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视分析的通用解释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解释性机器学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分析的通用解释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网络模型通常在各种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具有出色的性能。同时,神经网络模型的端到端“黑匣子”的性质通常使人们难以了解模型的决策结果,这限制了模型的未来应用。比性能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理解模型背后的原因,并知道模型表现不佳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智能医疗和自动驾驶等至关重要领域。为了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解释性,已经涌现出模型自带可解释的方法,如B.Charbuty and A.Abdulazeez,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ecision Tree Algorithm for Machine Learning,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ends 2(01)(2021),20
–
28;
[0003]J.Yang,Y.Zhao and H.Xi,Weighted Rule Based A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视分析的通用解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空间注意力:利用特征提取模型对输入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得到相应特征图,对所得的特征图的空间位置进行分组,有效地对图像不同位置选取进行扰动,获得空间注意力处理后的特征图;S2、通道注意力:对S1中所得的空间注意力处理后的特征图进一步进行通道注意力处理,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在所得的最终特征图内进行随机扰动,生成mask,用M表示;S3、自然扰动:将输入图像中去除像素替换为随机颜色和模糊的组合,采用高斯模糊的方法来模糊图像,实现图像的自然扰动;S4、掩码优化:设计一种包含目标类别损失、平滑损失和显著性损失的代价函数,生成特定类别的、光滑的、有区别性的优化掩码;S5、最终掩码生成:定义掩码权重为目标类别置信度的变化,将掩码权重经过softmax函数,然后与经过S4优化后的mask相乘,再对其进行ReLU函数,得到最终的显著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分析的通用解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1.1、利用特征提取模型提取出特征图F,维度为[C,H,W];其中,C、H、W分别表示通道数、特征图F的高度和特征图F的宽度;S1.2、将H分为H/s组,将W分为W/s组,进而得到空间位置分组处理后的特征图F
’
;特征图F
’
的高度和宽度均为s,维度为[C,H/s*W/s,s,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分析的通用解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提到的自然扰动过程可描述为:A=αG(u,v)+βConst,Φ(X;M)=X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