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82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包括挡土墙本体,所述挡土墙本体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每层阶梯上均安装有多个沿阶梯横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反滤包,挡土墙本体内位于每层阶梯的下方均安装有一根沿阶梯横向布置的横向汇水管,每个反滤包的底部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纵向排水管,每个反滤包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纵向排水管与横向汇水管连接。本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通过将挡土墙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同时大大方便了排水管反滤包的施工,底部的横向汇水管通过挡土墙首尾端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避免水对墙底的冲刷,有利于集中处理利用。中处理利用。中处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重力式挡土墙以混凝土重力式挡墙较为常见。为了减少墙背后水土压力,一般挡土墙要设立内径50mm~120mm的PVC排水管,坡度5%,间距2m~3m不等,另为了防止土进入堵住孔洞,排水孔起始端(迎土端)还需设置近乎直立的反滤包。这样一来,一是近乎直立的反滤包施工较为困难,费时费力,二是在墙外立面就可见很多排水孔洞,时间一久,挡土墙外立面可见很多水渍,墙外立面不能做任何的其他功能考虑。三是排出的水长年累月对墙脚有一定冲刷作用,会造成挡土墙安全隐患。四是排水的水散排未能很好收集利用,不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通过将挡土墙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节省了材料,同时大大方便了排水管反滤包的施工,做到了方便快捷经济,底部的横向汇水管通过挡土墙首尾端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避免水对墙底的冲刷,有利于集中处理利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包括挡土墙本体,所述挡土墙本体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每层阶梯上均安装有多个沿阶梯横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反滤包,挡土墙本体内位于每层阶梯的下方均安装有一根沿阶梯横向布置的横向汇水管,每个反滤包的底部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纵向排水管,每个反滤包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纵向排水管与横向汇水管连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施工时,通过提前在挡土墙本体内部设置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汇水管,避免了墙外立面的孔洞,做到了挡土墙外立面光滑整洁,可在上面做公益宣传、文化宣传、广而告之、绿化等,提高挡土墙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将挡土墙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可以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节省了材料,同时大大方便了排水管反滤包的施工,做到了方便快捷经济。雨水落下后,每层台阶上雨水通过反滤包的过滤后经由纵向排水管输送至横向汇水管进行汇集,横向汇水管收集的雨水通过挡土墙首尾端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避免水对墙底的冲刷,做到集中处理利用,践行了海绵城市理念。
[0006]优选的,所述挡土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层,通过设置垫层,可以确保挡土墙本体浇筑时的平整性。
[0007]优选的,上下相邻两层阶梯上的反滤包安装位置交错设置,采用交错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相同数量的反滤包的情况下,扩大对雨水的收集面积,达到更好的收集效果。
[0008]优选的,每层阶梯上均安装的反滤包之间相隔的距离为2

3m,反滤包之间相隔的
距离不宜过大,否则雨水收集的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台阶上的雨水淤积,反滤包之间相隔的距离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大大增强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实验证明,当反滤包之间相隔的距离为2

3m时,可以在较低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下达到良好的雨水收集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纵向排水管为直径为80mm的PVC管,所述横向汇水管为直径为200mm的PVC管,以保证雨水的顺利收集排放。
[0010]优选的,所述挡土墙本体为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雨水收集、排出效果。实际施工时,通过提前在挡土墙本体内部设置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汇水管,避免了墙外立面的孔洞,做到了挡土墙外立面光滑整洁,可在上面做公益宣传、文化宣传、广而告之、绿化等,提高挡土墙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将挡土墙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可以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节省了材料,同时大大方便了排水管反滤包的施工,做到了方便快捷经济。雨水落下后,每层台阶上雨水通过反滤包的过滤后经由纵向排水管输送至横向汇水管进行汇集,横向汇水管收集的雨水通过挡土墙首尾端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避免水对墙底的冲刷,做到集中处理利用,践行了海绵城市理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14]图中:1、挡土墙本体;2、垫层;3、反滤包;4、纵向排水管;5、横向汇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实施例: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
[0017]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包括挡土墙本体1,所述挡土墙本体1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挡土墙本体1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可以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每层阶梯上均安装有多个沿阶梯横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反滤包3,反滤包3的作用是过滤雨水,防止管道堵塞,挡土墙本体1内位于每层阶梯的下方均安装有一根沿阶梯横向布置的横向汇水管5,每个反滤包3的底部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纵向排水管4,每个反滤包3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纵向排水管4与横向汇水管5连接,实际工作时,雨水通过反滤包3过滤后经由纵向排水管4输送至横向汇水管5进行汇集,横向汇水管5收集的雨水通过挡土墙本体1首尾端进行集中排放处理,避免水对墙底的冲刷,也方便做到集中处理利用。本实施例中,上下相邻两层阶梯上的反滤包3安装位置交错设置,采用交错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相同数量的反滤包3的情况下,扩大对雨水的收集面积,达到更好的收集效果。每层阶梯上均安装的反滤包3之间相隔的距离为2m,反滤包3之间相隔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雨水收集的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台阶上的雨水淤积,反
滤包3之间相隔的距离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大大增强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实验证明,当反滤包3之间相隔的距离为2m时,可以在较低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下达到良好的雨水收集效果。所述纵向排水管4为直径为80mm的PVC管,所述横向汇水管5为直径为200mm的PVC管,以保证雨水的顺利收集排放。挡土墙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垫层2,通过设置垫层2,可以确保挡土墙本体1浇筑时的平整性。
[0018]本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雨水收集、排出效果。实际施工时,通过提前在挡土墙本体1内部设置纵向排水管4和横向汇水管5,避免了墙外立面的孔洞,做到了挡土墙外立面光滑整洁,可在上面做公益宣传、文化宣传、广而告之、绿化等,提高挡土墙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将挡土墙本体1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可以利用部分土体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做到了受力合理,节省了材料,同时大大方便了排水管反滤包3的施工,做到了方便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包括挡土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本体的背面设置成从上向下逐步向外凸出的阶梯形,每层阶梯上均安装有多个沿阶梯横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反滤包,挡土墙本体内位于每层阶梯的下方均安装有一根沿阶梯横向布置的横向汇水管,每个反滤包的底部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纵向排水管,每个反滤包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纵向排水管与横向汇水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排水的重力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李骏飞赖雪琴赖德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