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320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空间排水系统,属于地下空间技术领域,包括:不少于两个排水子单元、排水主管和若干个连接管,不少于两个排水子单元,每个排水子单元包括蓄水筒、卡件、排水子管和过滤器,蓄水筒包括顶部开口且两端闭口的筒本体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筒本体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筒部,所有的蓄水筒布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卡件呈柱状且下端与对应的蓄水筒的顶部筒部连接,排水子管卡穿插在卡件以及顶部管部内且内部与蓄水筒内空间连通,过滤器设置在排水子管的上端;若干个连接管将每个排水子单元中的蓄水筒与排水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普遍采取水泵配合水管进行抽水,临时布置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空间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空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地表以下区域,用途广泛,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的地面普遍采用混凝土层。
[0003]夏季,地表水大量涌入地下空间内,雨水无法积水排出,越积越多,影响地下空间内设备和人员安全,目前,普遍采取水泵配合水管进行抽水,临时布置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空间排水系统,通过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布置排水子单元和排水主管,地下空间中的积水进入排水子单元中并由连接管进入排水主管中,最终由排水主管将积水排放至外界,解决了普遍采取水泵配合水管进行抽水,临时布置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空间排水系统,包括:
[0006]不少于两个排水子单元,每个排水子单元包括蓄水筒、卡件、排水子管和过滤器,所述蓄水筒包括顶部开口且两端闭口的筒本体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筒本体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筒部,其中,所述卡件、所述排水子管和所述过滤器以及所述顶部筒部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不少于两个,所有的蓄水筒布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卡件卡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所述卡件呈柱状且下端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筒的顶部筒部连接,所述排水子管卡穿插在所述卡件以及所述顶部筒部内且内部与所述蓄水筒内空间连通,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排水子管的上端;
[0007]排水主管,设置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中间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以及
[0008]若干个连接管,将每个所述排水子单元中的蓄水筒与所述排水主管连接。
[0009]在某些实施例中,顶部开口的管本体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管本体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管部。
[0010]在某些实施例中,与所述顶部管部的上端连接的开启件,所述开启件卡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
[00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呈筒状且侧壁具有多个过滤孔。
[00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卡件的顶部具有第一扣环。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启件的顶部具有第二扣环。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主管上的泵体。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地下空间排水系统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布置排水子单元和排水主管,地下空间中的积水进入排水子单元中并由连接管进入排水主管中,最终由排水主管将积水排放至外界,其中,排水子单元结构简单,采取排水子管作为地下空
间积水的排出通道,利用过滤器过滤积水中的杂质,同时考虑到蓄水筒使用长了,积水中细小颗粒杂质会在蓄水筒的底部堆积而影响蓄水筒的蓄水功能使用,对蓄水筒采取可拆分结构设计,通过拆除卡件即可连带排水子管、过滤器以及顶部筒部一并拆除,解决了普遍采取水泵配合水管进行抽水,临时布置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00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地下空间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排水主管与泵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0、排水子单元;101、蓄水筒;1011、筒本体;1012、顶部筒部;102、卡件;103、排水子管;104、过滤器;1041、过滤孔;20、排水主管;201、管本体;202、顶部管部;30、连接管;40、开启件;50、第一扣环;60、第二扣环;70、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空间排水系统,包括:不少于两个排水子单元10、排水主管20和若干个连接管30。
[0024]每个排水子单元10包括蓄水筒101、卡件102、排水子管103和过滤器104。
[0025]所有的蓄水筒101布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蓄水筒101水平纵向布置,采用金属材料乳铁制成,或者硬质塑料制成。蓄水筒101包括顶部开口且两端闭口的筒本体1011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筒本体1011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筒部1012。
[0026]其中,卡件102、排水子管103和过滤器104以及顶部筒部1012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不少于两个,排水子管103均布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中,可以提到排水效率。
[0027]卡件102卡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卡件102呈柱状且下端与对应的蓄水筒101的顶部筒部1012连接。具体地,卡件102的上部径向尺寸大于下部径向尺寸。在一实施例中,卡件102的顶部具有第一扣环50,便于拆装卡件102。
[0028]排水子管103卡穿插在卡件102以及顶部筒部1012内且内部与蓄水筒101内空间连通。
[0029]过滤器104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排水子管103的上端,具体地,过滤器104的上部径向尺寸大于下部径向尺寸,而其下部嵌入排水子管103内,在一实施例中,过滤器104呈筒
状且侧壁具有多个过滤孔1041。
[0030]排水主管20设置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中间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以及
[0031]若干个连接管30将每个排水子单元10中的蓄水筒101与排水主管20连接,具体地,连接管30的一端接合在蓄水筒101上而另一端接合在排水主管20上。
[0032]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排水主管20包括:顶部开口的管本体201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管本体201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管部202,在排水主管20内部具有较多杂质沉淀时,可以通过拆开顶部管部202而打开排水主管20,工作人员对其内部的杂质进行清除,以提高其排水效率。
[0033]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顶部管部202的上端连接的开启件40,开启件40卡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该开启件40呈柱状且便于拆装顶部管部202。在一实施例中,开启件40的顶部具有第二扣环60,便于拆装开启件40。
[003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空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两个排水子单元(10),每个排水子单元(10)包括蓄水筒(101)、卡件(102)、排水子管(103)和过滤器(104),所述蓄水筒(101)包括顶部开口且两端闭口的筒本体(1011)以及活动地嵌设在筒本体(1011)顶部开口处的顶部筒部(1012),其中,所述卡件(102)、所述排水子管(103)和所述过滤器(104)以及所述顶部筒部(1012)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不少于两个,所有的蓄水筒(101)布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卡件(102)卡置在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所述卡件(102)呈柱状且下端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筒(101)的顶部筒部(1012)连接,所述排水子管(103)卡穿插在所述卡件(102)以及所述顶部筒部(1012)内且内部与所述蓄水筒(101)内空间连通,所述过滤器(104)设置在所述排水子管(103)的上端;排水主管(20),设置地下空间中积水区域中间正下方的混凝土层中;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菲田野曹继勇常伟肖秋凤王海丰刘宏吴甜田张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