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64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一外螺纹管、盖子、进水管、第二圆管、第二外螺纹管、第二内螺纹孔、粗网筛、第三圆管、第三外螺纹管、第三内螺纹孔、细网筛、第四圆管、第四外螺纹管、第四内螺纹孔、托网、PP棉滤芯、水舱、第五内螺纹孔、出水阀,所述第一圆管竖直设置,第一圆管上端面设有盖子,第一圆管、盖子之间铰接且铰接转轴为第一圆管轴线,盖子上端面中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第一圆管内部连通,第一圆管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外螺纹管,第一圆管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二圆管,第二圆管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内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杂质和生态水高效分离,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的
,特别是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某一区域的生态水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会直接对采取的水样品进行检测,而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水中含有树叶、树枝、小动物、泥沙等杂质,这些杂质和生态水混在一起检测会影响水成分检测的准确性,所以为了生态水成分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将杂质和生态水分开,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能够使杂质和生态水高效分离,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一外螺纹管、盖子、进水管、第二圆管、第二外螺纹管、第二内螺纹孔、粗网筛、第三圆管、第三外螺纹管、第三内螺纹孔、细网筛、第四圆管、第四外螺纹管、第四内螺纹孔、托网、PP棉滤芯、水舱、第五内螺纹孔、出水阀,所述第一圆管竖直设置,第一圆管上端面设有盖子,第一圆管、盖子之间铰接且铰接转轴为第一圆管轴线,盖子上端面中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第一圆管内部连通,第一圆管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外螺纹管,第一圆管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二圆管,第二圆管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内螺纹孔,第一外螺纹管拧入第二内螺纹孔,第二圆管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粗网筛,第二圆管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外螺纹管,第二圆管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三圆管,第三圆管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三内螺纹孔,第二外螺纹管拧入第三内螺纹孔,第三圆管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细网筛,第三圆管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三外螺纹管,第三圆管下方设有同轴的第四圆管,第四圆管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四内螺纹孔,第二外螺纹管拧入第四内螺纹孔,第四圆管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托网,托网上端面设有PP棉滤芯,第四圆管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四外螺纹管,第四圆管下方设有水舱,水舱上端面设有第五内螺纹孔,第四外螺纹管拧入第五内螺纹孔,水舱底端设有出水阀。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管、第一外螺纹管、第二圆管、第二外螺纹管、第三圆管、第三外螺纹管、第四圆管、第四外螺纹管的内径均相同。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下端面均设有相适应的密封圈。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管、第一外螺纹管、第二圆管、第二外螺纹管、第三圆管、第三外螺纹管、第四圆管、第四外螺纹管、水舱均呈透明状。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杂质和生态水高效分离,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粗网筛、细网筛二次拦截,是为了防止杂质过多堵住网筛,进而影响了过滤效率,同时PP棉滤芯仅仅拦截剩余的微小固体颗粒,减轻了PP棉滤芯的负担,延长了PP棉滤芯的使用寿命,而且粗网筛、细网筛能够清洗后重复使用,降低了过滤成本;第一圆管、第
一外螺纹管、第二圆管、第二外螺纹管、第三圆管、第三外螺纹管、第四圆管、第四外螺纹管、水舱均呈透明状,方便观测粗网筛、细网筛、PP棉滤芯、托网的过滤状况,方便及时清洗粗网筛、细网筛、托网,方便及时更换PP棉滤芯。
