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3263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请求,以获取对应的第二端业务的第二端业务数据;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端设备,以使第一端设备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同步至对应的第一端业务;并接收响应第二端业务数据的第一响应信息;根据第一响应信息向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以完成数据同步。使每个第一端业务及第二端业务之间单独进行数据同步,且同步开始及同步结束的信息由第一端业务或第二端业务自行发送,保证了每个业务在数据同步时的相互独立,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防止了资源被浪费的情况。防止了资源被浪费的情况。防止了资源被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Virtual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vBRAS)通过采用先进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简称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简称NFV)技术,实现了传统BRAS产品转控分离,是用户实现各种业务的入口,作为用户接入网络的第一跳网关,维护了大量与用户相关的业务属性、配置及状态。其包括控制平面(BRAS

Control Plane,简称BRAS

CP)和转发平面(BRAS

User Plane,简称BRAS

UP)。
[0003]其中,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使用了转控分离协议(Control Planeand User Plane Separated Protocol,简称CUSP),CUSP是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的通信通道,通过标准化开放接口,实现控制面和转发面分离,完成控制面对转发面的控制和管理。
[0004]对于实现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之间的数据同步,CUSP通道需要接收到所有上线业务的同步开始信息后,才会向各业务发送整体同步开始信息,并在接收到所有上线业务的同步结束信息后,才会向各业务发送整体同步结束信息,以完成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之间的数据同步。但是,当某些业务若存在同步异常,没有及时发送同步结束信息时,会导致整个同步流程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在进行数据同步时,因为某些业务若存在同步异常而导致整个同步流程失败,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第二端设备,包括:建立与第一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通道;接收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请求,第一同步请求为第一端设备根据任一第一端业务的第一数据请求生成,并携带有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根据第一业务标识获取对应的第二端业务的第二端业务数据;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端设备,以使第一端设备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同步至对应的第一端业务;接收响应第二端业务数据的第一响应信息,第一响应信息表征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完成;根据第一响应信息向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以完成数据同步。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
[000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
[0009]通过接收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请求,第一同步请求并携带有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根据第一业务标识获取对应的第二端业务的第二端业务数据;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端设备,以使第一端设备将第二端业务数据同步至对应的第一端业务;并接收响应第二端业务数据的第一响应信息;根据第一响应信息向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以完成数据同步。使每个第一端业务及第二端业务之间单独进行数据同步,且同步开始及同步结束的信息由第一端业务或第二端业务自行发送,保证了每个业务在数据同步时的相互独立,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防止了资源被浪费的情况。且避免在数据同步中,因为整体控制同步开始及同步结束时,若某些业务存在同步异常,则会导致其他业务因不能接收到同步结束信息而同步失败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0019]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系统的示意图,该数据同步系统包括第一端设备及第二端设备,其中,第一端设备及第二端设备中的任一者为控制面设备,第一端设备及第二端设备中的另一者为转发面设备。
[0022]控制面设备:为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控制网元,也可称为BRAS

CP。BRAS

CP定位为用户设备控制管理部件,部署于电信基础设施云(Telecom infrastructure Cloud,
简称TIC)的核心,负责用户接入管理、认证计费、用户会话及策略管理等。
[0023]转发面设备:为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转发网元,也可称为BRAS

UP,定位为L3网络边缘及用户策略执行部件,部署于TIC边缘,负责流量转发及用户流量控制等。
[0024]为了方便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基于CUSP的通信通道为例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通道,如VxLAN通道、NetConf通道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做限制。
[0025]控制面设备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接口包括CUSP通道,CUSP通道通过标准化的开放接口,实现控制面和转发面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与第一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同步请求为所述第一端设备根据任一第一端业务的第一数据请求生成,并携带有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标识获取对应的第二端业务的第二端业务数据;将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端设备将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同步至对应的第一端业务;接收响应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的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表征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完成;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以完成数据同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整体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整体同步请求获取所有第二端业务的第二端业务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对应的第一整体数据反馈,以使所述第一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整体数据反馈,将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同步至对应的第一端业务;接收对应的第一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同步请求为任一第一端业务同步异常时,所述第一端设备生成的请求,所述第一同步请求携带有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端设备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同步请求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对应的同步开始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端业务根据所述同步开始信息进入数据接收状态,所述数据接收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接收所述第一端设备响应所述同步开始信息的同步确认信息;根据所述同步确认信息使对应的第二端业务进入数据发送状态,所述数据发送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端业务对应的所述第二端业务数据已经获取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向对应的第二端业务发送确认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端业务退出所述数据发送状态;接收所述第二端业务响应所述确认信息的结束信息;根据所述结束信息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结束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任一第二端业务的第二数据请求;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向所述第一端设备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举赵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