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机状态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27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5
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包括二导线、二地线体以及一绝缘包带。所述导线的内侧互相接触。所述地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线的相对二侧,各地线体至少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接触所述导线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的形状和第二侧边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导线的外表面的形状。绝缘包带披覆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的高频讯号传输的阻抗变异小、传输稳定性和结构可挠性和弯折性等机械性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待机状态供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待机状态供电方法,尤其是在提供电源转换的供电功能外,还能在待机状态时利用初级侧数字控制器选取空载模式、睡眠模式或断电模式当作待机模式,并控制待机模式的电力供应,进而有效降低待机状态时的耗能,同时大幅改善整体的省电功效。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不同电子装置需要特定的电源以提供所需的电力,所以需要高质量且高效率的电源的转换装置,当作电源供应器用,藉以满足所需的电源,比如集成电路(IC)需要1.2V的低压直流电,电动马达需要12V的直流电,背光模块则需要数百伏以上的高压电源。在目前的电源供应器中,使用具脉波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特性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是最常用方式,因为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体积比线性电源供应器还小,同时转换效率也较高。
[0003]以返驰式(Flyback)电源转换器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为例,需要配置电源控制器以产生高速的PWM驱动信号,并搭配包含初级侧绕组以及次级侧绕组的变压器、切换单元、电流感测电阻、输出整流器、输出电容,其中变压器的初级侧绕组、切换单元、电流感测电阻是串接而形成初级侧回路,而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输出整流器、输出电容是串接而形成次级侧回路,并由PWM驱动信号驱动连接初级侧绕组的切换单元,比如功率晶体管,进而以周期性方式快速打开、关闭切换单元而导通、切断流过切换单元的电流,使得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藉感应初级侧绕组的电流而产生次级侧电流,并经输出整流器、输出电容的整流及滤波后产生稳定的输出电源,以供应负载而运作。
[0004]此外,次级侧回路的输出整流器可单独使用整流二极管搭配输出电容,也可使用次级侧切换单元以及次级侧控制器搭配输出电容而实现整流功能,其中次级侧控制器可进一步达到同步整流功能。
[0005]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受到重视,加之节能减碳的国际风潮下,业界一直致力于尽可能的降低电气装置、电子装置的电力浪费,比如在待机时的耗电,因而导致许多测试规范及协议。尤其,测试规范越来越严格。
[0006]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还不能直接用于比如flyback等这类的切换式电源。进一步而言,目前的切换式电源在空载省点的作法一般只是进入快速模式(burst mode)或是跳脱模式(skip mode)以达到降低PWM频率的目的,进而少打一些PWM pulse,可让输出还是能维持在默认的输出电压范围内,藉以符合相关的规范,但是输入端的90~264Vac还是会持续供电,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形成浪费,所以有一些的一次测控制IC会在开机后断开高压输入,进而完全断绝供电,但是这类手段需要非常高压的先进半导体制程,导致IC成本大幅增加,削弱在市场的竞争力。
[0007]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新颖设计的待机状态供电方法,主要是由类似于一般的数字控制器所实现,当应用环境不需要维持输出电位并在待机状态时,比如手机充电器插在插
座没有接手机,可直接进入断电模式而完全不供电,或者,当应用环境需要在待机状态时维持必要的输出电位,则进入睡眠模式而只提供足以维持所需输出电压的供电能力,或者,当应用环境对待机状态不具有供电需求时,则进入空载模式,可进一步省电,尤其是还可从省电的断电模式、睡眠模式、空载模式中被唤醒而回复到正常供电模式,所以能有效降低整体的耗能,进而大幅改善省电功效,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机状态供电方法,包含步骤S10、S20、S30、S40、S50、S52、S54、S56、S60、S62、S64、S66、S70、S72、S74以及S76,用以实现电源转换功能以及待机供电功能,并且能大幅降低待机状态的耗能而改善整体的省电功效。
[0009]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待机状态供电方法是从步骤S10开始,在电源转换系统产生操作电力以当作输出电源,并经由电源输出端而输出操作电力时,持续侦测电源输出端所承受的负载程度,而要注意的是,电源输出端可为已连接负载,或是未连接任何负载。
[0010]接着进入步骤S20,判断负载程度是否不大于默认的待机负载,且是负载程度不大于待机负载的时间是否维持并达到预设的待机时间,其中待机负载为满载(full loading)的1至5%之间,而待机时间为0.1至10毫秒之间。如果在步骤S20已判断并确定负载程度不大于待机负载且已维持并达到待机时间之后,进入步骤S30而进入待机选取模式。
[0011]在步骤S30之后执行步骤S40时,先判断电源转换系统的电源输出端是否连接负载,或者已连接的负载是否脱离电源输出端,再判断所连接的负载是否具有待机电力需求,然后,选取空载模式(no

