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031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建施工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爬梯,包括平行且竖直设置的两根柱管一和两根柱管二;两根柱管一之间,以及两根柱管二之间分别设有多根横梁以形成上梯架、下梯架;两根柱管一背部分别设有一滑道,两根柱管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两滑道内,两滑道相对侧分别开设有供下梯架上横梁进行上下滑动的竖向开槽;上梯架顶部与施工平台一侧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加设防护结构使得爬梯更安全,通过可上下滑动的梯架设计使得爬梯更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体,且能有效避免外来无关人员攀爬,且结构简单。且结构简单。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梯


[0001]本技术涉及基建施工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爬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建筑相关爬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现在的隧道、化工企业等场合建筑体能够建造的很高很大,使得人们想达到建筑体的最高位置或检修位置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方式包括在建筑体内部修建楼梯或者电梯,但对于轻型建筑体,其需要较大的内部空间,不适合在内部安装楼梯或者电梯;这就需要在建筑体的外部搭爬梯,但现有爬梯的高度固定,且多为简单的立柱支撑,然后在立柱上焊接楼梯,这种方式安装费时费力,十分简单,既无扶手、又无护栏,且在开放空间中无阻通行,无法有效防止外来人员攀爬,安全性极差,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
[0003]因此,现设计一种爬梯,安全防护性能更高,能使得爬梯更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体,且能有效避免外来无关人员攀爬,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爬梯,通过加设防护结构使得爬梯更安全,通过可上下滑动的梯架设计使得爬梯更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体,且能有效避免外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且竖直设置的两根柱管一(101)和两根柱管二(201);所述两根柱管一(101)之间,以及两根柱管二(201)之间分别设有多根横梁(13)以形成上梯架(1)、下梯架(2);所述两根柱管一(101)背部分别设有一滑道(3),两根柱管二(201)可上下滑动的对应设置在两滑道(3)内,两滑道(3)相对侧分别开设有供下梯架(2)上横梁(13)进行上下滑动的竖向开槽(301);所述上梯架(1)顶部与施工平台(4)一侧固定连接,施工平台(4)另一侧设有两个支撑脚(5),并通过支撑脚(5)实现与建筑物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爬梯还包括侧支撑脚(A),侧支撑脚(A)一端与柱管一(101)、滑道(3)分别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侧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管一(101)外侧安装有多个可向上梯架(1)外侧进行单向旋转的单向转轴(7);所述单向转轴(7)周壁上设有三个弧形杆(701),弧形杆(701)两端均向单向转轴(7)中心弯曲,且弧形杆(701)的后端与单向转轴(7)周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转轴(7)安装在套筒(8)内,并套装在安装轴(9)上,安装轴(9)同轴设置在套筒(8)内,且安装轴(9)一端延伸出套筒(8)后安装有封堵件(12);所述单向转轴(7)尾端伸入套筒(8)内部,且单向转轴(7)尾端设有单向齿轮(703),弧形杆(701)的后端与单向转轴(7)前端周壁固定连接,且单向转轴(7)前端底部与套筒(8)顶部相抵;所述单向齿轮(703)外周设有多个卡槽,套筒(8)内部还设有与单向齿轮(703)活动配合的棘爪(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波刘永刚沈志才许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