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31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包括变桨轴承,变桨轴承包括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变桨轴承内套圈上设有内套圈安装孔,变桨轴承外套圈设有外套圈安装孔,内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内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外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外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内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叶根螺柱,外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轮毂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通过特殊螺柱和螺栓的排布和数量规格设置可以提升装置各个零部件的材料利用率,为小叶根节圆、小轮毂外圈提供新的联接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给风轮联接装置提供新的结构方案,有利于风轮联接装置的运输和安装,降低系统成本。降低系统成本。降低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力发电需求的增加,风电机组逐渐趋于大型化,风轮联接装置作为风力机组重要组成部件,高承载性、联接部位高强度、运输维护的便利性、大尺寸制造的局限性、系统平价趋势等瓶颈均给风轮联接装置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风轮联接装置常规设计很难满足现有要求。
[0003]风轮联接装置的叶片、叶根法兰、联接圆盘、变桨轴承、轮毂等结构存在加工机床、运输工具和安装工具的上限值,螺栓强度作为风电机组强度计算的重要指标,随着大兆瓦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机组的开发,在高可靠性、低成本要求下,上述结构很难实现结构紧凑和装置各零部件材料的高利用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风轮联接装置在高可靠性、低成本要求下,很难实现结构紧凑和装置各零部件的材料的高利用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包括变桨轴承,所述变桨轴承包括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上设有内套圈安装孔,所述变桨轴承外套圈设有外套圈安装孔,所述内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内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所述外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外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所述内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叶根螺柱,所述外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轮毂螺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通过特殊螺柱和螺栓的排布和数量规格设置可以提升装置各个零部件的材料利用率,为小叶根节圆、小轮毂外圈提供新的联接方式,本专利技术给风轮联接装置提供新的结构方案,有利于风轮联接装置的运输和安装,降低系统成本。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连接有联接圆盘,所述联接圆盘连接有叶根法兰,所述叶根法兰连接有叶片。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桨轴承外套圈连接有轮毂。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与联接圆盘之间、联接圆盘与叶根法兰之间、叶根法兰与叶片之间通过双排叶根螺柱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桨轴承外套圈与轮毂之间通过双排轮毂螺栓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桨轴承还包括密封装置和保持架,所述密封装置内嵌在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之间的端面凹槽内,所述保持架安装在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之间的滚道卡槽上,所述密封装置的材质为氢化丁腈橡胶。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两排内套圈安装孔包括外排内套圈安装孔和内
排内套圈安装孔,所述两排外套圈安装孔包括外排外套圈安装孔和内排外套圈安装孔,所述外排内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内排内套圈安装孔的数量,所述外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内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对于变桨轴承内套圈的安装孔设置,由于螺栓施加预紧力是在轮毂内部的工艺孔完成,最外圈安装孔即外排内套圈安装孔数量可相对于内圈安装孔即内排内套圈安装孔多布置,以便于打扭矩;对于变桨轴承外套圈的安装孔设置,由于螺栓施加预紧力是在轮毂外侧,最内圈的螺栓安装和施加预紧力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最外圈安装孔即外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可相对于内圈安装孔即内排外套圈安装孔较多布置。
[0013]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通过特殊螺柱和螺栓的排布和数量规格设置可以提升装置各个零部件的材料利用率,为小叶根节圆、小轮毂外圈提供新的联接方式,本专利技术给风轮联接装置提供新的结构方案,有利于风轮联接装置的运输和安装,降低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变桨轴承内、外套圈的双排螺栓/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变桨轴承端面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轮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叶片;2、叶根法兰;3、联接圆盘;4、变桨轴承内套圈;5、双排轮毂螺栓;6、垫圈;7、变桨轴承外套圈;8、密封装置;9、保持架;10、轮毂;11、螺母;12、双排叶根螺柱;13、外排外套圈安装孔;14、内排外套圈安装孔;15、外排内套圈安装孔;16、内排内套圈安装孔;17、轮毂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包括变桨轴承,变桨轴承如图3所示,包括变桨轴承内套圈4和变桨轴承外套圈7,变桨轴承内套圈上设有内套圈安装孔,变桨轴承外套圈设有外套圈安装孔,内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内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外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外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内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叶根螺柱12,外套圈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双排轮毂螺栓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通过特殊螺柱和螺栓的排布和数量规格设置可以提升装置各个零部件的材料利用率,为小叶根节圆、小轮毂外圈提供新的联接方式,本专利技术给风轮联接装置提供新的结构方案,有利于风轮联接装置的运输和安装,降低系统成本。
[0021]如图2所示,变桨轴承内套圈连接有联接圆盘3,联接圆盘连接有叶根法兰2,所述叶根法兰连接有叶片1;变桨轴承外套圈连接有轮毂10;轮毂如图4所示,轮毂上设有若干轮毂工艺孔17,变桨轴承内套圈与联接圆盘之间、联接圆盘与叶根法兰之间、叶根法兰与叶片之间通过双排叶根螺柱相连;变桨轴承外套圈与轮毂之间通过双排轮毂螺栓相连,双排轮毂螺栓的头顶端部设有垫圈6;变桨轴承还包括密封装置8和保持架9,密封装置内嵌在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之间的端面凹槽内,保持架安装在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之间的滚道卡槽上,所述密封装置的材质为氢化丁腈橡胶。
[0022]如图3所示,两排内套圈安装孔包括外排内套圈安装孔15和内排内套圈安装孔16,两排外套圈安装孔包括外排外套圈安装孔13和内排外套圈安装孔14,外排内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内排内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外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内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对于变桨轴承内套圈的安装孔设置,由于螺栓施加预紧力是在轮毂内部的工艺孔完成,最外圈安装孔即外排内套圈安装孔数量可相对于内圈安装孔即内排内套圈安装孔多布置,以便于打扭矩;对于变桨轴承外套圈的安装孔设置,由于螺栓施加预紧力是在轮毂外侧,最内圈的螺栓安装和施加预紧力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最外圈安装孔即外排外套圈安装孔的数量可相对于内圈安装孔即内排外套圈安装孔较多布置。
[0023]在单排螺栓强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风轮联接装置不需要通过增大轴承的厚度、螺栓规格、叶根外径等加重风轮联接装置整体强度下,可以在保证接口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双排螺栓,不仅满足螺栓强度要求,同时可降低一档螺栓规格大小;双排螺栓的数量布置可通过将一排螺栓在单排应力高点区域附近进行插点施加,或通过极限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变桨轴承,所述变桨轴承包括变桨轴承内套圈和变桨轴承外套圈,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上设有内套圈安装孔,所述变桨轴承外套圈设有外套圈安装孔,所述内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内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所述外套圈安装孔有两排,两排外套圈安装孔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连接有联接圆盘,所述联接圆盘连接有叶根法兰,所述叶根法兰连接有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桨轴承外套圈连接有轮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轮联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桨轴承内套圈与联接圆盘之间、联接圆盘与叶根法兰之间、叶根法兰与叶片之间通过双排叶根螺柱相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何先照何俊尉周伟达魏则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