load mode)、睡眠模式(sleep mode)或断电模式(power down mode)当作待命模式。具体而言,如果电源转换系统未连接负载,则进入空载模式,而如果所连接的负载具有待机电力需求,则进入睡眠模式,且如果所连接的负载不具有待机电力需求,则进入断电模式。
[0012]在步骤S40中判断电源输出端未连接负载时,进入步骤S50以执行空载模式(no

load mode)(或深度睡眠模式(deep sleep mode)),接着进入步骤S52,驱动电源转换系统产生空载维持电力于电源输出端,然后进入空载唤醒侦测模式的步骤S54,侦测电源输出端的负载程度是否不小于空载唤醒程度,而如果负载程度不小于空载唤醒程度且维持并达到空载唤醒时间,则进入空载回复模式(no

load recovery mode)的步骤S56,驱动电源转换系统产生操作电力,并回到步骤S10。
[0013]举例而言,空载维持电力可为操作电力的0.1至10%之间,空载唤醒程度可为满载的1至5%之间,而空载唤醒时间可为1至10秒之间。
[0014]此外,在步骤S40判断电源输出端已连接负载而且负载具有待机电力需求时,进入步骤S60以执行睡眠模式(sleep mode)。在步骤S60之后,进入步骤S62,驱动电源转换系统产生睡眠维持电力于电源输出端以满足待机电力需求,然后进入步骤S64以执行睡眠唤醒侦测模式,侦测电源输出端的负载程度是否不小于睡眠唤醒程度。如果负载程度不小于睡眠唤醒程度且维持并达到睡眠唤醒时间,则进入步骤S66执行睡眠回复模式(sleep recovery mode),先驱动电源转换系统产生操作电力,再回到步骤S10。
[0015]举例而言,睡眠维持电力是大于或等于空载维持电力,空载唤醒程度可为满载的1至5%之间,而睡眠唤醒时间可为1至10秒之间。
[0016]再着,在步骤S40判断电源输出端已连接负载而且负载不具有待机电力需求时,进入步骤S70执行断电模式(power down mode),而在步骤S70之后进入步骤S72,驱动电源转换系统完全不产生电力以停止经由电源输出端供电给负载,然后进入断电唤醒侦测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待机状态供电方法,用以实现一电源转换功能以及一待机供电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步骤S10,在一电源转换系统产生一操作电力以当作一输出电源,并经由一电源输出端而输出该操作电力时,侦测该电源输出端所承受的一负载程度;一步骤S20,在该步骤S10之后,判断该负载程度是否不大于默认的一待机负载,且是否维持并达到预设的一待机时间;一步骤S30,在该步骤S20已判断出该负载程度不大于该待机负载且维持并达到该待机时间之后,进入一待机选取模式;一步骤S40,在该步骤S30进入该待机选取模式之后,判断该电源转换系统的该电源输出端是否连接一负载,或者已连接的该负载是否脱离该电源输出端,并判断所连接的该负载是否具有一待机电力需求,藉以选取一空载模式(no

load mode)、一睡眠模式(sleep mode)或一断电模式(power down mode)当作一待机模式,如果该电源转换系统未连接该负载,则进入该空载模式,而如果该负载具有该待机电力需求,则进入该睡眠模式,且如果该负载不具有该待机电力需求,则进入该断电模式;一步骤S50,在该步骤S40判断该电源输出端未连接该负载之后,执行该空载模式或一深度睡眠模式(deep sleep mode);一步骤S52,在该空载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产生一空载维持电力于该电源输出端,然后进入一空载唤醒侦测模式;一步骤S54,在该空载唤醒侦测模式中,侦测该电源输出端的该负载程度是否不小于一空载唤醒程度,而如果该负载程度不小于该空载唤醒程度且维持并达到一空载唤醒时间,则进入一空载回复模式(no

