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世贤专利>正文

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8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听诊器本体,呈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于该开口内可嵌设一浅碟状的内盖,于该内盖上可盖合一共振膜,使该共振膜与内盖间形成一收音室,以该共振膜贴于侦测部位,利用音波使该共振膜产生振动,再由该共振膜振动听诊器内的空气;    一麦克风,固定于前述听诊器本体的内盖内部,以拾取共振膜的振动频率,并以信号导线将相关信号向外输送;    一音频处理电路,接收前述麦克风的信号,于滤除高频噪音后加以放大输出;    一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前述音频处理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一微处理器,接收前述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经由一按键控制电路选择执行不同功能或作业方式,使该该数字信号可经由一显示装置显现,或以存储器储存,亦可向外传输至远端;    一数字/模拟转换器,于远端接收前述微处理器传输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模拟信号,经一放大器放大该模拟信号后,可由一喇叭产生该胎音。(*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过滤不必要噪音,增进诊断的精准性,且可将胎音经由数字转换而达到便于资料传输、保存的听诊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听诊器,其系呈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于该开口内可嵌设一浅碟状的内盖,于该内盖上方设一共振膜,使该共振膜可略突出于听诊器开口且平整紧绷的结合内盖周缘,而内盖的弧面顶侧则设有一镂空,以使共振膜内部与听诊器内形成连通,且该听诊器并可以封闭的导管衔接至人耳;使用时,以该共振膜贴于侦测部位,利用音波使该共振膜产生振动,再由该共振膜振动听诊器内的空气,经由导管将听诊器的空气振动情形传至人耳并振动耳膜,藉以产生模拟音源的功效。然而,上述的听诊器结构于应用上有下列缺点由于听诊器的共振膜周缘系直接反折于内盖周缘而贴合,但于该反折部位易产生皱纹、变形,致使该共振膜无法保持平整且紧密的贴合,对于音源振动的反应常有失真产生。一般听诊器虽可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应音源的声音,但亦易受环境噪音的干扰,而过度的环境噪音会增加诊断的困难程度及降低准确性。传统听诊器所拾取的模拟声音信号虽可经由录音保存,但是该模拟声音信号却无法由数字仪器作为分析、判断的应用,而仅能以人耳听觉作基本的比对,缺乏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其主要系以一麦克风收拾听诊器本体内所侦测的胎音信号,经由一音频处理电路滤除噪音并加以放大之后,以一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至微处理器,由该微处理器可选择控制由显示装置输出相关影像或以存储器储存,其不但可将胎音资料以数字信号储存参考,亦可将该数字信号传输至远端,再由一数字/模拟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的声音信号,经一放大器适当放大后,由喇叭输出胎音,以便于远距听诊或会诊,此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其至少包括一听诊器本体,呈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于该开口内可嵌设一浅碟状的内盖,于该内盖上可盖合一共振膜,使该共振膜与内盖间形成一收音室,以该共振膜贴于侦测部位,利用音波使该共振膜产生振动,再由该共振膜振动听诊器内的空气;一麦克风,固定于前述听诊器本体的内盖内部,以拾取共振膜的振动频率,并以信号导线将相关信号向外输送;一音频处理电路,接收前述麦克风的信号,于滤除高频噪音后加以放大输出;一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前述音频处理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一微处理器,接收前述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经由一按键控制电路选择执行不同功能或作业方式,使该该数字信号可经由一显示装置显现,或以存储器储存,亦可向外传输至远端;一数字/模拟转换器,于远端接收前述微处理器传输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模拟信号,经一放大器放大该模拟信号后,可由一喇叭产生该胎音。其中该内盖开口内缘突设一环凸缘,并使该环凸缘略凸出于内盖的开口周缘,利用该环凸缘的撑抵,可使共振膜周缘先经一大角度的弯折后,再于内盖周缘形成小角度的反折,使该共振膜于收音室的范围内可保持平整、紧绷的状态,避免扭曲、变形造成共振不良的失真情形。本技术的此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由于听诊器本体周缘内侧环设有一环凸缘,利用该环凸缘的撑抵,可使该共振膜得以更为平整、紧绷,以更忠实的反应环境音响而产生相对的振动。本技术的此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其胎音于音频处理电路处理后,可直接以一喇叭输出声音而便于现场听诊,亦可经一录音界面直接将该模拟的胎音信号录音储存,以增进其应用上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听诊器本体的平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方块图。图示元件号数参照1.....听诊器本体33....后极放大器11....内盖 34、71....喇叭111...收音室35....录音界面112...环凸缘4.....模拟/数字转换器12....共振膜5.....微处理器13....隔音垫圈 51....按键控制电路2.....麦克风52....显示装置21....信号导线 53....存储器3.....音频处理电路 6.....数字/模拟转换器31....前极放大器7.....放大器32....低通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听诊器本体的平面剖视图,由其参照图2的整体结构方块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包括听诊器本体1、麦克风2、音频处理电路3、模似/数字转换器4、微处理器5、数字/模拟转换器6及放大器7等部份,其中该听诊器本体1系呈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于该开口内可嵌设一浅碟状的内盖11,于该内盖11开口内缘突设一环凸缘112,并使该环凸缘112略凸出于内盖11的开口周缘,于该环凸缘112上可盖合一共振膜12,使该共振膜12与内盖11间形成一收音室111,而利用该环凸缘112的撑抵,使共振膜12周缘先经一大角度的弯折后,再于内盖11周缘形成小角度的反折,使该共振膜12于收音室111的范围内可保持平整、紧绷的状态,避免扭曲、变形造成共振不良的失真情形,而上述听诊器本体1与内盖11之间并以一隔音垫圈13加以隔绝不必要的噪音,又该内盖的弧面顶侧则设有一镂空,可供麦克风2嵌设固定于其内(如图1所示),使用时,以该共振膜贴于侦测部位,利用音波使该共振膜产生振动,再由该共振膜振动听诊器内的空气,由该麦克风2可拾取共振膜12的振动频率,并以信号导线21将相关信号送至音频处理电路3,该音频处理电路3内包括前级放大器31、低通滤波器32、后级放大器33等元件,利用该前级放大器31将麦克风2输出的信号初步放大,而低通滤波器32则可将高频声音信号过滤(由于胎音系属低频声音,过滤高频声音,可凸显胎音的低频信号),再经一后级放大器33将信号适当放大,此模拟放大信号可直接以一模拟/数字转换器4转换成为数字信号,或用以直接推动喇叭34产生音响输出,更可经由一录音界面35加以储存,而由模拟/数字转换器4转换的数字信号则可输入微处理器5,该微处理器5可经由一按键控制电路51选择执行不同功能或作业方式,使该微处理器5可将该数字信号以显示装置52表现,或以存储器53储存,亦可经由有线、无线传输至远端的数字/模拟转换器6,由该数字/模拟转换器6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模拟信号,经一放大器7放大信号后由一喇叭71产生该胎音。依上述本技术的结构,其可经由喇叭34直接将后极放大器33输出的模拟信号以声音方式现,并以录音界面35直接储存该模拟信号;亦可经由模拟/数字转换器4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微处理器5应用处理后,另以显示装置52以影像方式表现或以存储器53储存该数字信号,其可因应不同的需求而选择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再者,该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亦可经由各种方式传输至远端,以便于远距听诊或会诊的进行。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式胎音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听诊器本体,呈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于该开口内可嵌设一浅碟状的内盖,于该内盖上可盖合一共振膜,使该共振膜与内盖间形成一收音室,以该共振膜贴于侦测部位,利用音波使该共振膜产生振动,再由该共振膜振动听诊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世贤
申请(专利权)人:蔡世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