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1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涉及广告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广告牌和边柱,广告牌的外侧设置有外接块,外接块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外接环和透明薄板,透明薄板表面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孔,并覆盖在广告牌的表面,边柱的内侧设置有腔道以及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球头,且球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插孔使用的支撑杆,边柱的外侧和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外接孔和固定孔,外接块固定连接在广告牌顶部的中央,且外接块正面和背面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横向延伸的圆柱体凸起,解决了现有的路边式广告牌功能较少,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


[0001]本技术涉及广告牌
,具体涉及了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

技术介绍

[0002]广告牌是一个大型户外广告结构展示板,通常设置在高流量地区,如沿着繁忙的街道和车流量庞大的公路边侧,广告牌主要功能是通过机智的口号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向路过的行人和驾驶员展示该企业的产品,直接增加该款产品曝光率,同时能间接带动企业内其他产品的浏览率,在指定的市场区域中非常醒目。
[0003]现有的路边式广告设计牌整体样式简洁、大方,但主要功能除了便于展示广告外无其他明显优点,使得现有路边式广告牌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使用率逐渐降低,渐渐被幕布式广告牌、射灯式广告牌和电子巨幕式广告牌取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具备有可外撑遮雨的防护结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路边式广告牌功能较少,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包括广告牌和边柱,所述广告牌的外侧设置有外接块,所述外接块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外接环和透明薄板,所述透明薄板表面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孔,并覆盖在广告牌的表面,所述边柱的内侧设置有腔道以及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球头,且球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插孔使用的支撑杆,所述边柱的外侧和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外接孔和固定孔。
[0006]解决了现有的路边式广告牌功能较少,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块固定连接在广告牌顶部的中央,且外接块正面和背面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横向延伸的圆柱体凸起,所述外接环固定连接在透明薄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并转动连接在圆柱体凸起的表面。
[0008]透明薄板能通过外接环在外接块的正面和背面旋转展开,使整体与广告牌形成一个T字型,增大遮挡面积,便于行人躲雨时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柱固定连接在广告牌的左右两侧,所述腔道贯穿开设在边柱正面的顶部,所述弧形滑槽开设在腔道内侧的中央。
[0010]支撑杆能通过球头在弧形滑槽内双向旋转,并向左右两侧偏移一定角度,使广告牌正反两面的透明薄板都可配合支撑杆进行使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垂直插接在腔道的内侧,且支撑杆顶部的中央一体成型有锥形凸起,所述球头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底部的中央,并位于弧形滑槽内侧的底部。
[0012]支撑杆在旋转调节后能通过顶部的锥形凸起与透明薄板表面的插孔稳定插接,保持结构配合间的稳定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孔开设在边柱远离广告牌中心一侧的顶
部并贯穿延伸至腔道内,所述支撑杆远离广告牌中心的一侧,并与外接孔位置对应处贯穿开设有固定孔。
[0014]插块能同时插接在外接孔和固定孔内,对腔道内侧的支撑杆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杆在闲置时偏移旋转至边柱外侧误伤行人。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孔内活动插接有插块,且插块靠近广告牌中心的一侧延伸插接至固定孔内,所述插块远离广告牌中心的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挂绳和坠块,且坠块嵌入在边柱的外侧。
[0016]插块从外接孔内拔出后,可直接通过挂绳悬挂在边柱的外侧,避免了丢失。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通过透明薄板、插孔、外接环和外接块,配合腔道、弧形滑槽和支撑杆,广告牌外侧的透明薄板在雨天可以旋转向外展开,并配合双向调节的支撑杆与顶部锥形凸起和插孔之间的连接,使透明薄板可以在支撑杆的固定下起到遮雨的作用,能在雨天提供遮雨场所给与未带伞的行人进行帮助,同时行人在遮雨过程中,广告牌界面也能给行人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侧面增加了广告牌的引流效果,通过外接孔、固定孔和插块,使支撑杆能固定在腔道内进行收纳,减少整体占用空间,能够保持广告牌的美观性和简洁性,解决了现有的路边式广告牌功能较少,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透明薄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广告牌;2、边柱;3、外接块;4、透明薄板;5、外接环;6、腔道;7、弧形滑槽;8、支撑杆;9、球头;10、外接孔;11、固定孔;12、插块;13、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包括广告牌1和边柱2,广告牌1的外侧设置有外接块3,外接块3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外接环5和透明薄板4,透明薄板4表面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孔13,并覆盖在广告牌1的表面,边柱2的内侧设置有腔道6以及弧形滑槽7,弧形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球头9,且球头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插孔13使用的支
撑杆8,边柱2的外侧和支撑杆8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外接孔10和固定孔11,解决了现有的路边式广告牌1功能较少,影响产品整体使用率的问题。
[0028]请参阅图4,外接块3固定连接在广告牌1顶部的中央,且外接块3正面和背面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横向延伸的圆柱体凸起,外接环5固定连接在透明薄板4顶部的左右两侧,并转动连接在圆柱体凸起的表面,透明薄板4能通过外接环5在外接块3的正面和背面旋转展开,使整体与广告牌1形成一个T字型,增大遮挡面积,便于行人躲雨时使用。
[0029]请参阅图1,边柱2固定连接在广告牌1的左右两侧,腔道6贯穿开设在边柱2正面的顶部,弧形滑槽7开设在腔道6内侧的中央,支撑杆8能通过球头9在弧形滑槽7内双向旋转,并向左右两侧偏移一定角度,使广告牌1正反两面的透明薄板4都可配合支撑杆8进行使用。
[0030]请参阅图1,支撑杆8垂直插接在腔道6的内侧,且支撑杆8顶部的中央一体成型有锥形凸起,球头9固定连接在支撑杆8底部的中央,并位于弧形滑槽7内侧的底部,支撑杆8在旋转调节后能通过顶部的锥形凸起与透明薄板4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包括广告牌(1)和边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牌(1)的外侧设置有外接块(3),所述外接块(3)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外接环(5)和透明薄板(4),所述透明薄板(4)表面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孔(13),并覆盖在广告牌(1)的表面,所述边柱(2)的内侧设置有腔道(6)以及弧形滑槽(7),所述弧形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球头(9),且球头(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插孔(13)使用的支撑杆(8),所述边柱(2)的外侧和支撑杆(8)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外接孔(10)和固定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块(3)固定连接在广告牌(1)顶部的中央,且外接块(3)正面和背面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横向延伸的圆柱体凸起,所述外接环(5)固定连接在透明薄板(4)顶部的左右两侧,并转动连接在圆柱体凸起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广告设计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2)固定连接在广告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舒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阶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