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稳定化特征的模块化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32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4
一种具有电连接器(10)和模块化壳体(100)的组件。模块化壳体(100)的定位突起与电连接器(10)的稳定化部段(54)的配合在垂直于电连接器(10)插入模块化壳体(100)的平面的四个方向上提供了电连接器(10)和模块化壳体(100)之间的稳定和精确的配合。电连接器(10)的闩锁与模块化壳体(100)的闩锁接收凹部的配合在电连接器(10)和模块化壳体(100)之间在与插入平面一致的两个方向上提供了稳定和精确的配合。一致的两个方向上提供了稳定和精确的配合。一致的两个方向上提供了稳定和精确的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稳定化特征的模块化壳体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壳体和模块化壳体组件,其具有防止电连接器在模块化壳体中移动的稳定化特征,从而消除了对包覆成型模块的需求。

技术介绍

[0002]当将电连接器组装到配合电连接器或面板时,必须控制电连接器的端子的阳插片的定位,以确保电连接器的端子与配合电连接器或面板的配合端子正确配合。适当地控制端子的阳插片的定位,使得在配合发生时端子和配合端子发生截绊的可能性最小化。这在具有大量端子的连接器中尤其重要。
[0003]当电连接器的部件配合在一起时,部件的定位和闩锁部分与其他部件的定位和闩锁部分配合,从而实现部件的正确组装。已知的定位和闩锁部分被制造成便于部件之间的一些运动或间隙,从而便于组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部件之间的移动是无害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例如在公差非常紧的情况下,部件的移动是不可接受的。
[0004]为了更精确地控制端子和部件的位置,组装的电连接器可包覆成型为包覆成型模块。这样,可以控制端子和部件的位置。此外,在发生振动的环境中,包覆成型模块不允许端子或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希望的移动。
[0005]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壳体和模块化壳体组件,其具有稳定化特征,稳定化特征可防止电连接器在模块化壳体内移动,而无需包覆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该问题通过模块化壳体解决,该模块化壳体用于在其中接收至少一个电连接器组件。模块化壳体具有前壁、相对的后壁和在前壁和后壁之间延伸的侧壁。底壁在前壁、后壁和侧壁之间延伸。连接器接收开口设置在前壁中。连接器接收区域设置在前壁附近,连接器接收区域的尺寸设置成在其中接收电连接器组件。定位突起延伸到连接器接收区域中,定位突起从底壁延伸并且定位在前壁附近。
附图说明
[0007]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
[0008]图1为示例性组装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模块壳体的顶部透视图。
[0010]图3为部分插入模块壳体的电连接器的顶部透视图。
[0011]图4为完全插入模块壳体的电连接器的顶部透视图。
[0012]图5为图3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模块化壳体的位于电连接器的突起接收槽中的定位突起。
[0013]图6为图3中一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位于闩锁接收凹部中的闩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0具有壳体12,其端子14定位于端子接收腔16中。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端子14和端子接收腔16的具体构造和数量可以变化。壳体12具有第一壁或配合面18、电路板接收面20、第二壁或后壁22、底壁24和侧壁26。
[0015]在图1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闩锁28从壳体12的第一壁18附近延伸至第二壁22附近。如图1和6所示,闩锁28具有将闩锁28附接到壳体12的侧壁26的附接部段30。闩锁28具有闩锁区域或端部32和相对的偏置区域或端部34。
[0016]闩锁区域或端部32具有弹性闩锁臂38,弹性闩锁臂38具有自由端,在自由端附近设有闩锁突起42。闩锁突起42具有引入表面44和锁定或参考表面46。尽管锁定或参考表面46位于闩锁突起42上,但是锁定或参考表面46可以设置在闩锁28上的其他位置。闩锁突起42可在图1所示的箭头43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0017]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具有针板保持器50(图1)和针块保持器52(图1),两者配合在一起,形成电连接器组件10的壳体12。针板保持器50和针块保持器52在与本申请同一天提交的名称为“具有稳定化特征的电连接器插头(Electrical Connector Header With Stabilizing Features)”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16/872732中有所描述,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所示和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是可以使用的电连接器组件10类型的一个说明性实施例。