load recovery mode);一步骤S56,在该空载回复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产生该操作电力,并回到该步骤S10;一步骤S60,在该步骤S40判断该电源输出端已连接该负载且该负载具有该待机电力需求之后,执行该睡眠模式;一步骤S62,在该睡眠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产生一睡眠维持电力于该电源输出端以满足该待机电力需求,然后进入一睡眠唤醒侦测模式;一步骤S64,在该睡眠唤醒侦测模式中,侦测该电源输出端的该负载程度是否不小于一睡眠唤醒程度,而如果该负载程度不小于该睡眠唤醒程度且维持并达到一睡眠唤醒时间,则进入一睡眠回复模式(sleep recovery mode);一步骤S66,在该睡眠回复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产生该操作电力,并回到该步骤S10;一步骤S70,在该步骤S40判断该电源输出端已连接该负载且该负载不具有该待机电力需求之后,执行该断电模式);一步骤S72,在该断电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不产生电力以停止经由该电源输出端供电给该负载,然后进入一断电唤醒侦测模式;一步骤S74,在该断电唤醒侦测模式中,侦测该电源输出端的该负载程度是否不小于一断电唤醒程度,而如果该负载程度不小于该断电唤醒程度且维持并达到一断电唤醒时间,则进入一断电回复模式(power down recovery mode);以及
一步骤S76,在该断电回复模式中,驱动该电源转换系统产生该操作电力,并回到该步骤S10,其中该待机负载为一满载(full loading)的1至5%之间,该待机时间为0.1至10毫秒之间,该空载维持电力为该操作电力的0.1至10%之间,该睡眠维持电力是大于或等于该空载维持电力,该空载唤醒程度为该满载的1至5%之间,该睡眠唤醒程度为该满载的1至5%之间,该断电唤醒程度为该满载的1至5%之间,该空载唤醒时间为1至10秒之间,该睡眠唤醒时间为1至10秒之间,该断电唤醒时间为1至10秒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状态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换系统包含:一初级侧数字控制器,用以执行该步骤S10、该步骤S20、该步骤S30、该步骤S40、该步骤S50、该步骤S52、该步骤S54、该步骤S56、该步骤S60、该步骤S62、该步骤S64、该步骤S66、该步骤S70、该步骤S72、该步骤S74、该步骤S76,且包含一初级侧电源接脚、一初级侧接地接脚、一初级侧驱动接脚以及一初级侧电流感测接脚,该初级侧接地接脚是连接至一初级侧接地电位;一次级侧同步控制器,包含一次级侧驱动接脚、一次级侧接地接脚以及一次级侧电源接脚,该次级侧接地接脚是连接至一次级侧接地电位;一整流单元,接收并整流一外部输入电源后产生一整流电源;一电源单元,接收该外部输入电源,且经处理后产生并输出一电源电压,该初级侧电源接脚连接该电源单元以接收该电源电压而供该初级侧数字控制器,且该次级侧同步控制器是经由该次级侧电源接脚接收该电源电压以当作一次级侧电源电压;一变压器单元,包含相互耦合的一初级侧绕组以及一次级侧绕组,该初级侧绕组的一端连接该整流单元以接收该整流电源;一初级侧切换单元,该初级侧切换单元的一汲极是连接该初级侧绕组的一另一端,该初级侧切换单元的一闸极是连接该初级侧驱动接脚;一电流感测单元,该电流感测单元的一端连接至该初级侧电流感测接脚以及该初级侧切换单元的一源极,该电流感测单元的一另一端连接至该初级侧接地电位,该电流感测接脚产生一电流感测信号,该电流感测信号经该电流感测接脚而传送至该初级侧数字控制器;一次级侧切换单元,具有一汲极、一闸极以及一源极;以及一次级侧输出电容,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汲极是连接该次级侧绕组的一端,该次级侧绕组的一另一端连接该次级侧接地电位,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闸极连接该次级侧驱动接脚,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源极连接该次级侧输出电容的一端以及该负载的一端,该次级侧输出电容的一另一端以及该负载的一另一端是连接该次级侧接地电位,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源极是当作该电源输出端以产生该输出电源而供电给该负载,该初级侧数字控制器经该电流感测接脚接收来自该电流感测单元的电流感测信号,并依据该电流感测信号而产生一初级侧驱动信号,且经由该初级侧驱动接脚传送至该初级侧切换单元的闸极,该初级侧驱动信号为一脉冲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并具有一PWM频率,且包含周期性的一导通位准以及一关闭位准,用以周期性打开导通或关闭该初级侧切换单元,并改变该初级侧绕组的一初级侧电流,该次级侧同步控制器是依据该次级侧电流或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汲极

源极跨压而产生一次级侧驱动信号,并经由该次级侧驱动接脚而传送至
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闸极,藉以控制该次级侧切换单元的打开导通或关闭截止,该次级侧绕组是利用与该初级侧绕组之间的电磁感应作用而产生一次级侧电流,并经该次级侧同步控制器的控制而流过该次级侧切换单元以及该次级侧输出电容且到达该负载,且该次级侧输出电容、该负载是相互并联连接后而串接至该次级侧切换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机状态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初级侧切换单元以及该次级侧切换单元包含一金氧半(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或一氮化镓场效晶体管(GaN(Gallium Nitride)FET)、或一碳化硅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SiC

MOS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嘉詹祖怀林志峯
申请(专利权)人: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