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383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初步过滤模块、废水分析模块、水质评定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分析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为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废水分析模块包括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所述初步过滤模块用于对水中的大型杂质和杂物进行过滤,所述废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检测当前的水质,所述废水处理模块用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废水进行水处理,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用于探测水质的浑浊程度,从而检测出水质中的悬浮颗粒的含量,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废水的温度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性强的特点。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量水产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和铅) 的排放给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水域环境恶化,赤潮频发,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也遭到破坏。养殖水域水质的下降也给渔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而现有的处理方法,实用性差,不能通过处理的水体反应出现有的养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从而对养殖方法进行提高或改进。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初步过滤模块、废水分析模块、水质评定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分析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为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废水分析模块包括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
[0006]所述初步过滤模块用于对水中的大型杂质和杂物进行过滤,所述废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检测当前的水质,所述废水处理模块用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废水进行水处理,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用于探测水质的浑浊程度,从而检测出水质中的悬浮颗粒的含量,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废水的温度,所述酸碱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废水内部的酸碱性,作为水体污染程度的判断依据。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包括絮凝剂投放模块、臭氧喷洒模块,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与絮凝剂投放模块和臭氧喷洒模块电连接;
[0008]所述水质评定模块用于接收水质的悬浮颗粒度含量、温度、酸碱度的信息,对于水质进行评估,所述絮凝剂投放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所述臭氧喷洒模块用于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消灭细菌、病毒等有毒有害成分。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接收模块和悬浮颗粒计算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红外线光线的接收,作为水体中悬浮物的判断依据,所述悬浮颗粒计算模块用于对水体内部悬浮颗粒含量的计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接收模块和悬浮颗粒计算模块为电连接。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为:
[0011]S1、将需要进行废水处理的水体进行收集;
[0012]S2、利用初步过滤模块,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将水体内部的大型杂物和杂质进行筛选剔除,避免大型杂物和杂质对之后的水质评定产生影响;
[0013]S3、利用悬浮物检测模块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量化计算,得出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根据悬浮物含量对其水质进行评定;
[0014]S4、利用酸碱度检测模块对水体的酸碱度进行测量,水体的酸碱度信号传输至水质评定模块,用以对絮凝剂的需求量进行评估;
[0015]S5、利用温度检测模块对水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水体内离子的活性,用以实现对水质净化过程时间的估算;
[0016]S6、将水质评定模块的接收信号反馈给废水处理模块,当水质分别满足絮凝剂投放模块、臭氧喷洒模块的运行条件时,会依次进行水体的净化,水体会先利用臭氧喷洒模块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对水体进行初步的净化,然后通过絮凝剂投放模块对水体进行中和处理,再进行沉淀。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3中,悬浮物含量的记录方法为,当红外线进行发射时,红外线发射模块会发射出N份红外线,红外线经过水体进行穿透后,部分红外线会射在悬浮颗粒上被阻挡,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为 n份,悬浮物含量A为
[0018][0019]式中:T为水体温度,δ为修正系数。
[0020]上述步骤S6中,先利用臭氧对水体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利用絮凝剂投放模块对水体进行处理,该模块运行时,会根据水体的酸碱度和悬浮颗粒的含量综合评定,絮凝剂的需求量与水体的酸碱度呈正比,与悬浮颗粒的含量也呈正比,而悬浮颗粒内部有影响水体酸碱度的成分,因此絮凝剂的需求量并不是两者需求量的和,利用略小于两者和的数量对水体进行净化,而多投入的絮凝剂并不会对水质产生,絮凝剂需求量q为
[0021][0022]式中:p为酸碱度的PH值,T为水体温度,Q为水体总量。
[0023]上述步骤S5中,水质的净化时间t为
[0024][0025]式中:V为离子的运动活性,y为臭氧消毒浓度,T为水体温度,Q为水体总量,q为絮凝剂使用量,A为悬浮物含量,b为臭氧的注入速度。
[00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6中,注入臭氧对水体进行消毒,会使水体偏碱性,降低水体内的悬浮颗粒,且生产溴酸盐,随后利用絮凝剂投放模块投放絮凝剂,将水中剩余的悬浮颗粒和产生的溴酸盐清除,同时水体的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更加趋向于中性值。
[002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6中,水体的净化时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呈正比,当净化时间达到估算时间时,可以进行抽样,利用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确定是否已完成净化过程,如果水体未达标,则意味着水体的污染程度较重,悬浮
颗粒中的有害物质较多,现有的养殖方法容易对水质产生污染。
[002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3中N的范围为100到10000。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可以先通过抽样检查水体的大型杂质含量、可见度、温度、酸碱度,再通过对悬浮物含量与水净化时间的估算,通过悬浮物的含量估算出絮凝剂的需求量,从而对水体进行净化,通过到达理论时间水体中臭氧含量,从而确定现有的养殖方法对水质的降低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现有水产养殖方法的改善,从而延长废水的处理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初步过滤模块、废水分析模块、水质评定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废水分析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为电连接,水质评定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电连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初步过滤模块、废水分析模块、水质评定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分析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为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与废水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废水分析模块包括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所述初步过滤模块用于对水中的大型杂质和杂物进行过滤,所述废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检测当前的水质,所述废水处理模块用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废水进行水处理,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用于探测水质的浑浊程度,从而检测出水质中的悬浮颗粒的含量,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废水的温度,所述酸碱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废水内部的酸碱性,作为水体污染程度的判断依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包括絮凝剂投放模块、臭氧喷洒模块,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酸碱度检测模块与水质评定模块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与絮凝剂投放模块和臭氧喷洒模块电连接;所述水质评定模块用于接收水质的悬浮颗粒度含量、温度、酸碱度的信息,对于水质进行评估,所述絮凝剂投放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所述臭氧喷洒模块用于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消灭细菌、病毒等有毒有害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物检测模块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接收模块和悬浮颗粒计算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红外线光线的接收,作为水体中悬浮物的判断依据,所述悬浮颗粒计算模块用于对水体内部悬浮颗粒含量的计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接收模块和悬浮颗粒计算模块为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温控系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为:S1、将需要进行废水处理的水体进行收集;S2、利用初步过滤模块,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将水体内部的大型杂物和杂质进行筛选剔除,避免大型杂物和杂质对之后的水质评定产生影响;S3、利用悬浮物检测模块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量化计算,得出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根据悬浮物含量对其水质进行评定;S4、利用酸碱度检测模块对水体的酸碱度进行测量,水体的酸碱度信号传输至水质评定模块,用以对絮凝剂的需求量进行评估;S5、利用温度检测模块对水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水体内离子的活性,用以实现对水质净化过程时间的估算;S6、将水质评定模块的接收信号反馈给废水处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未来绿城环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