[0018]如图1和图5所示,图示的针板保持器50具有稳定化部段54,稳定化部段54位于针板保持器50的纵向中心附近。然而,稳定化部段54可以位于针板保持器50上的与针块保持器12的稳定化部段30对准的其他位置。此外,多于一个的稳定化部段54可以设置在针板保持器50上的不同位置。
[0019]稳定化部段54具有肋接收部段56,肋接收部段56从连接器组件10的底壁24朝向连接器组件10的电路板接收面20的方向延伸。肋接收部段56具有朝向连接器组件10的配合面18开口的突起接收槽62。如图5所示,突起接收槽62具有从连接器组件10的底壁24延伸的竖直部段64。突起接收槽62可以具有扩大的基部部段66。固定构件接收部段68从竖直部段64延伸。固定构件接收部段68从竖直部段64以一定角度延伸。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构件接收部段68与竖直部段64大致成直角延伸,使得固定构件接收部段68基本平行于底壁24延伸。然而,可以使用竖直部段64和固定构件接收部段68的其他配置。
[0020]如图1所示,稳定化肋70位于底壁24和侧壁26附近。稳定化肋70的间距和定位可以变化。稳定化肋70从底壁24和侧壁26向外延伸。稳定化肋70也位于稳定化部段54的肋接收部段56中。稳定化肋70与模块化壳体100配合,以便于电连接器组件10和模块化壳体100之间的稳定和精确配合。
[0021]如图2所示,模块化壳体100设置为在其中接收电连接器组件10。模块化壳体100具有前壁102、相对的后壁104和在前壁102和后壁104之间延伸的侧壁106。底壁108在前壁102、后壁104和侧壁106之间延伸。盖(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模块化壳体100的顶表面109上。
[0022]如图2所示,前壁102具有设置在其中的两个连接器接收开口110。配合连接器接收罩112从前壁102沿远离后壁104的方向延伸。配合连接器接收罩112围绕连接器接收开口110的周边延伸。连接器接收开口110通过作为前壁102的一部分的肋114彼此隔开。虽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接收开口110和一个肋114,但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
置不同数量的连接器接收开口和肋。
[0023]靠近前壁102处设有连接器接收区域116。连接器接收区域116的尺寸适于在其中接收连接器组件10。定位壁118位于连接器接收区域116的每一侧。定位壁118从前壁102附近朝向后壁104延伸。定位壁118在基本垂直于前壁102的方向上延伸。定位壁118从底壁108朝向顶表面109延伸。从底壁108测量的定位壁118的高度小于前壁102的高度。定位壁118位于连接器接收开口110的相对侧。设置在定位壁118之间的长度或空间L1大约等于连接器组件10的长度L2。
[0024]闩锁接收凹部120位于连接器接收区域116的每一侧。闩锁接收凹部120从前壁102附近朝向后壁104延伸。闩锁接收凹部120从定位壁118朝向顶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块化壳体(100),用于在所述模块化壳体中接收至少一个电连接器组件(10),所述模块化壳体(100)包括:前壁(102),相对的后壁(104),在所述前壁(102)和所述后壁(104)之间延伸的侧壁(106),在所述前壁(102)、所述后壁(104)和所述侧壁(106)之间延伸的底壁(108);设置在所述前壁(102)中的连接器接收开口(110);靠近所述前壁(102)设置的连接器接收区域(116),所述连接器接收区域(116)被定尺寸为在其中接收电连接器组件(10);延伸到所述连接器接收区域(116)中的定位突起(124),所述定位突起(124)从所述底壁(108)延伸并且定位在所述前壁(102)附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壳体(100),其中,配合连接器接收罩(112)从所述前壁(102)沿远离所述后壁(104)的方向延伸,所述配合连接器接收罩(112)围绕所述连接器接收开口(110)的周边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壳体(100),其中,两个连接器接收开口(110)设置在所述前壁(102)中,这两个连接器接收开口(110)通过肋(114)彼此间隔开,所述肋是所述前壁(102)的一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壳体(100),其中,所述定位突起(124)设置在所述前壁(102)的肋(114)附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壳体(100),其中,所述定位壁(118)位于所述连接器接收区域(116)的每一侧,所述定位壁(118)从所述前壁(102)附近朝向所述后壁(104)延伸,所述定位壁(118)在基本垂直于所述前壁(102)的方向上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壳体(100),其中,所述定位壁(118)从所述底壁(108)朝向所述模块化壳体(100)的顶表面(109)延伸,从所述底壁(108)测量的所述定位壁(118)的高度小于所述前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J托雷HC莫尔MB希区柯克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连接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