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276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器支架,所述显示器支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具有朝向显示器的第一表面;竖梁,所述竖梁设置在所述横梁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横梁,所述竖梁上具有朝向所述显示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共平面设置;壁挂条,所述壁挂条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有承载所述显示器的承载面,所述壁挂条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具有固定件,以适于将所述壁挂条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显示器支架横梁前移,显示器安装过程中安装角度增大,可安装86~98寸的显示器,显示器与支架不易发生干涉,使安装过程更安全、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针对大尺寸显示设备的支架兼容性较差,大尺寸显示设备本身具有自身重量大、体积大的特点,将大尺寸设备从包材中取出安装在支架上时,需要至少四人协同合作将设备举起,将显示器安装在壁挂条上,再将显示器举高安装于支架上,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器极易碰撞支架,使之前倾倒。
[0003]因此,目前的显示器支架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器支架。该显示器支架的横梁前移,显示器安装过程中安装角度增大,可安装86~98寸的显示器,显示器与支架不易发生干涉,安装过程更安全、便捷。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器支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具有朝向显示器的第一表面;竖梁,所述竖梁设置在所述横梁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横梁,所述竖梁上具有朝向所述显示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共平面设置;壁挂条,所述壁挂条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有承载所述显示器的承载面,所述壁挂条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具有固定件,以适于将所述壁挂条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0006]本技术所涉及的显示器支架,竖梁和横梁朝向显示器的表面共平面设置,相当于横梁朝向显示器的方向移动,即横梁前移,壁挂条固定在横梁上以后,壁挂条设置有固定件的表面与竖梁第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增大,从而可增大显示器安装角度,安装过程中显示器如果发生小角度倾斜,也能将显示器安装在支架上,避免显示器与支架发生干涉,导致支架倾倒,提高显示器安装的便捷与安全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多个所述横梁本体沿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本体朝向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加强梁,多个所述加强梁在所述横梁本体之间间隔排布,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抵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本体的中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横梁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横梁本体的边缘;所述固定件构造为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壁挂条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横梁本体边缘嵌入所述夹角使所述壁挂条与所述横梁本体活动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横梁本体与所述竖梁。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朝向彼此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构造为平面,所述横梁上方
的所述第三平面上具有螺纹孔,所述横梁通过所述螺纹孔固定以调整所述横梁的固定位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梁构造为方管,且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转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本体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转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横梁本体的宽度。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支腿和连接件,所述支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的下端以支撑所述竖梁,所述支腿和所述竖梁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支腿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形成有夹角。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桌板横梁,所述桌板横梁延伸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桌板本体,所述桌板横梁与所述桌板本体通过开合件连接,所述桌板本体围绕所述开合件旋转以实现所述桌板组件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桌板组件打开时,所述桌板本体与所述桌板横梁形成夹角,所述桌板组件关闭时,所述桌板本体与所述桌板横梁共平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支架进一步包括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设置在所述桌板本体延伸方向上的一侧,所述阻尼元件适于在所述桌板组件关闭时提供阻力使所述桌板本体缓慢回落,所述阻尼元件包括: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活动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桌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腿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臂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阻尼元件阻尼减小;所述第一活动臂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阻尼元件阻尼增大。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桌板本体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以适于限定所述桌板组件打开时所述桌板本体的位置。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杆包括伸缩杆和套筒,所述伸缩杆可在所述套筒内伸缩滑动。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了图1显示器支架的爆炸图;
[0021]图3显示了现有技术中横梁和竖梁连接处的俯视图;
[0022]图4显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器支架的测试图;
[0023]图5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横梁的右视图;
[0025]图7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显示了图8中阻尼元件的爆炸图;
[0028]图10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0:显示器支架;1100:横梁;1110:横梁本体;1111:凹槽;1112:边缘;100:第一表面;1120:加强梁;1200:竖梁;1210:第一竖梁;1220:第二竖梁;200:第二表面;300:第三表面;1300:壁挂条;1310:倒扣;1400:转接板;310:螺纹孔; 1500:支腿;1510:第一分支;1520:第二分支;1600:连接件;1700:滑动组件;1800:桌板组件;1810:桌板横梁;1820:桌板本体;1830:开合件;1840:阻尼元件;1841:第一活动臂;1842:第二活动臂;1843:梅花铁片;1844:滚珠;1845:梅花铁片圆弧; 1846:尼龙夹板;1847:前盖;1850:拉手;1860:装饰层;1900:限位杆;1910:伸缩杆;1920:套筒;200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具有朝向显示器的第一表面;竖梁,所述竖梁设置在所述横梁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横梁,所述竖梁上具有朝向所述显示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共平面设置;壁挂条,所述壁挂条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有承载所述显示器的承载面,所述壁挂条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具有固定件,以适于将所述壁挂条固定在所述横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多个所述横梁本体沿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本体朝向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加强梁,多个所述加强梁在所述横梁本体之间间隔排布,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的中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横梁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横梁本体的边缘;所述固定件构造为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壁挂条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横梁本体边缘嵌入所述夹角使所述壁挂条与所述横梁本体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固定所述横梁本体与所述竖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朝向彼此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构造为平面,所述横梁上方的所述第三表面上具有螺纹孔,所述横梁通过所述螺纹孔固定以调整所述横梁的固定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构造为方管,且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转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本体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转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横梁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威曹磊吴云鹏王子锋孙俊民王文斌任妍项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