄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水果,味道酸甜可口,即可生吃,也可以加工成葡萄干,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目前,配套的栽培多采用单壁篱架栽培,水平连棚架栽培,小棚架栽培等方式。其中,采用单壁篱架栽培葡萄,通风透光性较差,而且架面有限,空间利用率低,葡萄枝条生长量不足,导致叶面积相对较少,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树形紊乱没有规律,枝条交叉错落,管理不方便。而平面棚架又存在造价高,管理难度大,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能有效利用空间,葡萄上、下架方便,同时简化了灌溉流程,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栽植前一年夏天开挖种植沟,种植沟宽1.5m、深0.8m,相邻两种植沟的距离为1.5m左右;S2、在栽植前7d左右,在每条种植沟里铺上一层40~60cm厚的秸秆

有机肥颗粒与种植土的混合物,填好之后,回填种植土,形成30~40cm高的土垄;S3、按每隔5m设置一水泥支柱的规格,在每条垄上布置长2.5 m左右的水泥支柱,并在水泥支柱顶部开孔,分别安装呈M型的镀锌钢管,形成攀附架;其中,水泥支柱埋入地面下0.6~0.7m,露出地面的高度为1.8~1.9m;S4、通过水管实现镀锌钢管的相连,每一根镀锌钢管的下底面上均安装有雾化喷头和滴灌喷头,形成灌溉回路;S5、按株距为1.5~2m的标准,完成葡萄扦插苗的栽植,葡萄扦插苗同一方向与地面夹角30~45
°
定植,待新梢长到50cm时,将新梢沿主干方向用绳子引缚到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S6、7月中下旬,在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高度处摘心,剪口粗度在0.5cm以上,保留顶端四个副梢持续延长,其余副梢全部摘除,将顶端四个副梢中的一个引缚到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一个引缚到远离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剩余两个分别引缚到一侧的水管上,分别作为主蔓延长枝进行培养;S7、10月中下旬,疏除主蔓上所有的副梢,剪口粗度0.5cm以上,剪口芽要饱满;S8、定植第二年,当主蔓上的新梢长至显花序时,间隔10cm保留一个新梢,其余新梢抹除干净,座果后,在果穗上方留10~12片叶摘心,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保持在3~4∶1,结果枝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片叶绝后,最顶端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除去;8月上旬,对所有嫩梢及新梢全部摘心;在整个生长季节,摘心、除副梢工作需进行2~
3次左右;S9、第二年从主蔓基部开始留结果母枝,每株留健壮结果母枝16~20个,间隔10cm左右,结果母枝剪留1~3个饱满芽,顶结果母枝剪留3~4芽,主蔓高度控制在1.2米以内;以后每年修剪时都参照上述要求,结果母枝的选留尽可能靠近主蔓。
[000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秸秆

有机肥颗粒与种植土的混合比例为2~3:1。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秸秆

有机肥颗粒秸秆

有机肥颗粒的含水率在30%左右,由绿肥秸秆粉和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混合后,造粒所得,绿肥秸秆粉、腐熟的鸡粪和/猪粪的混合质量比为2:5,按每667m
2 2~3t鸡粪和/猪粪换算用量。
[0007]进一步地,M型的镀锌钢管与水泥支柱的侧面呈30~45
°
夹角,两斜边之间呈60
°
夹角。
[0008]进一步地,每一根镀锌钢管的镀锌钢管远离水泥支柱的斜管的下底面上均安装有雾化喷头,靠近水泥支柱的斜管的下底面上均安装有滴灌喷头,且两斜管不相通,两端均密封。
[0009]进一步地,两斜管分别配置有与水管对接的螺纹接口。
[0010]进一步地,整个栽培过程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按需在镀锌钢管上铺膜,形成遮雨/遮阳棚。
[0011]进一步地,整个过程通过滴灌喷头和雾化喷头实现灌溉。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与产值。通过架型的改变,植株沿M型的镀锌钢管上架,合理利用空间,从而实现葡萄的加密与高效种植。
[0013]2)、提高光热利用率高,减少病虫害。此模式下,太阳可以直接照射到镀锌钢管以下,光照充足,热量好,其直接结果就是缩短果实成熟时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014]3)、简化灌溉流程。M型的镀锌钢管作为支架的同时又作为灌溉的管理,一方面可以缩减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避免地面铺设滴灌带易被踩踏损坏的问题,同时采用雾化喷头和滴灌喷头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实现全面化、高效化灌溉。
[0015]4)、简化遮雨遮阳流程。通过在镀锌钢管上铺膜,即可形成遮雨/遮阳棚,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泥支柱与镀锌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镀锌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相邻两镀锌钢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水泥支柱;2