[000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圆管1、第一外螺纹管11、盖子12、进水管121、第二圆管2、第二外螺纹管21、第二内螺纹孔22、粗网筛23、第三圆管3、第三外螺纹管31、第三内螺纹孔32、细网筛33、第四圆管4、第四外螺纹管41、第四内螺纹孔42、托网43、PP棉滤芯44、水舱5、第五内螺纹孔51、出水阀52,所述第一圆管1竖直设置,第一圆管1上端面设有盖子12,第一圆管1、盖子12之间铰接且铰接转轴为第一圆管1轴线,盖子12上端面中部设有进水管121,进水管121与第一圆管1内部连通,第一圆管1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外螺纹管11,第一圆管1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二圆管2,第二圆管2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内螺纹孔22,第一外螺纹管11拧入第二内螺纹孔22,第二圆管2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粗网筛23,第二圆管2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外螺纹管21,第二圆管2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三圆管3,第三圆管3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三内螺纹孔32,第二外螺纹管21拧入第三内螺纹孔32,第三圆管3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细网筛33,第三圆管3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三外螺纹管31,第三圆管3下方设有同轴的第四圆管4,第四圆管4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四内螺纹孔42,第二外螺纹管21拧入第四内螺纹孔42,第四圆管4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托网43,托网43上端面设有PP棉滤芯44,第四圆管4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四外螺纹管41,第四圆管4下方设有水舱5,水舱5上端面设有第五内螺纹孔51,第四外螺纹管41拧入第五内螺纹孔51,水舱5底端设有出水阀52。
[0012]其中,所述第一圆管1、第一外螺纹管11、第二圆管2、第二外螺纹管21、第三圆管3、第三外螺纹管31、第四圆管4、第四外螺纹管41的内径均相同。
[0013]其中,所述第一圆管1、第二圆管2、第三圆管3、第四圆管4下端面均设有相适应的密封圈6。
[0014]其中,所述第一圆管1、第一外螺纹管11、第二圆管2、第二外螺纹管21、第三圆管3、第三外螺纹管31、第四圆管4、第四外螺纹管41、水舱5均呈透明状。
[0015]本技术工作过程:
[0016]本技术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将生态水从进水管121注入,生态水依次经过粗网筛23、细网筛33、PP棉滤芯44后流入水舱5,粗网筛23拦截树叶、树枝、小动物、大泥沙,细网筛33拦截细泥沙等细小固体颗粒,PP棉滤芯44拦截剩余的微小固体颗粒。
[0017]本技术,杂质和生态水高效分离,使生态水成分测量更加准确;粗网筛23、细网筛33二次拦截,是为了防止杂质过多堵住网筛,进而影响了过滤效率,同时PP棉滤芯44仅仅拦截剩余的微小固体颗粒,减轻了PP棉滤芯44的负担,延长了PP棉滤芯44的使用寿命,而
且粗网筛23、细网筛33能够清洗后重复使用,降低了过滤成本;第一圆管1、第一外螺纹管11、第二圆管2、第二外螺纹管21、第三圆管3、第三外螺纹管31、第四圆管4、第四外螺纹管41、水舱5均呈透明状,方便观测粗网筛23、细网筛33、PP棉滤芯44、托网43的过滤状况,方便及时清洗粗网筛23、细网筛33、托网43,方便及时更换PP棉滤芯44。
[001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样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管(1)、第一外螺纹管(11)、盖子(12)、进水管(121)、第二圆管(2)、第二外螺纹管(21)、第二内螺纹孔(22)、粗网筛(23)、第三圆管(3)、第三外螺纹管(31)、第三内螺纹孔(32)、细网筛(33)、第四圆管(4)、第四外螺纹管(41)、第四内螺纹孔(42)、托网(43)、PP棉滤芯(44)、水舱(5)、第五内螺纹孔(51)、出水阀(52),所述第一圆管(1)竖直设置,第一圆管(1)上端面设有盖子(12),第一圆管(1)、盖子(12)之间铰接且铰接转轴为第一圆管(1)轴线,盖子(12)上端面中部设有进水管(121),进水管(121)与第一圆管(1)内部连通,第一圆管(1)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外螺纹管(11),第一圆管(1)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二圆管(2),第二圆管(2)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内螺纹孔(22),第一外螺纹管(11)拧入第二内螺纹孔(22),第二圆管(2)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粗网筛(23),第二圆管(2)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外螺纹管(21),第二圆管(2)下方设有同轴的第三圆管(3),第三圆管(3)上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三内螺纹孔(32),第二外螺纹管(21)拧入第三内螺纹孔(32),第三圆管(3)内管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细网筛(3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磊王宽强周洁赵怡黄蓓王涛陈琪詹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