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310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浆料进口,设置于壳体上侧侧壁上;底流浆料出口,设置于壳体底部;旋流器主体,设置于壳体内部,旋流器主体的进口端与浆料进口连通;排气机构,设置于壳体顶部,并与所述旋流器主体顶部出气口相互连通;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位于旋流器主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部;三级澄清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清液溢流口,设置于壳体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的提浓装置,体积过于庞大、控制精度低、溢流水浑浊、金属损失严重,而且絮凝剂的加入对电池材料前驱体晶核形成及生长存在不良影响,因此难以应用于电池材料前驱体湿法合成提浓中的问题。中的问题。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湿法合成浓密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浓密机是基于重力沉降作用的固液分离设备,通常为由混凝土、木材或金属焊接板作为结构材料建成带锥底的圆筒形浅槽,其中结构为中心传动式浓密机最为常见,通过动力输入装置驱动耙在圆筒形浅槽内旋转,同时加入絮凝剂,将矿料进行固液分离工作,这种浓密机通常应用于矿浆等的分离,其体积过于庞大、控制精度低、溢流水浑浊、金属损失严重,而且絮凝剂的加入对电池材料前驱体晶核形成及生长存在不良影响,因此难以应用于电池材料前驱体湿法合成提浓中,而在湿法合成体系中,浆料密度对粒子的致密性有重要影响,体系浆料密度大,颗粒碰撞几率大,有利于一次粒子有序排布,产品生长致密、振实密度大,故而需要一种适应湿法合成工艺浆料提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用于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8),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浆料进口(1),设置于壳体(18)上侧侧壁上;底流浆料出口(13),设置于壳体(18)底部;旋流器主体(17),设置于壳体(18)内部,旋流器主体(17)的进口端与浆料进口(1)连通;排气机构,设置于壳体(18)顶部,并与所述旋流器主体(17)顶部出气口相互连通;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10),设置于壳体(18)内部,并位于旋流器主体(17)的底部出料口的上部;三级澄清机构,设置于壳体(18)内部,并位于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10)的上部;清液溢流口(7),设置于壳体(18)顶部,并与所述三级澄清机构的出口端相互连通;清洗机构,设置于壳体(18)内部,用于在完成提供作业后对壳体(18)内部进行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气体溢散管(3),底部与所述旋流器主体(17)顶部出气口相互连通,顶部设置有蝶阀(4);气体排出管(5),其侧壁与气体溢散管(3)侧壁相互连通,且其上设置有气体止回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10)为由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倾斜叶片组成的倒锥形结构体,每个倾斜叶片之间存在缝隙,使得浆液可以通过缝隙进入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10)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澄清机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秀龙冯玉洁蒋晓锋郭燕平敬军臣杨家红姬正宙彭正宇薛杰琛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