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5G通信系统建立在4G技术架构之上,由现有通信技术演进而来。它要求更快的传输速率,是4G的百倍甚至千倍。为了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毫米波通信技术成为了5G通信技术中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
[0003]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系统中,全数字预编码的复杂度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导致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无法实施。另外,为每一根天线配置一条射频链路则会产生巨大的硬件成本和功耗。由于毫米波信道的超大带宽以及多径特性,其信道是频率选择性的,有必要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因此,用户调度不再是简单的在时频域选择出待服务用户子集,同时还考虑模拟域的波束对选择问题。
[0004]现有的用户调度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基于空时分多址(Spatial
‑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基站端和待调度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数据;将所述信道状态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中,获取满足最大信道增益的用户候选集;其中,所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是由标注有用户终端与基站端之间波束强度标签的样本信道状态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包括第一神经网络和第二神经网络;对所述用户候选集中的空间复用用户进行排序,获取用户调度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通过以下步骤训练得到:根据标注有用户终端与基站端之间波束强度标签的样本信道状态数据,构建第一训练样本集;将所述第一训练样本集输入到第一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获取虚拟用户信道和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所述虚拟用户信道为使用相同波束的用户组对应的信道;根据所述虚拟用户信道,构建第二训练样本集;将所述第二训练样本集输入到第二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获取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和所述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和所述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包括:根据所述预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和所述预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得到预训练的用户选择模型;利用所述预训练的用户选择模型预测得到候选用户终端;基于预测得到的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强度标签与实际训练集的候选用户终端的波束强度标签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反向传播,以对所述预训练的用户选择模型进行微调,获得训练好的用户选择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候选集中的空间复用用户进行排序,获取用户调度结果,包括:S1,根据所述用户候选集中用户终端的信道增益,对所述用户候选集中的空间复用用户进行降序排列,构建索引集合;S2,根据所述索引集合中每个空间复用用户的最大强度波束索引,构建用户索引集合;S3,根据所述用户索引集合,确定最大强度波束的空间复用用户的频率资源分配预测值;S4,对所述频率资源分配预测值中每一个资源块分类概率值进行降序排列;S5,重复S2至S4,直至所有用户终端分配对应的频率资源后,确定用户调度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用户候选集中的用户进行排序,获取用户调度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预编码码本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并根据用户调度结果,获取模拟预编码;根据所述模拟预编码和所述用户调度结果,获取数字预编码;
根据所述模拟预编码和所述数字预编码,对上下行信道进行用户调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预编码和所述数字预编码,对上下行信道进行用户调度,包括:根据所述模拟预编码和所述数字预编码,获取系统速率总和;根据信噪比最大准则和所述系统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婧,张伟,朱宇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