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37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包括家具框架和用以与家具框架配合的面料层,面料层包括装配部和主体部,主体部全部或部分采用3D特斯林布层,3D特斯林布层厚度尺寸至少大于等于3mm,3D特斯林布层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位于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中的特斯林纱线为非水平设置,中间层通过特斯林纱线编织形成具有透气间隙的立体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结构,采用具有立体结构的3D特斯林布层,可以简化了产品生产的工序,方便产品的装配,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同时便于配套户外家具使用,具有弹性结构,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特斯林化纤广泛应用于户外遮阳产品,采用高强度涤纶工业长丝为内芯,外包覆聚氯乙烯(PVC)塑料材料制成,采用涤纶内芯是为了保证较高的强度,而采用PVC包覆可以达到外观色彩等特殊性能要求。现有特斯林面料都是用表皮光滑的PVC包覆圆丝编织而成的,表面结构体现单一,感官度不够,凹凸感不强。
[0003]现有的特斯林布因产品结构设置,其通常为单层的经纬纱线进行编织构成,其本身厚度尺寸通常不超过2mm,在较多的户外产品中,其通常还需要内置海绵层作为中间,形成有较好的舒适性,但是,海绵材料长期在户外使用,其容易出现吸水,导致发霉,影响使用效果,且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塌陷,影响使用效果。
[0004]申请人研发了初代3D特斯林布产品,其形成具有立体厚度尺寸规格的整体布料,便于配套户外椅使用,具有弹性结构,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如公告号为CN217203117U。然而,在后期编织使用过程中,因中间层与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的编织结构特性,导致其生产产能相对较低,中间层形成的编织工艺较为复杂,为此,通过后期不断试验改进,申请人研发了一款新型编织结构的3D特斯林布,提高了编织效率,同时也可以满足户外家具配套使用,同样具有良好的弹性结构和使用舒适性。
[0005]另外,现有具有填充结构设计的椅面或者沙发面或者躺椅面结构,其在户外家具生产过程中,其需要多道人工工序进行加工制成,其还需要铺设、填充、车缝定形、装配等工序,导致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优化结构,采用具有立体结构的3D特斯林布层,可以简化了产品生产的工序,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
[0007]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包括家具框架和用以与家具框架配合的面料层,所述面料层包括装配部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全部或部分采用3D特斯林布层,所述3D特斯林布层厚度尺寸至少大于等于3mm,所述3D特斯林布层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位于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中的特斯林纱线为非水平设置,所述中间层通过特斯林纱线编织形成具有透气间隙的立体空间。
[0009]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边沿位置,所述装配部包括环套和位于环套内的轴芯,所述装配部用以与家具框架内的装配槽腔卡嵌配合。
[0010]所述环套和所述轴芯通过热熔一体固定。
[0011]所述环套采用单层的特斯林布卷边形成。
[0012]所述主体部中包括至少一个3D特斯林布层单元,相邻两个3D特斯林布层单元之间通过衔接部一体衔接。
[0013]装配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衔接部,所述衔接部为实心特斯林布层。
[0014]上表面层包括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配合,下表面层包括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配合,所述中间层包括中间编织纱,所述中间编织纱依次往返与上表面层和上表面层进行交织配合。
[0015]所述中间编织纱呈倒“V”形与上层纬纱配合,并依次呈“V”形与下层纬纱配合,往复交织延续。
[0016]所述中间编织纱呈倒“W”形与上层纬纱配合,并依次呈“W”形与下层纬纱配合,往复交织延续。
[0017]家具框架为椅框架、沙发框架、吊篮框架、躺床框架中的任意一种。
[0018]本技术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优化结构,采用具有立体结构的3D特斯林布层,可以简化了产品生产的工序,方便产品的装配,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同时便于配套户外家具使用,具有弹性结构,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0019]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家具框架和面料层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家具框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面料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3D特斯林布层交织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7为本技术的上表面层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8为本技术的下表面层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9为本技术的3D特斯林布层交织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10为本技术的上表面层结构示意图二;
[0030]图11为本技术的下表面层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12为本技术的3D特斯林布层边沿部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技术的3D特斯林布层边中间部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4]实施例1
[0035]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包括
家具框架1和用以与家具框架1配合的面料层2,面料层2包括装配部21和主体部22,家具框架1为椅框架、沙发框架、吊篮框架、躺床框架中的任意一种;可以形成户外椅、户外餐椅、户外躺椅、户外沙发、户外秋千椅、户外吊篮、户外躺床等对应产品。
[0036]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22全部采用3D特斯林布层3,使得椅面、躺床面等区域均为3D特斯林布层3,形成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效果。
[0037]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22部分采用3D特斯林布层3,其中主体部中可以形成多个具有3D特斯林布层的3D特斯林布层单元24,使得产品表面具有良好的凹凸效果,形成更好的外观美感,同时其也对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效果。
[0038]基于上述,还包括装配部21位于主体部2边沿位置,装配部21包括环套26和位于环套26内的轴芯25,装配部21用以与家具框架1内的装配槽腔11卡嵌配合,环套26和轴芯25通过热熔一体固定,环套26采用单层的特斯林布卷边形成;优化该结构设计,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使得面料层2独立形成一个装配部件整体,在加工过程中,直接结合所需对应装配的家具框架1可以对应裁切形成装配部件,直接与家具框架1可以装配后完成产品装配,避免了传统产品所需要铺面、车缝定形等工序,降低了户外家具的生产成本。
[0039]优化的,装配部21和主体部22之间设有衔接部23,衔接部23为实心特斯林布层,其中实心特斯林布层优选为单层的特斯林布层或采用双层特斯林布层通过热熔粘结为一体,为薄形布料,便于装配部21形成包边结构,可以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包括家具框架和用以与家具框架配合的面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包括装配部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全部或部分采用3D特斯林布层,所述3D特斯林布层厚度尺寸至少大于等于3mm,所述3D特斯林布层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位于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中的特斯林纱线为非水平设置,所述中间层通过特斯林纱线编织形成具有透气间隙的立体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边沿位置,所述装配部包括环套和位于环套内的轴芯,所述装配部用以与家具框架内的装配槽腔卡嵌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和所述轴芯通过热熔一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采用单层的特斯林布卷边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特斯林布的户外家具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中包括至少一个3D特斯林布层单元,相邻两个3D特斯林布层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启跃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宏跃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