镀锌钢管;3

横管;4

靠近水泥支柱的斜管;5

远离水泥支柱的斜管;6

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栽植前一年夏天开挖种植沟,种植沟宽1.5m、深0.8m,相邻两种植沟的距离为1.5m左右;S2、在栽植前7d左右,在每条种植沟里铺上一层40~60cm厚的秸秆

有机肥颗粒与种植土的混合物,填好之后,回填种植土,形成30~40cm高的土垄;其中,秸秆

有机肥颗粒与种植土的混合比例为2~3:1,秸秆

有机肥颗粒秸秆

有机肥颗粒的含水率在30%左右,由绿肥秸秆粉和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混合后,造粒所得,绿肥秸秆粉、腐熟的鸡粪和/猪粪的混合质量比为2:5,按每667m2 2~3t鸡粪和/猪粪换算用量。
[0022]S3、按每隔5m设置一水泥支柱1的规格,在每条垄上布置长2.5 m左右的水泥支柱1,并在水泥支柱顶部开孔,分别安装呈M型的镀锌钢管2,形成攀附架;其中,水泥支柱埋入地面下0.6~0.7m,露出地面的高度为1.8~1.9m;其中,M型的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栽植前一年夏天开挖种植沟,种植沟宽1.5m、深0.8m,相邻两种植沟的距离为1.5m左右;S2、在栽植前7d左右,在每条种植沟里铺上一层40~60cm厚的秸秆

有机肥颗粒与种植土的混合物,填好之后,回填种植土,形成30~40cm高的土垄;S3、按每隔5m设置一水泥支柱的规格,在每条垄上布置长2.5 m的水泥支柱,并在水泥支柱顶部开孔,分别安装呈M型的镀锌钢管,形成攀附架;其中,水泥支柱埋入地面下0.6~0.7m,露出地面的高度为1.8~1.9m;S4、通过水管实现镀锌钢管的相连,每一根镀锌钢管的下底面上均安装有雾化喷头和滴灌喷头,形成灌溉回路;S5、按株距为1.5~2m的标准,完成葡萄扦插苗的栽植,葡萄扦插苗同一方向与地面夹角30~45
°
定植,待新梢长到50cm时,将新梢沿主干方向用绳子引缚到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S6、7月中下旬,在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高度处摘心,剪口粗度在0.5cm以上,保留顶端四个副梢持续延长,其余副梢全部摘除,将顶端四个副梢中的一个引缚到靠近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一个引缚到远离水泥支柱的镀锌钢管上,剩余两个分别引缚到一侧的水管上,分别作为主蔓延长枝进行培养;S7、10月中下旬,疏除主蔓上所有的副梢,剪口粗度0.5cm以上,剪口芽要饱满;S8、定植第二年,当主蔓上的新梢长至显花序时,间隔20cm保留一个新梢,其余新梢抹除干净,座果后,在果穗上方留10~12片叶摘心,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保持在3~4∶1,结果枝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片叶绝后,最顶端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除去;8月上旬,对所有嫩梢及新梢全部摘心;在整个生长季节,摘心、除副梢工作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班录石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乾县乾丰有机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